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幼儿手指速算法

如题所述

如何教手指速算法

    举例要靠近生活,要选幼儿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熟悉的。因此,老师在举例时不妨选用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例子。如在学习进位定律二时(拇指由伸变屈进一)幼儿对于该不该进位及什么时候进位常混淆。因此,我告诉幼儿,小朋友睡觉需要床,大拇指司令睡觉同样也要床,没床怎么办呢?我们在脑子里给它设一张床(脑进一)。小朋友站起来游戏要不要床呢?那大拇指司令站起来时同样也不用床,则不用脑进一。通过举例幼儿很快分清了,在以后计算中再也没出过错。

    采用游戏形式,引发幼儿兴趣: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幼儿普遍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永远都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好任何一门课堂的第一步都是先引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表情及教具上多下功夫,并尽量多采用“游戏”、“儿歌”、“比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只有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他们才会学得好,学得牢。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常用的游戏如:摘苹果、小猫钓鱼、坐火车等都是幼儿较感兴趣的。如果将枯燥的练习用游戏代替的话,效果会事半功倍。

    让幼儿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有的老师认为幼儿年龄尚小,什么都不懂,忽略了幼儿的观察力。因此在活动中从头讲到尾,幼儿只要跟着听就可以了。往往一堂课下来全是老师在自编自演。老师讲得辛苦,幼儿也听不懂。其实,老师在活动中只需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幼儿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如:在学习“减内凑反手加”时,先教幼儿“+2”不够时“-3”反手。在后面的“+3”、 “+4”中,让幼儿自己发现,从“+2”中找到规律推算出“+3”、“+4”的口决并算出结果。结果幼儿兴趣大增,连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幼儿都举手想来试一试。可想而知,那一章的内容幼儿掌握得非常好,且记得很牢。因此,在后来的“加外凑反手加”及“减补进一加”中,我同样先教了“+6”后不够时“先加外凑一再反手”或“先减补数四再进一”,而后面的“+7”、“+8”、“+9”全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找规律推算口决找答案。事实证明,幼儿对于自己发现的东西远比老师教的东西要记得牢。

手指速算法口诀

一、手指定数口诀

    食指伸开“l”,中指伸开“2”;

    无名指为“3”,小指伸开“4”;

    四指一握伸拇指,拇指是“5”要记住;

    再伸食指到小指,“6”“7”“8”“9”排成数。

二、手指定位口诀

    我有一双手,代表九十九;左手定十位,九十我会数;

    右手定个位,从一数到九;加减很方便,计算不用愁。

三、左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

    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

    (注:念到“一百”时,双手击掌,然后紧握双拳在胸前。)

四、右手出指练习口诀

    一马当先,二虎相争,三言两语,四海为家,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七上八下,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万火急。

    一言九鼎,二龙戏珠,三足鼎立,四面楚歌,五谷丰登,

    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注:念到“十万火急”或“十全十美”时,右手握拳,左手出“1”,代表进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13
一、举例要靠近生活,要选幼儿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熟悉的。因此,老师在举例时不妨选用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例子。如在学习进位定律二时(拇指由伸变屈进一)幼儿对于该不该进位及什么时候进位常混淆。因此,我告诉幼儿,小朋友睡觉需要床,大拇指司令睡觉同样也要床,没床怎么办呢?我们在脑子里给它设一张床(脑进一)。小朋友站起来游戏要不要床呢?那大拇指司令站起来时同样也不用床,则不用脑进一。通过举例幼儿很快分清了,在以后计算中再也没出过错。

二、采用游戏形式,引发幼儿兴趣: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幼儿普遍心智尚未成熟,他们永远都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教好任何一门课堂的第一步都是先引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表情及教具上多下功夫,并尽量多采用“游戏”、“儿歌”、“比赛”等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只有让他们有兴趣去学,他们才会学得好,学得牢。在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常用的游戏如:摘苹果、小猫钓鱼、坐火车等都是幼儿较感兴趣的。如果将枯燥的练习用游戏代替的话,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让幼儿在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有的老师认为幼儿年龄尚小,什么都不懂,忽略了幼儿的观察力。因此在活动中从头讲到尾,幼儿只要跟着听就可以了。往往一堂课下来全是老师在自编自演。老师讲得辛苦,幼儿也听不懂。其实,老师在活动中只需用适当的语言进行引导,让幼儿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找到解决的方法。如:在学习“减内凑反手加”时,先教幼儿“+2”不够时“-3”反手。在后面的“+3”、 “+4”中,让幼儿自己发现,从“+2”中找到规律推算出“+3”、“+4”的口决并算出结果。结果幼儿兴趣大增,连平时不怎么回答问题的幼儿都举手想来试一试。可想而知,那一章的内容幼儿掌握得非常好,且记得很牢。因此,在后来的“加外凑反手加”及“减补进一加”中,我同样先教了“+6”后不够时“先加外凑一再反手”或“先减补数四再进一”,而后面的“+7”、“+8”、“+9”全交给幼儿,让他们自己找规律推算口决找答案。事实证明,幼儿对于自己发现的东西远比老师教的东西要记得牢。
第2个回答  2014-04-30
就是一只手是九十,另一只手是代表九,具体,一只手代表五十的具体分配是,拇指五十,其他四个指头各是十;另一只手代表九的具体分配是,拇指是五,其他四个指头各是一;这样就可以进行速算了
第3个回答  2017-08-21
举例要靠近生活,要选幼儿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熟悉的。因此,老师在举例时不妨选用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例子。如在学习进位定律二时(拇指由伸变屈进一)幼儿对于该不该进位及什么时候进位常混淆。因此,我告诉幼儿,小朋友睡觉需要床,大拇指司令睡觉同样也要床,没床怎么办呢?我们在脑子里给它设一张床(脑进一)。小朋友站起来游戏要不要床呢?那大拇指司令站起来时同样也不用床,则不用脑进一。通过举例幼儿很快分清了,在以后计算中再也没出过错。
第4个回答  2017-08-08
如何教手指速算法  一、举例要靠近生活,要选幼儿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熟悉的.因此,老师在举例时不妨选用一些幼儿比较熟悉的例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