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检测报告怎么做

我们的做保暖内衣的

产品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情况的重要窗口,作为针织产品标识主要有八项,即:1.产品名称2.厂名、厂址3.规格号型4.纤维成分及含量5.执行标准编号6.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合格证)7.产品质量等级8.洗涤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挑选内衣的主要内容:

一、产品号型
产品号型有规范的表示方法,例如175/100,即“175”表示人体的高度,“100”表示人体的胸腰围。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号型标识并不规范,有虚码表示方法,如“S”、“M”、“L”等,同时也存在“48”、“50”、“52”等表示方法,所有表示方法均不是产品的实际规格尺寸,因此消费者在产品规格的选择上应以产品的实际规格尺寸为主,产品上的规格号型表示仅仅是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参考信息。由于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同,以“S”号为例,产品的胸围可能在85cm―95cm之间,有10cm的偏差,仅以产品的号型标识为准可能出现衣不合体的情况。

二、纤维名称及含量
“棉、毛、丝、麻”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天然纤维,涤纶、腈纶、丙纶是化学纤维。而在近一两年中,在内衣尤其是保暖内衣更多地涌现出“莫代尔”、“天丝”、“竹纤维”、“莱卡”、“维勒夫特”等化学纤维新名词,这些化学纤维实际上是化学纤维外来语的译音或商业名称。“莫代尔”、“天丝”、“竹纤维”均属于高湿模量纤维或新型纤维素纤维,它们都是化学纤维。提起化学纤维,一些消费者就不十分认可,其实上述纤维都是内衣原料中的上好原料,这些新型原料的使用,使织物表面光泽度较好,柔软,垂度也非常好,因此织物风格大为改善,面料的手感、感观度有很大提高,不但提升了产品档次,也提高了产品的品位,尤其是超细旦丙纶纤维,导湿排汗性能很好,纤维热阻高又是很好的保温材料,人们穿在身上感觉舒适。但就目前情况看,新型纤维素纤维或高湿模量纤维的缩水率偏大,也容易起球,消费者应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穿着或洗涤上多注意。

三、产品做工的选择
训练有素的企业加工的产品,缝迹圆顺,横平竖直,不能存在起皱的现象,更不能有漏缝的问题,对于缝迹处仔细观察是否有针洞,也就是纤维断裂现象,由于针织品的脱散性很强,一旦出现针洞,很快形成破洞,影响产品的服用性能。其次是产品各个部位的对称性,如两个肩宽、两个袖长(或裤长)、左右肋缝等应一致,色泽上主附料颜色应一致(除特殊设计外)。

四、面料的选择

面料是构成产品的主体,就棉纱而言纱线支数越高越好(或纱线号数越小越好),纱线支数越高,说明纱线越细,面料的丝质感越强,穿着就越舒适。其次面料的纹路歪斜问题,任何面料的直横向纹路都不可能十分垂直,这是因为针织工艺所造成的,但是纹路歪斜不能过大。纹路歪斜过大,产品穿着水洗后会引起扭曲变形,影响服用。

五、保暖内衣的保暖性能

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主要体现在低温状态下减少人体热能的散发,同时有效地阻止外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对成衣而言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种类和面料的组织结构及平方米克重,相同条件下热阻高的纤维制成的面料,保暖效果较好。如羊绒、羊毛、超细旦丙纶、棉等。但是保暖效果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的体现,面料的组织结构对保暖效果影响很大。织物厚或蓬松度高的织物往往保暖性能较好,同时织物中静态空气含量高。静态空气是很好的隔热物质,能有效地阻止人体与外界的冷热交换,因此体现了较好保温效果。

六、建议消费者购买产品最好到大中商场,因为大商场有信誉做保证,消费者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可通过商场进行协调解决。

七、以上所述均是产品外观质量问题,产品的内在质量单从产品的外观上一般是很难知道的。如纤维含量的准确性、颜色掉色情况、缩水率、对人体构成伤害的甲醛含量等。消费者购买产品后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可到当地的产品质检机构进行检测。
最后再向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上提一建议,因为目前所有标准对针织内衣产品均不考核耐光色牢度,所以产品洗后的晾干最好选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产品颜色发生变化,影响您的穿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30
在检测报告中,我们常见三个标识有CNAS、CMA、CAL

