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和扶苏手握30万精兵,接到赐死诏书居然不反,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如题所述

主要还是蒙恬和扶苏二人过于忠心而且不够理智,把官场的事情想得太过于天真简单了。长子扶苏因为性格十分仁义,为人忠孝,所以听到父亲的诏书赐死,也没有多加怀疑,而蒙恬虽然对此事多加怀疑,也曾劝诫过长子扶苏,但是扶苏接到诏书后就一心一意的求死,这样下来蒙恬也劝不住,长子扶苏死后,蒙恬即使怀疑诏书的真实性又能如何,所以最后也是逼不得已而服毒自杀。

当然长子扶苏之死,除去长子扶苏自身性格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他与其父亲秦始皇两人间缺少恰当的沟通,这就导致长子扶苏一直很难理解其父亲秦始皇的心意。众所周知,长子扶苏为人正直善良,具有仁义之心而且性格刚毅不屈,所以对于父亲秦始皇的一些决策上不可避免的有所冲突,而且长子扶苏为人过于天真,因此秦始皇一气之下将长子扶苏安排到蒙恬将军身边,希望长子扶苏通过蒙恬的教育能够成熟点,这样未来才能掌控好这个国家,但是长子扶苏根本不理解的父亲的所作所为,认为是父亲不喜欢自己,这也导致后来长子扶苏接到诏书后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个诏书是伪造的。

其次当时长子扶苏和蒙恬虽然拥有30万精兵,但是蒙恬在接到诏书的时候就将兵权交出了,这样即使蒙恬即使怀疑诏书的真假性,兵权不在手上的蒙恬与拔了牙的老虎没有任何区别,都是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当然当时蒙恬交出兵权时,只是想拖延点时间,希望秦始皇能下来新的诏书,但是他根本就没想到秦始皇已逝,诏书是赵高和李斯一手伪造的。

综合而言,长子扶苏和蒙恬之死纯粹是在于两人根本就没想到在秦始皇的威压下仍然有人敢于伪造诏书,赐死朝廷大臣和太子。当然两人在处事上也过于天真,轻看了官场的危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30
扶苏不造反和他信奉的儒家思想有关,一是不愿因一己之私让生灵涂炭,二是不愿意违背父亲的意愿。
蒙恬虽然想劝扶苏再去确认一下诏书的真实性,但劝不动唯有追随扶苏而去。
第2个回答  2020-01-30
据我所知《史记.赵高列传》中,赵高说: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作为最了解始皇爷俩的身边人,赵高的说法是有可信度的。这么说,扶苏并不是生来就仁懦,见不得别人吃苦受罪。他之所以行事处处显得与他爹不一样,处处显示出仁德。那恐怕只有一种解释,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与法天生就是两种对立的学说。所以他与他那个被法家思想武装到牙齿的爹政见的格格不入也就不奇怪了。
第3个回答  2020-01-30
因为他们两个人虽然手握精兵,但是她们对皇帝还是比较忠诚的,而且他们的家族一些亲戚全都在厂首都里待着,根本就没有什么造反的资本
第4个回答  2020-01-30
受古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认为赐死诏书是假的,但但但却不能抗拒不准,有违伦理和君臣之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