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申论有什么技巧吗,感觉抓不住重点?

如题所述

据中公教育小编了解,大部分同学都习惯先复习行测,因为觉得行测大部分是一道道的小题目,比较有复习方向和思路,提分效果也明显。但是一说到申论,就觉得有些无从下手了。今天,中公教育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下申论考试的大概备考思路,帮助大家对整个申论考试框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方便接下来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
一、 关注时政热点
“一纸述尽天下事”,申论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时事热点的了解能力,考察的是对国家政策的认知能力,所以在备考初期,我们就要开始学着去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话题,尤其是十九大、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涉及的内容。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所选取的申论热点是有历史延续性的、消极性的,而且是具备实效性的,即是近一年或者近半年所涉及的热点话题,与之相关性较大的有民生、生态、文化等话题,众考生在了解的时候可多从这些方面涉猎。
二、 了解具体题型
申论考试是综合性与专业性的统一,综合的是各方面知识的涉猎,专业的是一些题目需要用具体的格式和答案来书写。
(一)归纳概括题
归纳概括题可以说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
归纳概括类试题一般固定在一道或两道,分值在10~20分左右。
近几年,申论逐渐加大了对归纳概括题“快速、全面、准确”作答要求的考查;同时,归纳概括题愈发与综合分析题相融合,对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各位同学要经常性地训练阅读理解能力并提高对要点采集的能力,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二)综合分析题
综合分析题重点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难度较高的一种基础题型。
综合分析题题型种类繁多且不断推陈出新,其中重点考查了启示型分析、评论型分析和词句理解阐释三种题型。可见综合分析题的出题形式较为灵活,也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
相对于市级,省级试卷更侧重考查综合分析类试题,分值固定在20分左右,由此可见国考对省级职位能力中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在此,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综合分析能力最直观的测查题型是综合分析题,但分析问题的思想贯穿申论试卷所有题目,尤其是考生作答文章论述题时,科学合理的分析思考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建议考生多阅读《人民网》、《新华网》上的时评文章,也可每日关注中公教育申论热点频道,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融入作答之中,加强对事件的分析和判断,多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同时答题要条理清晰、层次鲜明、逻辑性强,正面体现考生严谨的思维。
(三)应用文写作题
近几年,申论加大了对报告、公开信、编者按、宣传稿、导游讲解稿等题目的考查,我们将其统称为应用文写作题。应用文写作题的命题变动性较大,出题形式也较为多样,考生要拓宽知识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应用文写作题在近几年的国考申论考试中几乎每年都会有此类试题。因此考生一定要熟悉此类试题的作答流程和答题技巧,积极应对。
应用文写作题牵涉的具体题目类型较多,按照写作性质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宣传通知性质的题目和工作方案性质的题目,两者相比,应用文写作题更重点考察宣传通知性质的题目(如宣传材料、讲话稿等)。
(四)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类试题考查的是考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提出对策类试题在国考申论中分值(20分左右)和作答字数逐渐稳定,已经成为国考申论中的一种基础题型。但题型复杂多变,考生作答难度增大,这也体现了国考申论命题越来越科学化的发展趋势。
(五)文章论述题
文章论述题是国考申论的需考题型,一般为最后一道大题。文章论述题在申论考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报考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此也是最容易拉开分数档次的题型。
省级试卷对考生的要求是参考材料抒发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
市级试卷的设置更重视与实际生活工作的结合,考生在日常备考中需要对市级岗位工作有所了解,积累相应内容,才能在作答中一鸣惊人。
三、 提高阅读能力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科目,从题量上看并不多,只有5道题目。但是,涉及的材料却是七八千字,所以申论考试从本质上来说考察的是信息提取能力,即从七八千字的材料中快速、精准提取信息的能力。这就需要考生具备非常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即快速锁定答案的方法,阅读方法有很多种,字、词、句、段落、篇章等阅读,关键是要找到合适自己的以及要学会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3
一、练
具体点说:一是要练试题。有很多考生在备考申论的时候,喜欢首选模拟题来做。其实这里有一个小小的误区——对于不同阶段的考生应该有选择去做试题还是模拟题。如果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申论,那么应该先做试题。因为试题是我们了解考官意图和申论考试模式的最佳途径。从来没有接触过申论的考生,可以从近5年的历年试题做起。只有做过试题才能判断出模拟题的好坏,从而不至于陷入错误的备考方向。如果你有一定的的基础,试题也都做过了,那么可以选择模拟题来做。不过试题即使做过了,也还是要吃透。二是要练文字表达能力。其实在做试卷的过程就是在练习文字表达能力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写时评的方式来锻炼申论语言的使用能力。评论不用写多少字,300字左右即可。每天写一小段,积累下来,一定会有不小的进步的。

二、看
在作答申论时,考生们遇到的一个大难题之一,就是对机关用语或者书面用语不熟悉。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材料读起来费力,作答的时候写起来也不顺畅。语言是需要反复使用才能熟练的。因此,在申论备考的时候,广大考生还应该多阅读用书面用语写出来的资料,包括政府政策文件、新闻及评论等,把自己置身于这一语言环境之中,是很有必要的。

三、背
申论的考察不仅仅是作答技巧和方法的比较,还有知识储备的比较。在答案的逻辑性上和遣词造句上都有了更高的的要求。所以,在申论备考过程中,广大考生若遇到一些好的范文、时评或是词句可以把它背下来。此外,对于基本政策、领导人指导性讲话,如果也能熟练的话,是很能拉开与他人的差距的。
申论考的不仅仅是通常理解的“文笔”,它更多的是能力的考察。这一点大纲里已经明确告诉我们了。因此,中公讲师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申论时候,一定要注重对能力训练,具体包括阅读理解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贯彻执行能力。
第2个回答  2020-03-03
需要有“综合概括”能力,我们做归纳概括题时,需要“综合概括”的情况基本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1、要求字数少,但要点较多;2、材料中要点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得出;3、材料多为案例型材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