1、产品检测报告作用:
  它是反映检测结果和结论的文件。它提供了检测机构对客户委托的产品所进行检测所得到的结果的信息。它的篇幅可能是一页纸,也可能是几百页纸。
  检测报告应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5.8.2和5.8.3条要求(对取得资质认定的实验室)和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第5.10.2和5.10.3条要求(对取得CNAS认可的实验室)进行编制。
  2、检测报告具体应包含信息:
  一般检测报告应有以下信息:
  1)标题(例如检测报告、测试报告、检验证书、产品检验证书等)、编号、授权标识(CNAS/CMA等)和编号;
  2)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必要时给出实验室的、电子邮箱、网站等;
  3)检测报告的性标识(如报告编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报告编号+第#页共#页),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4)客户(委托方、受检方)的名称和地址;
  5)所用方法(含抽样、检验和判定的依据)的识别(标准编号和名称);
  6)检测物品的描述、状态(产品的新旧、生产日期等)和明确的标识(编号);
  7)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测物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的日期;
  8)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实验室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9)检测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测量单位;
  10)检测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11)相关时,结果仅与被检测物品有关的声明。必要的说明,如包括客户要求的附加信息,需对检查情况、方法或结论做出进一步说明(包括从原来的工作范围删除了哪些内容)等;
  12)如果检验的部分工作被分包,这部分的结果应明确标识;
  13)附件,包括:示意图、线路图、曲线、照片、检测设备清单等。
  3、检测报告分类
  检验报告的性质一般反映了该检验的目的,也就是为何进行该项检验。常见的检验性质有委托检验、监督检验、认证检验、生产许
可证检验等,委托检验一般是委托方为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判断而实施的;监督检验一般是行政机关安排的,为了监控产品质量而实施的;认证检验和许可证检验一般是申请方为取得某项证书而进行的检验。
  4、抽样检测报告应该含有信息:
  抽样检测报告中应有抽样单位、抽样人、样品代表的批量、抽样方法(随机?)、抽样量、封样情况的信息。
  检测报告应给出样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商标等信息,必要时还应给出制造商和生产(加工)名称和地址。
  5、检测报告中的检验依据的信息理解:
  完整的检测报告应给出本报告中检测所依据的抽样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和结果判定标准等,这些标准可能是集中于一个产品标准内,也可能分别由以上各类分立的标准。
  6、常规产品的检测项目:
  一般产品的检验项目有外观、标识、产品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必要时还应有产品的环境适应性能、耐久性能(或寿命试验)和可靠性能等。
  一般来说所有检验都是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的,在检测依据的标准中对每一项参数一般都规定了对应的技术指标和要求,这些指标
一般是在一定的检测条件下才可获得的,对于同一产品不同的试验条件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完整的检测报告应给出对各项性能的判定
指标和对应的检测方法。完成相关项目的检测条件一般有:影响项目参数的温度、湿度、环境噪声、电磁场强度、测试电压或电流、设备的操作挡位(如拉伸速度)等。
  7、如何理解检测结果和结论中的信息及其含义:
  检测报告应给出实验室所完成的检测参数的检测结果,一般检测结果是由检测参数(名称)、对应该检测参数使用的计量单位、检
测方法和试验条件、样品的检测数据和结果等,有时实验室也按照委托客户的要求给出对应检测参数的数据和单项合格判定。以方便报告的使用。
  对于部分检验需要实验室做出本次检验的结论,如何表述检验结论是实验室极为慎重的事,为了准确客观地表述检验结论,实验室给出的检测报告结论有多种表示方法,常见的检验结论有:产品合格、产品抽查合格、所检项目合格、符合##标准等,作为报告的使用者一定要正确理解这些结论的不同含义,否则就可能误用该检测报告。例如:所检项目合格仅代表报告中已经检验的项目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并不能够代表整个产品是合格的,因为有的项目未检全,无法判定其合格与否。
  8、《产品质量检测报告》有效期时间规定:
  产品质量检测报告一般是没有确定有效期的。但是,作为报告的使用者可以根据产品的保质期、使用寿命等信息来判定所拿到的报告是否还可以采信和参考。对于质检部门的监督抽查一般每年都会安排一次,因此,超过一年的监督检测报告不要再采信。对于一般委托检测报告,报告上均有标识或说明:“仅对样品负责”,因此,这类检测报告的采信度应该相对地更低一些,时间也应更短一些。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产品标识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情况的重要窗口,作为针织产品标识主要有八项,即:1.产品名称2.厂名、厂址3.规格号型4.纤维成分及含量5.执行标准编号6.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合格证)7.产品质量等级8.洗涤方法。
  下面介绍一下挑选内衣的主要内容:

