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7

    未曾从诸子百家,历代先贤著作中读到这种话,出处考源最近的是《小窗幽记》有一句:
    “天下可爱的人,都是可怜人;天下可恶的人,都是可惜人”
    然而不需细品也知道这完全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的两句话,意思几乎毫不相干,甚至相反。


    在所有的心理学研究中,从来没有证实过 “可恨”与“可怜”两者之间有相关性。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呢?

    首先,即使是正常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可恨之处。人无完人,即使是伟大的领袖光芒四射的明星名人,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缺点。不同的是每个人的缺点都不完全相同,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怜的人就有更多的可恨之处。两者并没有任何相关性。这句话的流传只是一种“验证性偏见”罢了。当我们看到有些既可怜又可恨之人时,我们就会想起来这句话,会赞同这句话。但当我们看到那些可怜却不那么可恨之人时,我们却早已经忘了那句话了。

    这句话的的危害在于,它严重伤害了一些无辜的人,80年代早期,美国教育部的一个官员就曾表明过:“没有什么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不是他本人,在他发展过程中的某一点,所招致的,这句话听起来很不公平,但是一个人所处外部环境确实是与他内在的心灵的发展相一致的。” 他的这一观点受到了普遍的批评,因为他指责那些因为偶然的灾害和自身无法控制的残疾人所承受的灾难都是“自作自受”。即使是这样经过高等教育的人也会说出这样没头脑的话。

    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习俗,当那些无法解释的灾害事件或者偶然事故发生时,人们总是倾向于为此寻找一种解释。在当世无法解释甚至延伸至“上一世”。“前世积了多少年的德才修的这一世的福分” 这样的解释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事实上一些仅仅因为偶然发生的事故,却让一些人承受了痛苦比事故本身带来的痛苦更多的痛苦。“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样的话无非是满足人们为客观事实寻求解释的本能。同时也能为人们的冷漠与无情提供了心理慰藉。

    抛开这句话的对错不谈,这句话不只是带有偏见,甚至带有歧视的色彩。至于什么“片面的深刻”与“全面的肤浅”之谈,无非是想给这些寻求解释罢了。许久听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样的话,我都在想他因为什么原因会这么去理解,又犯了多少种错误,如今听到,仅仅一笑而过罢了。

第2个回答  2020-04-22

好奇心重 出了事呢还总想着 我自己能不能 借着事得点好处 我向领导汇报一下子 这就是他 既可怜又可恨的地方 我们在生活当中 你都已经可怜了 就别再成为可恨的人了 你在单位是个 弱势群体 小职员 别干让万人恨的事

第3个回答  2016-12-17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原话揭示的是生活哲学问题和对少部分人的批判。
  意思是用通常道德标准衡量,一个人貌似可怜之人现实的不如意,定是由于之前的过错或咎由自取造成的,知道自己错了还屡教不改和咎由自取即是此类人的可恨之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2-19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有些人就是喜欢惯犯的伪装自己的可怜贫穷的一面而达到亲朋好友以及社会的同情;而去逃避一些自己家庭或社会应负的责任或分得更好更多的家庭或社会资源资产。…

这种惯犯伪装的可怜,一次次的欺骗利用了人的同情心;而屡试不鲜一次次的得逞。久而久之把伪装可怜博取他人的同心之心所得利益当作职业。…最后把自己正常的生存本领能力全部断送,形成对伪装可怜博取他人同情的依赖…
今天你所可怜那个伪装的人就是在断送他生存的能力与本领…
诸如:有些领取低保工资的低保户夜夜笙歌贵州矛台,有些一二线城市豪宅价值几百万上千万;有些为规避国家监管借用亲朋好友或父母的身份证买房买车办理银行存折存款买基金存保险…等等等等…
细细品味,细品!…
对号入座…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有一天,某一天…
会有利用完同情心的一天。
浪子回头金不换,只怕回头已不是曾经的白云与青天…
作者笔名:森垚原著。
警惕高度依赖他人同情而断送自己的能力与本领…
今天的你,是过去所有你的累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