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字谜的分析是啥?

?

  字谜号称万谜之源,是各类文义谜的基础。中国方块汉字的造字方法,在字体上逐渐从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这为字谜的创作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由于汉字浩如烟海,出现了许多“同素异构”字,所谓“同素异构”字是指由相同字素组成,且笔划完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释义的现象,如:音(昱)、田(古)、加(另)、宴(晏)、椎(集)等。福建蔡芳先生在其《字谜三忌》一文对“同素异构”和“准同素异构”现象已经作了详尽的介绍,我这里不作赘述。实践证明,“同素异构”现象容易导致字谜“一面多底”,使我们在猜制过程经常会遇到许多麻烦,如:
  例1:呈上力作(字)加(也可猜:另)
  例2:中国体制改革(字)集(也可猜:椎)
  例3:画堂深处(字)田(也可猜:古)
  例4:安阳(字)晏(也可猜:宴)
  例5:巴格达(字)吧(也可猜:邑)
  例6:半分半合(字)召(也可猜:叨)
  例7:变态叶(字)古(也可猜:田)
  例8:芳草没阶前(字)防(也可猜:邡)
  例9:九星会聚,一生难逢 (字)旭(也可猜:旮、旯)
  由此可见,若单纯采用增损离合法或会意法成谜,“同素异构” 容易造成一谜多底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一面多底”历来就是制谜的大忌,鉴于“同素异构”现象给字谜的拟制带来的诸多不便,理应引起谜界的重视。
  虽然字谜的创作存在着上列的缺点,但汉字在造字原则有表形、表意和形声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其特点,采用示音法、示形法、示义法,再加上利用灯谜创作手法上的排底法、移位法等,“一面多底”现象就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现就我本人猜制实践,从中归纳出“同素异构”字谜的六种创作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1.示音法
  汉字有其特定的发音,在采用增损离合或会意手法创作字谜时,我们可以结合文字的读音,经过联想和构思,使谜面和谜底相扣合。示音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拆字示音法
  上述例1和例2若经过采用示音法,多底问题就可以排除。
  例1-1:呈上力作候佳音 字 加 顾剑清作
  例1-2:中国体改呼声急 字 集 汪良凎作
  例1-3:半生凭枕听鸡声 字 机 叶会丰作
  上述三例都是采用拆字提音法得出谜底,例1-1取“呈”之上的“口”字,加上“力”,再借助“佳”(读:jia)字的发音,得出谜底“加”;例1-2先取“中国”的“玉”字,然后将“玉”和“体”字经过一离一合,再配合“急”(读:ji)字的发音,得出谜底“集”字,虽然此谜有零乱之嫌,但却避免了与“椎”字同底。例1-3先取“凭”字和“枕”字一半中的“木”和“几”,再利用“鸡(ji)”声扣合,谜底“机”跃然而出。
  (2)析字示音法
  例1-4:日近长安听雁声 字 宴 汪德享作
  例1-5:勤劳方正好家声 字 加 郑百川作
  例1-6:方圆十里传鼓声 字 古 邱立魁作
  例1-7:河中舢板伴涛声 字 叨 黄穆灿作
  上述例1-7先取“河”中的“口”, “舢板”象形“刀”,然后再将谜底答案限定为发“涛(tao)”声,“叨”一音为tao,客套话,指承受别人的好处。以上四则谜作利用会意或象形手法,再结合示音ㄈ朊眨埂巴匾旃埂弊置铡耙幻娑嗟住毕窒蟠蟠蠹跎伲佣逑至耸疽舴ㄈ朊盏挠攀啤r
  (3)声韵融义(形)法
  除上述二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示音法方式,我们称之为声韵融义(形)法,意思就是借助谜面中的二个字,一取其声母谐音,一取其韵母谐音,二者连读得出谜底的扣合方法,此类谜成谜难度较大。上述谜例3经过变化,如:
  例1-8:画堂深处歌舞声 字 古 文 木作
  例1-9:架上鸡鸭连声叫 字 加 刘庆斌作
