亭林的产业定位

如题所述

亭林镇的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是金山区的工业重镇。具有金山区最旱的区级工业园区,现已开发3.1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并已显示出规模发展态势,是亭林工业经济的主要依托。2004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5.4亿,已有381家实业型企业在亭林落户,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环保建材、塑料模具五大支柱产业为主体的产业基础已基本固形成,并具有较强配套加工能力。在上海市和金山区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亭林将规划建设以亭林为依托的上海金山国际中小企业城。21世纪正在开发长三角物流港、上海电器城。中小企业城规划开发6.5平方公里的东部工业园区、3.5平方公里的生态工业园区、5平方公里的亭林镇区和3.5平方公里的生态林区,整个企业城定位为产业群体布局合理、企业供应链完善、生活文化设施一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工业重镇;使其成为一座为海外中小企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中小企业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立交桥。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多元化融资机制和国际化的品牌战略,推进上海金山国际中小企业城开发建设,使亭林成为上海郊区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新亮点。
亭林历史
【亭林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江南水乡有个称作十二家棣的地方,居住着十二来户人家,于是晨闻鸡鸣,暮听犬声,一时人气渐旺,很快形成了一个鱼米小集市。
有一天,心存隐居之意的顾野王踏上江南水乡之地,到达了十二家棣。在穿过十二家棣小集市后,眼前突然一亮,只见集市东首竟有成片的梧桐树林。顾野王一阵欣喜,急忙摸进这片梧桐树林,驻足呼吸,顿觉一股清新之气直入肺腑,不由使人心旷神怡。双目四顾,林中梧桐错落有致,每棵树都是枝叶茂盛,非常幽静,是供人隐居著述的上好之地。顾野王满心欢喜,十分留恋这片高洁幽静的梧桐树林,很快置身林内筑茅而居。......
顾野王隐居亭林镇的一个高阜上,建茅舍读书。其宅旁有林,人称“顾亭林宅”,亭林之名即源于此。
后来,由于慕名而至的文人墨客都冲着那梧桐树林和凉亭而来,更因顾野王的非凡著述成为一方文化精髓,天长地久,许多人便把这所到之地称作顾亭林而忘了其原来十二家棣之名。
不知又经过了多少年代,人们再传呼顾亭林时,竟把一个顾字省去,单叫一个亭林名了。亭林之名便由此而来,由此叫响。直至明末清初,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代思想家、文学家顾炎武,也因对亭林、对顾野王的无比推崇,而把自己的号称作亭林!由此可见亭林在当时江南地区已有其很高的地位和独特知名度了。
【古镇亭林】
亭林历史悠久,作为上海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人类的活动足迹。至明清时期,由于农副业的发展,亭林成为粮棉等集散地。民国时期,亭林已成为松江县的重镇,在当时与奉贤南桥、金山张堰并称为浦南三大商业重镇。现今是徐汇区或浦东新区进入金山的第一站。
亭林自古人杰地灵,据地志记载南朝梁陈年间的著名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隐居亭林修《舆地志》30篇,元末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在亭林著书立说,元末明初陶宗仪隐居亭林,能诗能文,清代有诗人萧中素,清末亭林镇人氏思想家、翻译家,中西文化比较研究者钟天纬,致力于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和优劣,其《格致之学中西异同论》、《中西学术源流论》等著作,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很大影响。现代则有政界实业家瞻歧,画家孙雪泥、陈白荷,儿童文学家贺宜(朱家振),教育界沈基睿和张思莼。近代与现代也是如此,如在2000年,以《三重门》等一系列著作风靡全国的才子韩寒。
亭林在历史上胜迹颇多,据《松江府志》记载,在亭林历来有“亭湖八景”之称分别为:读书堆(墩)、沈砚池(墨池)、杜雪碑(子昂碑)、椤严塔(飞来塔)、仙人洞、八角井、览翠楼、铁崖松。“松学碑”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所书;“椤严塔”竖有石幢一座,幢身由青石雕凿制成,镌刻陀罗尼经;而“览翠楼”则相传是古时的烽火塔。在八景中尤以“读书堆”为首。“读书堆”俗称“大寺山”,据传建于南朝梁初。园主是语言文字学家、史学家顾野王,乡人以该园是顾晚年读书写作之处,称为“读书堆”。这是现今上海地区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宅园。
