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告诉我 专升本的利与弊?专升本的经济付出?(急!!!)谢谢了

因为快要写毕业论文了,想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可是找了好久都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希望各位兄弟姐妹帮帮忙啊 不胜感激!!!

对现行高职专升本制度的利弊分析

——与李志峰、梁世翔两同志商榷

南方冶金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谢忠前

读了李志峰和梁世翔两同志刊登于《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2期)《高职专本衔接学制的类型与课程结构设计》一文后,很受启发,且对高职专升本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不少同感。正如文中所指出的那样,“这些专本衔接学制虽在客观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也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笔者拟在此基础上,对现行专升本制度引发的利弊作进一步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

一、实行高职专升本制度产生的正面效应

李志峰、梁世翔两同志在文中列举了学生对专升本制度四个方面的心理需要,并认为这些是推动专本衔接学制的内驱力。即:渴望成才的需要;自尊的需要;物质生活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笔者认为,以上四个方面的心理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或许,这便是专升本在学生主体方面产生积极效应的原因。专升本受到了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欢迎与青睐。除此,我们还应看到高职专升本对社会、学生家长及学校三方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1.社会舆论对高职专升本制度的赞同,有利于提高高职办学的信誉度。
客观地说,高职学生之所以“渴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尊重,最怕别人看不起”,是因为高职的办学功能尚未被社会理解和接受。人们仅仅看到,高职学校的门槛比较低,收取的学费又高于普通专科,发的毕业文凭又和普通专科不一样,自然而然就把高职学生入了“另册”。现在高职学生专升本已成为现实,社会舆论也就自然地把高职和普通专、本科联系在一起。有了专升本“立交桥”,高职学生的“地位”与“身份”都有了可以改变的机会,甚至可能是命运的改变。这就使高职的办学信誉度大大提高。这对解决高职的生源问题乃至高职教育的长远发展都是有利的。
2.学生家长欢迎专升本,全力支持子女实现专升本。
我们了解了一些高职学生家长的反映,他们的子女到高职学校学习是因为他们的高考成绩(考分)没能达到普通专、本科的分数线,只好上了高职。一开始家长们因对高职的办学情况不甚了解,所以对子女的毕业就业问题很担心。现在可以通过考试升入普通本科学习,对他们来说是皆大欢喜的好事。因而,家长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也要让子女实现专升本。
3.学校关注高职的教学质量,把提高升本率看作是重要的形象工程。
高职教育自1999年在全国十几个省市试点招生起,至今也不过4年时间,其间真正促使高职教育规范与创新的主要内外部条件无非是两个:一是人才竞争机制,二是高职专升本的驱动。就一个省、市诸多的高职学院而言,哪一所高职学院专升本的升学率高,那么这个学校就会受到当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生及其家长的关注。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主办高职教育的学校必然感受到质量竞争的压力。可以这么说,专升本作为一种质量监控的机制,推进了高职学院的管理规范化、教学组织的严密化,对提高整个高职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现行专升本制度的弊端

从现行的专升本考试制度来看,这个“指挥棒”不仅“影响到高职人才培养的特色”,而且对学校的教学思维,以及用人单位的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产生了某些弊端。
1.现行专升本考试制度有碍于部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有些高职学生入学不久,就把专升本当作第二次高考,他们瞄准专升本的三门课程,对其他的政治理论课、体育及专业基础课都抱着“过得去”的态度,不花精力投入,实践能力也未得到较好的训练。还有少数学生怕影响学习,不愿担任学生干部,不求政治上的进步,对集体活动乃至国家大事漠不关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又如,由于“专升本”的考试形式是笔试,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致使部分备考学生降低了对实践环节学习的要求。有些学生虽身在实训现场,但心里想的却是英语和数学。这种知识学习的偏向,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严重失衡。等到专升本考试结果公布以后,被录取的学生兴高采烈,有一种胜利者的优越感,而部分落榜者则感到失落和不安。本来完整的一个班级,中途“荣升”了几个或十几个“尖子”(一般占本届高职学生数的10%左右),这会给班级集体带来分割的裂痕,不利于正常的班级教学和社会活动的开展。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不利于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让本校能有更多的高职学生升入本科,有些学校不得不违心地调整原有的教学安排,给报考专升本的学生补习一年级的高等数学和英语课程。这可谓是拆了东墙补西墙,得不偿失。学生为了集中时间备考,实践性教学不能如期进行。这势必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3.影响了用人单位的选才与用才。
受到专升本选拔制的拉动,一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尖子”升入了普通本科,致使用人单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始终未能录用到位。剩下未能升本的高职生,因受到上述种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基础理论方面不如普通本、专科生,在实践能力方面又无优势,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这不利于发挥我国高职教育的育人功能,其直接影响就是用人单位不能有效选人和用人。

三、改革现行专升本制度与协调专升本利弊关系的对策

我国以专科为主的高职教育,通过实施专本衔接制,为学生构建了通往本科的立交桥。这一教育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对待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应该抱着积极扶持的态度,协调高职现行专升本带来的利弊关系,使之逐步完善与规范。
1.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世界观。
应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高职学生对专升本考试的真实动机与行为态度。教育学生应以国家第一线的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在第一线工作为荣。在宣传教育中,可以当前第一线技师、高级技师的工作价值和劳动成果来证实国家对第一线人才的迫切需要,让学生知道他们的劳动同样得到了国家的肯定和尊重;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和高级工程师一样,已有了极大的改变,从而让高职学生找回自尊与自强。
2.改革现行专升本考试制度的实施办法。
李志峰、梁世翔两同志在文中介绍了4种专升本的模式,这4种模式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笔者无需再加评说。而问题是高职生并不愿意通过成教和网大来取得和普通本科不一样的本科文凭,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现行考试的途径升入普通本科。再说,事实已经表明报考成教和网大本科,不必调整高职的课程体系。所以,较有效的途径就是改革现行的考试科目(内容)和考试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两个环节:一是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规定,严格把住报考专升本考生的资格审查关,保证让品学兼优的学生参加考试;二是考试内容不能偏重基础理论,应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还可增加某些制作、操作项目的考核。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当前专升本考试的偏向。
3.实施高职专科升高职本科选拔考试的试点工作,探索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新路。
最近,杨金土同志在《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见参考文献)一文中指出:“确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我国本科层次的应有地位,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客观需求,既忽视不得,也延误不得。建议目前部署少量试点,今后根据社会实际需要逐步发展。”据了解,目前上海、深圳等地都已设置了高职本科专业,这些作为高职教育的先导,为全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施高职专科升高职本科选拔考试的试点工作。这种新型的考试制度,将促使高职人才品位的稳步提升。在同一个教育系列内组织考试,也有利于进行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这种考试制度或许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延伸、拓展,而不必对现行的高职(专科)课程体系作太多的调整。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有必要确立较稳定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如果兼顾太多的因素,并加以过多的调整,就会偏离高职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一种考试制度的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一样,只要我们遵循人才的培养规律,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就能一定找到真正符合培养高职素质人才的新路。

参考文献
〔1〕李志峰,梁世翔.高职专升本衔接学制的类型与课程结构设计.教育发展研究.2002.(12).82-85
〔2〕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3.(1).5-9
〔3〕东梅,戈壁.创新是高职成教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4).5-9

参考资料:http://03hulizhuanshengben.blogbus.com/logs/2004/04/126401.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