  上述例1-8先取“画堂”深处的“十”和“口”,再经过“歌舞”两字连续拼读,得出“古”(gu)字是唯一谜底。例1-9先用“架”上扣“加”,再利用“鸡鸭”连读得出谜底“加”(jia)。
  2.示形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所谓“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字结构,汉字的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之分,我们可以借助其结构特点,利用方位词入谜,以减少一谜多底机会,示形法有以下六种形式:
  (1)利用方位词“东西南北中”入谜。如:
  例2-1:地处山西 字 垠 朱英川作
  例2-2:今南方已定 字 含 陈达明作
  例2-3:几欲归卧南山陲 字 岂 顾为善作
  例2-4:画桥半轮日平西 字 晖 柯国臻作
  上述例2-1将“地”扣“土”,因“八卦”中“艮”卦为“山”,将“山”扣艮,“土”处于“艮”的西部,得出谜底“垠”字,避免了扣合“垦”字。例2-2中“今”字明企,“方”字象形“口”,然后再将“口”定位在“今”的南部,得出“含”字,若将面句改成“今西方已定”,谜底就为“吟”字无疑了。
  (2)利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入谜
  例2-5:古稀上临当阳桥 字 晕 赵贵龙作
  例2-6:“望长安于日下” 字 景 古 谜
  例2-7:上下排有手推车 字 辈 一 术作
  例2-8:左右一排手推车 字 輫 谢灿星作
  例2-9:前方难得又相逢 字 唯 田 岚作
  例2-10:旭日高升气象新 字 旯 方柱中作
  上述例2-5中“古稀”之年为七十,将“七”和“十”合起来为扣合“车”,再将“阳”(日)、“桥”(冖)定位在“车“之上,谜底“晕”字一目了然。例2-7和例2-8面句的“上下”与“左右”互为交换,谜底就截然不同。若将例2-9面句改为“后方难得又相逢”, 谜底就变成“售”字了。
  我们由(1)和(2)可见,借助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方位词入谜,有效地限制了字素的位置,大大的抑制多底现象的产生。
  (3)利用人体部位词,如:头、首、脚等入谜
  例2-11:“赏心添脚力” 字 另 笔 者作
  上例“赏心”取“口”字,将“力”字定位在“口”字的脚下,“另”字一呼而出,面句的“脚”本义为人体部位,这里别解为物体最下面的部分。
  (4)利用其他方位副词入谜,如:梢、末等
  例2-12:明月一出挂林梢 字 呆 张志有作
  例2-13:阳挂竿梢泻竹痕 字 旱 林长华作
  由上面两例可以看出,利用“梢”字入谜,避免一谜多底的效果相当明显。
  (5)利用“升降沉浮”等动词入谜。如:
  例2-14:森林尽处日已沉 字 杳 王 念作
  例2-15:立时羽化升天去 字 翌 杨志刚作
  若将上例2-1的面句改成“森林尽处日初升”,那谜底答案将变成为“旯”字。
  (6)利用“排列组合”等词入谜
  除了借助方位词入谜外,我们还可依照汉字的结构排列特性,使用“直排”、“横排”等关联词入谜,如:
  例2-16:半生凭枕横卧中 字 机 佚 名作
  例2-17:车到天桥,排成直行 字 晕 周震康作
  由上可见,限定字素的排列方式,也可有效的遏制随意组合,以达到唯一谜底的目的。除上述六种方法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如:
  例2-18:一桥隔断半轮明 字 晕 武 骝作
  上谜用“桥”象形“冖”,“半轮明”取其中的“车”和“日”,然后用“隔断”作为限制以达到定位的目的。此手法适应于“上—中—下”或“左—中—右”结构的汉字,但此类谜例笔者见到的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加深研究。
  3.示义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其意义的特性,在面句中或明或暗地提示底字的含义,用这种方法制谜有助于控制多底现象的发生。示义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拆字示义法。如:
  例3-1:纵横古今成高咏 字 吟 肖梦鸥作
  例3-2:一经清查无形迹 字 杳 吴锦林作
  例3-3:双方合作仅一趟 字 回 彭晓云作
  例3-4:上下交困人愕然 字 呆 笔 者作
