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是怎样分类的 为什么B族维生素特别多

如题所述

维生素的命名体系
在维生素的发现研究中, 先后有4 种不同的命名体系。
1 表示维生素的功能
本世纪初, 发现某些疾病与缺乏食物中的1 种物质有关, 但当时尚不知该物质的结构和功能, 就称为食物因子。实质上这食物因子就是维生素, 人体缺乏后就可能患维生素缺乏症, 补充后可以防治这种疾病。
例如水果中存在1 种酸味物质, 能防治坏血病, 这一物质就被称为抗坏血病因子, 即维生素C, 米糠中有治疗脚气病的物质, 称为抗脚气病因子, 即维生素B1。这一方法命名的名称, 虽然直观地反映了维生素的功能, 但不全面, 逐渐为人们所弃用。(我的观点: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方便记忆,适合初学者采用)
2 用英文大写字母
1912 年, 波兰生化学家芬克首创用“维生素”来称呼这一类食物因子, 得到大家的认同, 于是人们用维生素加1 个英文字母来区别各种维生素, 十分方便。英文字母的选择有两类含义。一是与功能有关, 维生素A 可防治干眼病,A 是德文干眼病(A ugendarre) 的第1 个字母。脚气病的拉丁文为beri-beri, 米糠中的抗脚气病因子称维生素B, 后来发现维生素B 是一族物质, 再加细分, 与脚气病有关的是维生素B1。1935 年, 丹麦科学家达姆发现1 种维生素可以防止实验动物出血,就用丹麦文凝固(Koagulation) 的字首命名为维生素K。
二是随着维生素不断发现, 科学家从维生素C 至维生素H, 就方便地以发现的先后用英文字母表顺序来命名, 自维生素H 后, 又放弃了这一命名法。但后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F 是脂肪酸, 维生素G 是维生素B2, 故中间缺如两个字母。
3 反映食物中的分布
少数维生素根据其在食物中的分布特点来命名, 最初在菠菜中提取到1 种酸性物质, 可治疗恶性贫血, 后来发现该物质广泛分布于绿叶植物, 就称之为叶酸, 而泛酸则说明该维生素分布很广泛, 各类食物都含有。
4 以化学结构命名
30 年代后, 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已经明确, 并均可用人工方法合成, 显然用化学结构特点来命名更科学, 如维生素B1 分子含有硫和胺基, 称为硫胺素, 维生素B12含有金属钴和氰基, 就称为氰钴胺素。
由于维生素一物多名比较混乱, 国际生化学会和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曾建议以化学命名法来统一维生素的名称, 但由于习惯, 一些人们熟悉的名称仍在使用。

参考资料:http://bbs.8in8.com/read.php?tid=1984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30
这个是自然界的分配
就象铝是地球含量最高的金属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