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与保护方言如何协调?

如题所述

 首先,从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看,普通话本身正是在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学术上讲,标准语也是方言”。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在发音上,它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微妙,普通话“在方言之中,又在方言之上”。从语言发展来看,方言是普通话的源泉,至今仍为普通话提供着丰富的养料,一些具有方言特色、成分鲜活、使用较多的词汇不断被纳入普通话体系之中。所以,只有让方言活着,普通话才会有生命力。反过来,方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受普通话的影响。普通话是一种“书面语”,有对应的汉字作为支撑,更具稳定性,有多数仅仅是“口头语”的方言所不具备的交际优势(尤其涉及到书面交际)。因此,推广普通话将为方言注入新的活力,方言也会借用普通话的一些词汇来替代方言表达,或者与方言表达并用,从而出现不那么“纯正”、夹杂了普通话的方言,也就是说,普通话将使方言产生“变异”,更加活跃,日趋完善。

  其次,普通话与方言各有其适用的领域,二者可以并行不悖。普通话作为工作、公务用语,主要用于正式场合、公共场合,有通行全国的标准;而方言作为生活、家庭用语,主要用于非正式场合、私人场合,有明显的地域限制。可见,在生存空间、使用范围与适用场合上,普通话与方言是互补的,二者完全不矛盾。人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针对目标领域和所处场合选择相应的语言,发挥普通话与方言各自所长,使它们各司其职,满足不同需求,和谐共存。正确态度是在大力“推普”的同时,善待方言表达,积极贯彻双语制,逐渐过渡到一个“双语”社会,形成普通话与方言共存、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的局面,像吕叔湘先生形容的:“你说话,我说话,会说方言,会说普通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元,在湖南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响应”计划。“响应”就是对应“乡音”这两个字。他们计划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新华每日电讯》5月5日12版,扫描左边栏二维码可阅读)
本报报道刊发后,有无必要保护方言、如何保护方言,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青年报》随后的一项调查显示,逾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依然有必要说方言。
没有乡音,何处遣乡愁?一句句方言,连缀着一份份情感,也连缀着太多人关于故乡的记忆。在长期的使用中,方言早已衍化为一种身份识别的“符号”,成为拉近人们情感、凝聚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第46期议事厅,新华每日电讯邀请新华社记者、业内专家、文化学者共同探讨方言保护的可行路径,以期为赓续乡愁提供借鉴。
第2个回答  2020-11-15
推普与保护方言如何协调,首先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在正式场合运用普通话。但在地方要保护地方的方言,所以大范围内推广普通话,小范围内进行保护方言。做到。易于两用。
第3个回答  2020-11-15
嗯,这两项工作是不发生矛盾的,首先我们要保护地方的方言。然后在说方言的基础上进行。另一种语言的学习就是普通话。
第4个回答  2020-11-15
个人觉得呢方言是一个地方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纽带如果没有了语言就没有了交流方言也好普通话也罢都是一种交流方式 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和自己家地方出来讲方言 然后在一些公共场合说普通话都是可以的 谢谢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