  例3-5:改变困境出成果 字 杏 吴 骏作
  例3-6:一一清查出结果 字 杏 笔 者作

参考资料:贴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0
字谜号称万谜之源,是各类文义谜的基础。中国方块汉字的造字方法,在字体上逐渐从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这为字谜的创作提供了许多便利。但也由于汉字浩如烟海,出现了许多“同素异构”字,所谓“同素异构”字是指由相同字素组成,且笔划完全一样,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释义的现象,如:音(昱)、田(古)、加(另)、宴(晏)、椎(集)等。福建蔡芳先生在其《字谜三忌》一文对“同素异构”和“准同素异构”现象已经作了详尽的介绍,我这里不作赘述。实践证明,“同素异构”现象容易导致字谜“一面多底”,使我们在猜制过程经常会遇到许多麻烦,如:
例1:呈上力作(字)加(也可猜:另)
例2:中国体制改革(字)集(也可猜:椎)
例3:画堂深处(字)田(也可猜:古)
例4:安阳(字)晏(也可猜:宴)
例5:巴格达(字)吧(也可猜:邑)
例6:半分半合(字)召(也可猜:叨)
例7:变态叶(字)古(也可猜:田)
例8:芳草没阶前(字)防(也可猜:邡)
例9:九星会聚,一生难逢 (字)旭(也可猜:旮、旯)
由此可见,若单纯采用增损离合法或会意法成谜,“同素异构” 容易造成一谜多底的弊端就暴露无遗了,“一面多底”历来就是制谜的大忌,鉴于“同素异构”现象给字谜的拟制带来的诸多不便,理应引起谜界的重视。
虽然字谜的创作存在着上列的缺点,但汉字在造字原则有表形、表意和形声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其特点,采用示音法、示形法、示义法,再加上利用灯谜创作手法上的排底法、移位法等,“一面多底”现象就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现就我本人猜制实践,从中归纳出“同素异构”字谜的六种创作方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1.示音法
汉字有其特定的发音,在采用增损离合或会意手法创作字谜时,我们可以结合文字的读音,经过联想和构思,使谜面和谜底相扣合。示音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拆字示音法
上述例1和例2若经过采用示音法,多底问题就可以排除。
例1-1:呈上力作候佳音 字 加 顾剑清作
例1-2:中国体改呼声急 字 集 汪良凎作
例1-3:半生凭枕听鸡声 字 机 叶会丰作
上述三例都是采用拆字提音法得出谜底,例1-1取“呈”之上的“口”字,加上“力”,再借助“佳”(读:jia)字的发音,得出谜底“加”;例1-2先取“中国”的“玉”字,然后将“玉”和“体”字经过一离一合,再配合“急”(读:ji)字的发音,得出谜底“集”字,虽然此谜有零乱之嫌,但却避免了与“椎”字同底。例1-3先取“凭”字和“枕”字一半中的“木”和“几”,再利用“鸡(ji)”声扣合,谜底“机”跃然而出。
(2)析字示音法
例1-4:日近长安听雁声 字 宴 汪德享作
例1-5:勤劳方正好家声 字 加 郑百川作
例1-6:方圆十里传鼓声 字 古 邱立魁作
例1-7:河中舢板伴涛声 字 叨 黄穆灿作
上述例1-7先取“河”中的“口”, “舢板”象形“刀”,然后再将谜底答案限定为发“涛(tao)”声,“叨”一音为tao,客套话,指承受别人的好处。以上四则谜作利用会意或象形手法,再结合示音ㄈ朊眨埂巴匾旃埂弊置铡耙幻娑嗟住毕窒蟠蟠蠹跎伲佣逑至耸疽舴ㄈ朊盏挠攀啤r
(3)声韵融义(形)法
除上述二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示音法方式,我们称之为声韵融义(形)法,意思就是借助谜面中的二个字,一取其声母谐音,一取其韵母谐音,二者连读得出谜底的扣合方法,此类谜成谜难度较大。上述谜例3经过变化,如:
例1-8:画堂深处歌舞声 字 古 文 木作
例1-9:架上鸡鸭连声叫 字 加 刘庆斌作
上述例1-8先取“画堂”深处的“十”和“口”,再经过“歌舞”两字连续拼读,得出“古”(gu)字是唯一谜底。例1-9先用“架”上扣“加”,再利用“鸡鸭”连读得出谜底“加”(jia)。
