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孩子成绩太差怎么解决

如题所述

1、孩子还没有完全适应初中学习的节奏、思维方式

尽管有很多人说“初一很容易啊”之类的, 但是所谓的“容易”都是相对的。

我们纵向比较一下,仅仅是过去了2个月(即暑假)而已,但是孩子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强度、总量的变化却是巨大的。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很快进入角色的,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很快就适应这个节奏的。

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这些孩子后面会一直都无法适应、跟上。

而这些问题通常只要孩子态度是端正的,行为上是能够坚持去尽力去做的,那么后面一定会变好的,而且一旦适应之后孩子上升的会很快。

2、小学阶段的“惯性”

由于当下小学阶段的“超前教育”非常的普遍了,很多孩子没上初中之前可能新概念二这样的都已经学完了,甚至还见过没上初中之前把整本新概念三都通背的孩子。如果这种孩子我们没法量化,那么那些考过KET、PET甚至是FCE的孩子,他们在英语上的能力的确会比那些只是以课本学习为主的学生要高出很大一截来。



在小学阶段考试难度普遍还是低,所以有些时候只是学校内的你也会发现从成绩上看彼此差距不大。

但是上了初中之后,考察的难度提升的很大,学过和没学过的差距就非常明显了。

这还仅仅是英语,语文的日积月累,数学的奥数学习以及在过去的那个暑假是否有上“小升初衔接班”等等都会在开学后的挺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学生们的成绩表现的。

其实这些事儿我们在孩子幼升小的时候也遇到过,起码也是看到过的。

只不过在那个阶段毕竟只是总量有限,解决起来相对也容易一些,而到了小升初这个阶段,因为难度增加甚至是孩子青春期等影响,使得这个问题解决起来会变得棘手一些,关键是很多家长因为更近距离感受到了“中考”的压力,使得自己也更容易焦虑一些,盼着孩子的问题能够立刻、马上解决。

必须要说的是提前学的、超前学的或者是拓展学的那些孩子真的会在开学后的挺长一段时间里有明显优势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会一直都能够有这么好的表现。

除非是在他们超前学的过程中也非常注重了夯实基础、习惯培养、自学能力锻炼等等诸多方面的养成,否则这些抢跑后的优势一般来说会慢慢降低、减弱。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基本上快的话期中考试之后,慢的话整个上学期结束后基本上这种过去抢跑所带来的绝对优势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就基本上没有了(个别孩子的优势会保持更久,甚至一直保持)。

而对那些小学阶段并没有太“鸡血”的孩子来说,他们其实也需要一个“加速”的过程,只要他们肯学,那么从自己跟自己比较的角度来看,这些孩子一定会进步很大的。

但是你要知道这样的孩子跟那些抢跑的孩子比较的时候,他们终究是需要一段时间去“抵消”那些孩子过去的一些“优势”——比如最简单的认识就是对有些孩子来说,同样的课程其实他们已经是在学第二遍了……而只要他们态度是积极的,那么理论上讲他们会掌握更好也是正常的。



尤其是刚开学一直到第一次期中考试之间,这种小学时候带来的影响还是会保持它固有的“惯性”影响的,但是越往后这种影响就会降低。

因此如果孩子是这样的问题,而且我们已经看到孩子在不断进步,那么这种情况下,补课真的不是必须的选择。

3、一些习惯的不足尤其是时间管理、效率提升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这点其实是大部分孩子都容易出现的问题。

也不能完全怪孩子们。

以“作业”为例。

小学时候我们的确是会看到很多家长吐槽作业多什么的,但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比起初中学校来,这种作业量已经不值一提了。



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太多的家长往往只是重视了“多”和“少”的问题,对于孩子写做作业的习惯、效率等问题关注不够。

其实也能够理解,一方面是孩子小,另一方面是时间相对还是宽裕的,即便是很多家长说作业很多,但是其实他们依旧会在孩子每天的晚上学习时间里安排了一些诸如阅读、拓展训练等事项。

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很多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彻底没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往往是只把作业写完了就得到11点甚至是12点了。

很多人都能够想到“效率”这问题。


但是提高效率这件事情是需要一个训练、适应的过程的,不是说孩子想提高就一定能够提高的。

其实仔细观察往往你就会发现孩子常常会在时间的管理上非常欠缺,可能孩子在做某一项作业的时候没太有表现出来,但是在做作业之前,在换另外一项作业之间,以及再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我们认真去观察一下的时候,就会发现孩子们其实一直都在“浪费”一些时间。

