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历史是怎样的如题 谢谢了

如题所述

一、排球运动的起源和传播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麻省好利诺城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于1895年创造。开始是用篮球胆在网球网的两边拍来拍去,使球不落地的一种游戏,称为“vollyball”意即“空中飞球”。当时参加活动的人数和击球的次数都不限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规则也逐渐形成。但美洲的排球运动长期没有作为一种竞赛项目,因此,运动技术水平提高不快。 1909年,排球运动传入亚洲,是16人制排球。首先传到印度,之后又相继传到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家。1913年举行第一届远东运动会,16人制排球被列为比赛项目。后为远东运动会排球比赛逐步演变为12人制和9人制。远东运动会对亚洲的排球运动的开展和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1917年,排球运动传入欧洲,是6人制排球。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排球运动在原苏联等东欧各国得到较广泛的开展,运动技术和战术水平也较高。 非洲和大洋洲的排球运动开展比较晚,水平较低。 二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概况 从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近百年历史看,可分为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即自行发展阶段和推广提高阶段。 (一)自行发展阶段 从排球运动产生,至1947年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排球运动主要在欧洲,尤其是东欧各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展美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但由于没有列入竞赛项目而缺乏重视。这个时期的排球运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亚洲开展的是9人制排球,欧洲推行的是6人制排球,世界上没有统一的排示竞赛规则,也不举行世界性的比赛。可见,在漫长的52年里,排球运动只是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自行发展,进步是缓慢的。 (二)推广提高阶段 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后,6人制排球运动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推广,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很快,排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依赖于国际上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经济繁荣,科技进步,这是各项体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二是国际排联努力把排球向世界推进,并逐步修改完善竞赛规则,使排球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赛项目。1949年举行了第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又举行了第1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从1964年起排球列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65年起又举办世界杯排球赛。此外,还举行世界青年排球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排球赛、世界中学生排球赛以及各种洲际比赛、杯赛、邀请赛等。通过世界性比赛,不断促进了排球技术、战术及训练水平的提高,使排球运动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三 当前排球技术、战术的发展趋势 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和世界排坛已形成的多强抗争的局面,以及竞赛规则修改的影响,当前世界排球技术、战术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 主要进攻防技术全面。在比赛中,全面技术不仅可以直接得分、得发球权,而且也能直接失分、失发球权。因此,攻防技术全面,是排球运动发展规律的要求。一支高水平的排球队,要能扣能拦,能攻善防,能快攻也能强攻,并且还要在全面的基础上,形成队有特点,人有特点。此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战术素养以及参加重大比赛的实战经验也都要全面,任何一方面有所欠缺的队或队员,都难以达到最高水平。 (二)高度 高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的身高手长,二是弹跳能力。高度是网上争夺关键的一环。自从1965年竞赛规则修改,允许手过网拦网以后,世界排坛对发展高度倍加重视。目前的世界强队,男子身高平均已达到甚至超出1.95m,女子平均身高已达到甚至超过1.80m,而且身高2m以上的男运动员担当主力的已不属罕见。另一方面,运动员的弹跳能力不断提高,男子的助跑摸高达3.70m以上,古巴女排主攻手身高1·74m的路易斯,助跑起跳摸高3.30m。当前,运动员的大型化仍有发展的趋势。长此下去,可以预见,个子矮小的运动员逐渐被淘汰,这将成为世界排球运动发展中的新课题。 (三)网前的高、快、变结合 近年来的世界比赛实战证明,单纯依靠高度和力量或只有速度和技巧的网前进攻,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快速多变著称的亚洲队,正在积极提高强攻突破能力;以高点强攻著称的欧美强队,正在努力运用快速多变的打法。亚洲、欧洲、美洲诸强队,都在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将高度与速度、强攻与变化融为一体,形成各自的风格和打法。目前世界排球的进攻战术,正朝着高度加速度、强攻加快攻、力量加技巧、前沿加纵深、女排男子化的方向发展。 (四)发球将更受重视 从当前排球的发展趋势看,攻防对抗的焦点在网上,而且个人进攻能力的提高和集体战术的变化多端,给拦网和后排防守带来越来越大的困难。因此,利用发球破坏对方的一传,造成对方组织进攻战术上的困难,削弱其进攻力量,为本方的防反创造有利条件,是重要的一环。同时,发球还可直接得分,攻击性强的发球可给对方形成心理压力,提高本方士气,振奋精神。从一个球队看,发球的攻击能力加强了,还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接发球技术的提高。