2.示形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形”,所谓“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字结构,汉字的结构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等等之分,我们可以借助其结构特点,利用方位词入谜,以减少一谜多底机会,示形法有以下六种形式:
(1)利用方位词“东西南北中”入谜。如:
例2-1:地处山西 字 垠 朱英川作
例2-2:今南方已定 字 含 陈达明作
例2-3:几欲归卧南山陲 字 岂 顾为善作
例2-4:画桥半轮日平西 字 晖 柯国臻作
上述例2-1将“地”扣“土”,因“八卦”中“艮”卦为“山”,将“山”扣艮,“土”处于“艮”的西部,得出谜底“垠”字,避免了扣合“垦”字。例2-2中“今”字明企,“方”字象形“口”,然后再将“口”定位在“今”的南部,得出“含”字,若将面句改成“今西方已定”,谜底就为“吟”字无疑了。
(2)利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入谜
例2-5:古稀上临当阳桥 字 晕 赵贵龙作
例2-6:“望长安于日下” 字 景 古 谜
例2-7:上下排有手推车 字 辈 一 术作
例2-8:左右一排手推车 字 輫 谢灿星作
例2-9:前方难得又相逢 字 唯 田 岚作
例2-10:旭日高升气象新 字 旯 方柱中作
上述例2-5中“古稀”之年为七十,将“七”和“十”合起来为扣合“车”,再将“阳”(日)、“桥”(冖)定位在“车“之上,谜底“晕”字一目了然。例2-7和例2-8面句的“上下”与“左右”互为交换,谜底就截然不同。若将例2-9面句改为“后方难得又相逢”, 谜底就变成“售”字了。
我们由(1)和(2)可见,借助方位词“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等方位词入谜,有效地限制了字素的位置,大大的抑制多底现象的产生。
(3)利用人体部位词,如:头、首、脚等入谜
例2-11:“赏心添脚力” 字 另 笔 者作
上例“赏心”取“口”字,将“力”字定位在“口”字的脚下,“另”字一呼而出,面句的“脚”本义为人体部位,这里别解为物体最下面的部分。
(4)利用其他方位副词入谜,如:梢、末等
例2-12:明月一出挂林梢 字 呆 张志有作
例2-13:阳挂竿梢泻竹痕 字 旱 林长华作
由上面两例可以看出,利用“梢”字入谜,避免一谜多底的效果相当明显。
(5)利用“升降沉浮”等动词入谜。如:
例2-14:森林尽处日已沉 字 杳 王 念作
例2-15:立时羽化升天去 字 翌 杨志刚作
若将上例2-1的面句改成“森林尽处日初升”,那谜底答案将变成为“旯”字。
(6)利用“排列组合”等词入谜
除了借助方位词入谜外,我们还可依照汉字的结构排列特性,使用“直排”、“横排”等关联词入谜,如:
例2-16:半生凭枕横卧中 字 机 佚 名作
例2-17:车到天桥,排成直行 字 晕 周震康作
由上可见,限定字素的排列方式,也可有效的遏制随意组合,以达到唯一谜底的目的。除上述六种方法外,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如:
例2-18:一桥隔断半轮明 字 晕 武 骝作
上谜用“桥”象形“冖”,“半轮明”取其中的“车”和“日”,然后用“隔断”作为限制以达到定位的目的。此手法适应于“上—中—下”或“左—中—右”结构的汉字,但此类谜例笔者见到的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加深研究。
3.示义法
汉字都有其特定的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其意义的特性,在面句中或明或暗地提示底字的含义,用这种方法制谜有助于控制多底现象的发生。示义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拆字示义法。如:
例3-1:纵横古今成高咏 字 吟 肖梦鸥作
例3-2:一经清查无形迹 字 杳 吴锦林作
例3-3:双方合作仅一趟 字 回 彭晓云作
例3-4:上下交困人愕然 字 呆 笔 者作
例3-5:改变困境出成果 字 杏 吴 骏作
例3-6:一一清查出结果 字 杏 笔 者作

参考资料:知道

第2个回答  2006-11-30
长见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