【亭 林 地 理】
镇区北宽南窄,南北长927米,东西宽860米,区域面积为47.4平方公里。亭林镇西距金山县朱泾镇15公里,东北到上海市中心54公里,西南至上海石油化工总厂19公里。
亭林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域,暖温多雨,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充足。
【亭 林 历 史】
据历史记载,亭林胜迹颇多,有读书堆(墩)、洗砚池(墨池)、松雪碑( 子昂碑)、楞严塔(飞来塔)、仙人洞、八角井、览翠楼、剔牙松等称为“亭林八景”。
亭林还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尤以野王读书堆,元代杨维祯手植树龄已有648年的“江南第一松”-铁崖松(罗汉松),仅存的书法家赵孟頫书有《重修宝云寺记》的子昂碑碑帽与碑文残块及原碑拓片为重要。成为相邻三县交界的繁荣发达的中心城镇,集聚了大量人流、物流。
【亭林有座乾隆年间修建的石桥】
四千多年的历史造就了亭林这块宝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文人辈出,古迹甚多,古桥古树历史悠久,可特别吸引记者眼球的还属距今已有240多年历史的石级踏步桥——枝秀桥,虽然风雨沧桑已洗去了小石桥往日的铅华,但是它还在为亭林镇部分居民通往镇南发挥着余热。
来到亭林镇中心街的东南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石桥很不起眼,它长6.12米,宽1.55米,是亭林镇境内包括已拆毁桥梁和现存桥梁中最长的石级条石桥,桥面原本是由四块长、宽相近的黄沙条石拼成,1984年有块条石断裂,其余三块条石经移,过往仍然宽敞。桥面一侧凸显的“枝秀桥”三字非常清晰,另一侧“乾隆”二字依稀可辨,虽然经查有关记载称该桥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沈元宏修建,但是对照桥下不为人知的碑文所记,似乎又有出入,碑文中讲述了当时由沈元宏等人捐银修桥的情况。
有著名的亭林八景
亭湖八景,《松江府志》记载其名,历来传说亦有之。今仅存读书堆(墩)之半及楞严塔中柱和松雪碑碑帽及碑文残块。
一、读书堆
读书堆,俗呼大寺山,位于中山街寺平南路与大通路交汇处。南北朝梁陈时期顾野王晚年隐居于此,于茂林深处,结茅筑舍,读书、修《舆地志》而得名。大寺山原高10丈,占地数十亩,树木茂密,历经砍伐,主峰于1968年取土填河被削平,现仍形似土山,北麓紧靠笔尖厂。今读书堆上,仍有蓬蓬勃勃的树木数十株。
二、松雪碑
松雪碑(又名子昂碑),系元代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所书。碑文共953字(不包括碑首与文题14字),记述重修宝云寺事宜。元至大元年(1308年)立石。赵体书法遒劲清秀。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仅剩碑帽及碑文残块(占原碑的1/20)。碑帽呈半圆形,高49厘米,宽108厘米,今存镇政府内。碑身高170厘米,宽108厘米,厚22厘米,中间有裂纹。有拓印碑文在民间流传。
三、楞严塔
楞严塔(又称飞来塔),在宝云寺内西南隅(今大寺新村)。竖有石幢一座,幢身以青石雕凿制成,座基莲花纹,浮雕佛像,犹如仙子,姿势优美,中柱六角形,镌刻陀罗尼经,覆顶雕有莲花,高约丈许。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于1956年底因上半部倾斜危险而拆除,下半部又于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拆除。后因保管不善,以致散失,仅存中柱竖于亭林中心小学内。
四、仙人洞
仙人洞洞址,相传有二说:其中,在本镇东街栖霞道院内(今复兴东路94号)。据传明清时,院宇宏敞,有园亭假山,曲径通幽,后人凑景附会,称仙人洞在此;其二,据考实,位于读书堆下。据清代肖中素诗咏宝云寺周围八景时,曾有诗句云:封来仙洞一泥丸。
五、墨池
墨池(又名洗砚池),历代民间相传读书堆西麓,有小池通向山门之外,终年积水,清澈见底,因顾野王平素在小池洗砚而得名。墨池早已湮没,成陆建屋。
六、八角井
八角井,井栏呈八角形,栏下用瓦砌直至井底,外直径0.25米,高0.3米,边刻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4字可辩。井在读书堆东侧,抗日战争前,有八景茶园,设于井处。八角井因井栏凿有八角而得名。70年代在此处建设邮电局,挖掘地基时,曾挖出八角井之残栏。
七、览翠楼
览翠楼,自古流传,位于读书堆西面,据民间传说,位置各异。一谓在宝云寺内,一谓乃防倭举烽火为信号之楼。据《华亭县志》载,肖中素游宝云寺题诗云:欲知览胜楼何处,衰草寒烟野寺西。据此,该楼当在宝云寺之西,其兴废年代无考。
八、剔牙松
剔牙松,据松江府志引淞故述云:读书堆旧有大树剔牙松,成化初(1465年)犹存。九峰曹先生有咏亭林古松诗,则同善食(今古松园)之松。现园内古树罗汉松,又名铁崖松,俗称骨碑松。此松系杨铁崖手植,非八景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亭林镇金门村水产养殖合作社办理营业执照在什么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