此外,第24届奥运会后,竞赛规则关于第五局(决胜局)执行得失分制的制定,使发球显得更为重要。可见,如何有效地运用发球权,特别是在决胜局的第五局中,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记得采纳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排球运动始于1895年,在美国马萨诸赛州西南一个叫荷由克的城市里,一位名为威廉姆·G·摩根的天主教青年会体育教育督导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起来的篮球运动固然好,但运动剧烈,不适合年纪大的人,因此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以后,他创造了一种叫“Mintonette”的新游戏,这种游戏成为了人们在室内时行的一种消遣,而且参与游戏的人数也是不受限制的。它具有一些类似手球和网球的特点,而且也不像篮球那样对抗强烈,不过要想把它玩好,还是得需要一些运动技能。 这个游戏的第一个规则也是由摩根制定的。在规则中规定球网的高度是6英尺6英寸;场地的大小为25英尺宽、50英尺长;双方队员的人数不限;每场比赛进行9局,每局中对垒双方各有3次发球权;在把球打到对方场地内之前传球的次数也没有限制;如果每一次发球失误,还允许重新发球,这一点是从网球规则中学来的;但如果把球打到球网上,则会被判犯规,只有第一次发球时除外。 1896年美国开始有排球比赛。第一部规则发表在1896年7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最初的比赛没有人数规定,由双方赛前商定,只要人数相等即可。 1896年:到这一年,所谓“排球”的名称正式出现了。在马萨诸赛州西南部的春田市附近的一次示范表演之后,“Mintonette”被正式更名为“volleyball”。 1900年:排球进行了第一次规则改变。W.E 戴将球网的高度改为7英尺6英寸,每场比赛改成21分制。这项改动得到了天主教青年会的认可,而且还由他们正式出版。同一年,排球传到了加拿大,是加拿大成为了美国以外第一个开展排球运动的国家。 1916年:很多直到今天仍在沿用的排球规则都是在这一年建立的,比如一局比赛的比分从21分减少到15分;每场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打排球不仅可以用手,也可以脚踢;球网的高度升到8英尺;球的重量规定为8至10盎司;禁止持球;禁止连击…… 排球运动成为美国大学运动委员会(NCAA)承认的正式比赛项目。 1917年:盟军在意大利建立了空军基地,排球和飞行员一起出现在了意大利。 1918年:比赛中双方的人数被最后确定为6人。在日本,第一届高中排球冠军赛开战。 1919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不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海外,都成为部队业余生活的内容,而且排球规则还被收录到军队的体育运动手册中。几千个排球和球网被从美国输送到国外的部队中,1919年美国出产的排球数量达到1万6千多个。
第2个回答  2014-04-27
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最初是在篮球场地上挂一张网,两队隔网站立,以篮球胆为球,在网上打来打去,不使其落地的一种游戏。后来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城的基督教青年会干事摩根(w.G.Morgan)创造了排球比赛。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同年在斯普林菲尔德专科学校举行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斯普林菲尔德市立学院的特哈尔斯戴博士将其命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飞球"。 排球运动1900年左右自美国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巴西等国家,成为当时风靡美洲的一项时尚运动。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运动先后在法国、意大利、苏联、波兰等国家流传开来并得到广泛开展。排球规则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1912年排球比赛规则规定,双方上场的运动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局为15分,五局三胜制。1918年规定上场运动员每队为6人。1922年规定每方必须在3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举行了首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1952年在前苏联的莫斯科举行了首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排球运动在1964年就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随着排球市场化运作的需求,国际排联经过多年的调研,对排球规则进行了伤筋动骨的改革。1998年前后,排球运动为了提升自己的吸引力,室内排球开始进行了一些规则上的改进。 首先是改发球得分制为每球得分制:这是为了有利于电视转播时间的掌控和防守也可以得分的需要。以往只有在本方发球的情况下才可得分,现在接发球一方获胜也可得分。电视转播比赛的时间也相应得到了缩短,减少了发球方不得分,换发球的时间。 其次是将比赛每局局分作了相应的更改。即比赛前四局每局比分为25分,最后一局比分为15分。如前四局比分达到24平,第五局比分达到14平以后,比分必须超过对方2分的队获胜。每局比分不封顶,也就是说,可以无限制地延续下去,直至某队领先2分获胜为止。 第三项是每局设两次技术暂停,其目的是为了插播电视广告,从而提升了排球比赛商业化运作的优势,使得赞助商的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此项改革有利于排球赛事的全球推广。 第四项是“自由人”的设立,这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排球比赛的观赏性,增多排球比赛中的攻防回合,加强防守,改变攻强守弱的倾向,使得比赛更加精彩。每支球队设1名“后排自由防守队员”,他身穿与队友不同颜色的上衣,可以在后排替换任何一名队员,但不许发球、扣球或参与前场进攻。 据可查的资料记载,排球于1905年由广州和香港等地传入中国,成为排球运动在中国传播的最早记录。中国排球协会于1953年在北京成立,1954年被国际排联正式接纳为正式会员。在1959年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上海男排和解放军女排获得了全国冠军。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于1996年11月在北京成立。截止2006年12月,参加全国排球联赛的32支俱乐部已完成了在中国排球协会的正式注册,并分别获得社会各界的资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