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水调歌头》苏轼

http://hi.baidu.com/qinqishusheng/blog/item/4d4077c6e515b81b9c163dce.html

1:作者(是否是平凡·淑芬所做?)

2:时间(有没有被收录到画册集?)

3:说说你对这幅画的看法...
请看完图再回答,我针对图片的

我只来回答楼主第3个问题:
大家也都知道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完全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但从画中很难看出原诗、原作者的情感,甚至莫名冒出一个女子?1037-1101年代的北宋男人都是玉面朱唇,盘头发髻么?
本画在观赏性上绝对是不俗的,很有代表性的展示传统国画现代传播的形式,但商业痕迹太浓,作者很可能是画了“唐诗宋词系列”或是“古代绝色佳人系列”、或是“千年情诗系列”而这仅是其中一幅,致使作者没能把宋词经典的本意把握住,只是画了一个细致女子?再合成入山、月、桃花?、树叶等素材。如果是真的冲诗而来,那这画应该算败笔,如果只为欣赏,虽然为电脑合成的国画作品,但画面不俗也值得收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9
苏轼怀念其弟苏辙(子由)的作品.
这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时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题说“兼怀子由”,当时苏轼与其弟子由已经六七年不见了。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甚为明显,苏轼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完全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词的上片主要抒发自己对人生及政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两句,点明饮酒赏月,写的是地上。"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感叹人生短暂,写的是天上,接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几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中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是指政治遭遇而言。末了又回到地上“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

词的上片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片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苏轼抛掉湖山秀丽的杭州,由南而北,原为兄弟之情。但到密州之后,仍不能与弟辙时常晤对。对弟弟的思念,构成这首词下片的抒情文字。

下片开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转朱阁”,谓月光移照华美的楼阁。“低绮户”,谓月光照着有离愁别恨的人,使其不得安眠。“朱阁”“绮户”,与上片“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个人思弟之情的另一个主题上去。“不应有恨”两句是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意思。下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蝉娟”,月色美好的样子。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第2个回答  2006-12-19
没听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