  一、产品号型
  产品号型有规范的表示方法,例如175/100,即“175”表示人体的高度,“100”表示人体的胸腰围。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号型标识并不规范,有虚码表示方法,如“S”、“M”、“L”等,同时也存在“48”、“50”、“52”等表示方法,所有表示方法均不是产品的实际规格尺寸,因此消费者在产品规格的选择上应以产品的实际规格尺寸为主,产品上的规格号型表示仅仅是向消费者提供一个参考信息。由于产品的生产企业不同,以“S”号为例,产品的胸围可能在85cm―95cm之间,有10cm的偏差,仅以产品的号型标识为准可能出现衣不合体的情况。

  二、纤维名称及含量
  “棉、毛、丝、麻”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天然纤维,涤纶、腈纶、丙纶是化学纤维。而在近一两年中,在内衣尤其是保暖内衣更多地涌现出“莫代尔”、“天丝”、“竹纤维”、“莱卡”、“维勒夫特”等化学纤维新名词,这些化学纤维实际上是化学纤维外来语的译音或商业名称。“莫代尔”、“天丝”、“竹纤维”均属于高湿模量纤维或新型纤维素纤维,它们都是化学纤维。提起化学纤维,一些消费者就不十分认可,其实上述纤维都是内衣原料中的上好原料,这些新型原料的使用,使织物表面光泽度较好,柔软,垂度也非常好,因此织物风格大为改善,面料的手感、感观度有很大提高,不但提升了产品档次,也提高了产品的品位,尤其是超细旦丙纶纤维,导湿排汗性能很好,纤维热阻高又是很好的保温材料,人们穿在身上感觉舒适。但就目前情况看,新型纤维素纤维或高湿模量纤维的缩水率偏大,也容易起球,消费者应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在穿着或洗涤上多注意。

  三、产品做工的选择
  训练有素的企业加工的产品,缝迹圆顺,横平竖直,不能存在起皱的现象,更不能有漏缝的问题,对于缝迹处仔细观察是否有针洞,也就是纤维断裂现象,由于针织品的脱散性很强,一旦出现针洞,很快形成破洞,影响产品的服用性能。其次是产品各个部位的对称性,如两个肩宽、两个袖长(或裤长)、左右肋缝等应一致,色泽上主附料颜色应一致(除特殊设计外)。

  四、面料的选择

  面料是构成产品的主体,就棉纱而言纱线支数越高越好(或纱线号数越小越好),纱线支数越高,说明纱线越细,面料的丝质感越强,穿着就越舒适。其次面料的纹路歪斜问题,任何面料的直横向纹路都不可能十分垂直,这是因为针织工艺所造成的,但是纹路歪斜不能过大。纹路歪斜过大,产品穿着水洗后会引起扭曲变形,影响服用。

  五、保暖内衣的保暖性能

  保暖内衣的保暖效果主要体现在低温状态下减少人体热能的散发,同时有效地阻止外界冷空气对人体的侵袭,对成衣而言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种类和面料的组织结构及平方米克重,相同条件下热阻高的纤维制成的面料,保暖效果较好。如羊绒、羊毛、超细旦丙纶、棉等。但是保暖效果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的体现,面料的组织结构对保暖效果影响很大。织物厚或蓬松度高的织物往往保暖性能较好,同时织物中静态空气含量高。静态空气是很好的隔热物质,能有效地阻止人体与外界的冷热交换,因此体现了较好保温效果。

  六、建议消费者购买产品最好到大中商场,因为大商场有信誉做保证,消费者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品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可通过商场进行协调解决。

  七、以上所述均是产品外观质量问题,产品的内在质量单从产品的外观上一般是很难知道的。如纤维含量的准确性、颜色掉色情况、缩水率、对人体构成伤害的甲醛含量等。消费者购买产品后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可到当地的产品质检机构进行检测。
  最后再向消费者在产品的使用上提一建议,因为目前所有标准对针织内衣产品均不考核耐光色牢度,所以产品洗后的晾干最好选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产品颜色发生变化,影响您的穿着。

  仅供参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9-23

产品检测报告主要看你的用途,用途不同做的检测以及检测单位不同,具体的保暖内衣属于服装,可以进行服装标准的检测,具体的还要看属于按照那些标准,企业标准还是国家标准做,产品检测报告,当然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检测比较方便些。

产品检测报告怎么做

第4个回答  2018-11-14
需要到有正规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才能出具,可以选择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给出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