单独看似乎都不多,但是你需要知道的一方面这些时间累积起来是能做不少事情的,而另一方面是这样表现的背后其实还存在一个学习状态的“切换”问题——孩子学习是需要投入进去的, 但是时间的浪费背后其实就是他们在这个学习状态中“进进出出”的表现,自然是会影响学习效果的。



而这些能力的提升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多数孩子往往是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训练出来的。

而这个问题,也不是辅导班能够解决的。

分析到这里,倒是觉得真的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家长还是先别太急于给孩子报辅导班、找补习老师。

当然去做这些事情也没问题,只是你需要清楚的是除非你找的一个位能力很强且还很有责任心的辅导到老师帮忙把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解决掉,否则孩子的问题几乎是不太可能通过上辅导班、补习班这样的方式得到解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7
初中学习,一定要学会听课: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合理用脑。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8
初一成绩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放弃和其他人的不认可。一旦孩子的成绩差,立刻就给孩子打上了差等生的标签。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对于这些标签,很多孩子并不能接受,甚至打击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既然是差等生,就一差到底吧。

既然学习成绩不好,我们就更应该鼓励,给他们信心,这样才能让孩子找回学习的动力。在鼓励和督促下,孩子多少都会有所进步的,在有了进步的时候,记得要鼓励,孩子受到这样的奖励,会更爱学习的。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初一这个孩子心智还不成熟的阶段,家长的引导示范对孩子的行为举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孩子初中成绩很差跟家长也有一定的关系。

初一孩子出现成绩的波动很正常,需要的接纳,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慢慢树立孩子的信心。
很多时候,家长并没有太多时间辅导孩子学习,那么给孩子找一个辅导班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辅导班也是多种多样,希望家长可以做好选择。不能不加判断就随便报一个。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为孩子找一对一的老师。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可以选择网络授课的那种辅导班,相对来说,学费还是比较便宜的。
第3个回答  2020-12-08
孩子在成长的阶段,都会被自己的父母告知,自己的第一任务就是学习。而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成绩也是极为重视。但是,孩子之所以还是孩子,就是因为她们的心智相对于大人来说,可能不是那么的成熟,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东西所吸引。另外,孩子具有一定的叛逆期,初一的孩子,可能会很反感父母老是在耳边唠唠叨叨,故意不好好学习,这都是有可能的。

孩子成绩差怎么办?

1.父母应该积极与孩子进行沟通,多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不要一味的责怪孩子成绩差,甚至老是在孩子耳边唠叨应该怎么好好学习,不然以后的生活会变得多差。

2.父母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观察自己的孩子,不要一味的数落孩子的缺点,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予以夸奖,这样才会让孩子更有前进的动力。
第4个回答  2022-07-22
初三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中考成绩直接决定孩子能不能读一个好的高中,也就影响到了以后有没有考好的大学的希望,所以初三这一年还是非常关键的,孩子成绩不好首先要找出原因,是没有努力还是底子基础不好,如果是没努力,家长要多督促他读书,跟他讲这一年对以后人生的重要作用,让他自己明白读书是自己的,是为了以后的人生过的更好,他才能端正态度用功读书。很多人都错误的认为提高成绩是为了自己的父母,不是为了自己,这样的观点不转变,读书心态就会出问题。你可以用以下3个方式来提高成绩:1调好心态: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关联起来,不断完善你的知识。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2防止过劳: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不利于答题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不管上哪门课,都要提前阅读知识,把自己理解不了的内容标记下来,上课的时候注意听课并记笔记。在我孩子初二的阶段,他注意力经常很不好,背公式总是提不起神,致使各科的成绩也很不好。无意间在度娘上面找到了可以让孩子提高智力的(特斯拉大脑潜能训练),看完之后,才改善了孩子这种不好的状况。成绩也开始突飞猛进。这些体会应该可以帮你。
3课后要回顾之前学的知识:人的记忆规律显示,人最容易记住的就是开始和结束的东西,所以在睡觉前,一定要把白天新学的知识回忆一遍。读书要有计划,制定计划最好是长期和短期都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