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法”本意是法律、法令。它的含义古今变化不大,在古代有时特指刑法,后来由“法律”义引申出“标准”、“方法”等义。

法古字写作“灋”,最早见于西周金文。字形由“氵(水)”“廌(zhì)”“去”三部分组成,“水”代表执法公平如水;“廌”就是獬豸,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能明辨善恶是非的神兽,杨孚《异物志》记载:“东北荒中,有兽名獬,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去”的构形说法不一。

《说文解字》作者许慎认为是去除坏人的意思。有些资料认为是由一个人和盛水的器皿组成,是强调执法平之如水的。也有人认为是个声旁的。

在字形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一脉相承维持初文结构基本不变的字形如7、12、13、15外,该字形体上的演变也有简化和繁化、讹混三种情况。简化的情况又分两种:一是部件基本具备,而写法渐趋草率,如图3、5、8等。

实际上是“去”下部的口形与形旁水的上部共用部件凵(口的变形),是古文字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借笔现象。二是省去构件,省去了意符廌。繁化的情况是增加一个部件“户”。讹混的情况如图14。汉代隶书字形中廌或写作“鹿”。《说文》古文为“佱”,学者多以为是另外一个字,因音同或音近而借用为“法”。《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法”为正体,“灋”字被作为异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3
法的定义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维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规范体系。广义的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狭义的法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即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追问

对法的认识

追答

法律对一个国家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法律的规范作用来看,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普遍的指导作用。 而其作为一种评价尺度,能够对人的行为的法律意义进行评价;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预测人们相互之间将会怎样行为以及行为的法律后果;能够运用国家强制力对违法者施以强制措施,保障法律被顺利实现;它不仅是社会的行为规范,也确立了最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是非观念,它可以通过它的传播和实施进入人人的心灵,矫正人的行为。从它的社会作用来看,法律通过权利义务的规定来确认利益主体、利益内容、利益数量和范围等内容,以各种法律规范来指导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分配;国家通过法律调整社会利益,确立权利义务;通过司法裁判活动,使违法者受到惩罚或承担责任,使社会纠纷得以平息;而其在实施社会管理的作用体现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中 内容上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如经济、文化、交通、人口、教育、卫生、环保等多方面领域。

然而,现阶段我国法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传统的轻视法律的思想原为彻底根除;立法还不够完善,在一些领域仍然存在着空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很严重;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整体推进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
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不仅使自己成为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而且可以帮助周围的公民增强法律意识。 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教育,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能积极参与到身边的法制宣传工作中去,从这一刻,踏上与法同行的道路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