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小白买车该注意哪些问题?

如题所述

(1)首先确定用途以及预算
①如果只是城市代步,就要选择紧凑型轿车或者SUV。优点是方便停车,在拥挤路段可以顺利通过。由于紧凑型车辆油耗都是很低的,比如1.5L的车型百公里油耗一般在6升左右,可以省下很多养车费用。如果经常跑长途的话,就要选择排量在1.8L左右的车型了,否则高速超车非常吃力,而且还要选择底盘沉稳安全性高的品牌,比如美系车或者法系车。
②很多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都会超出当时的预算,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高配版本可以吸引顾客的眼球,比如全景天窗、车辆稳定系统等等。但本人还是建议购买安全配置丰富的车型,这在极端情况下可以保命。
(2)品牌抉择
“小白”对于车辆的性能了解甚少,大部分都是看看网络评论区的建议。可以说这是不全面的,正确的办法是,找到已购买的车主去了解优缺点,还可以去4S店维修车间查看故障率。对于汽车品牌的选择,我们要先看安全性,然后再看颜值和价格。目前安全性较高的有长安CS系列、领克系列、美系车、法系车。日系车主打的是经济省油,但安全性堪忧,比如汉兰达25%偏置碰撞副驾驶一塌糊涂,而主驾驶却顺利通过,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应试车辆,但价格在50万以上的日系车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3)避开买车的坑
初次购车的小伙伴们都是没有经验的小白鼠,由于销售员有身经百战的销售经验,用语言就能折服你的心,让你乖乖的掏钱。这里面大家要注意很多事项。
①赠送的大礼包不要接受,包括免费的太阳膜、底盘装甲、脚垫、全车镀膜等等,这些产品都是有质量问题的。不会保护爱车反而会产生麻烦,比如斯柯达赠送的太阳膜,贴完之后透光率特差,整个世界都是灰蒙蒙一片,无奈只能自费再次购买。本人建议把大礼包折成现金优惠。
②关于议价,在价格确定以后签完购车合同,这时候就会有套路了,销售员会说发票价格可以开到低于购车价格,让你少缴车辆附加税,你肯定就同意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它会让你先拿一部分现金给它,剩下的去款台交款,这两项加在一起等于车辆总价格,肯定没错啊!
但是发票金额里面却不包括先付的现金,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就明白了。现金就是被销售员私自收下了,但发票金额是你之前同意的,所以销售员做的天衣无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25

1、建议在卖车的淡季购买,比如9~10月份

2、多对比,同车型、同款式性能、款式、舒适度、配置、外观、颜色等等

3、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店里试乘试驾体验动力,舒适程度,静音降噪性能等方面

4、考虑参数:油耗、保养成本、空间、噪音程度和装载能力等

5、检查新车的外观、里程数、轮胎磨损情况、配件工具等等等等

可以找一个懂车的老司机陪你去看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1-07-26
1、建议在卖车的淡季购买,比如9~10月份

2、多对比,同车型、同款式性能、款式、舒适度、配置、外观、颜色等等

3、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店里试乘试驾体验动力,舒适程度,静音降噪性能等方面

4、考虑参数:油耗、保养成本、空间、噪音程度和装载能力等

5、检查新车的外观、里程数、轮胎磨损情况、配件工具等等等等

可以找一个懂车的老司机陪你去看车。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请采纳!!!

学铁路列车乘务

技能+就业

汽车维修课程

技能+就业

焊工培训+考证

短期技能精修

二手车评估师

培训+考证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招生简章获取学费专业开设在线课堂预约参观
第3个回答  2021-07-25
第一:旧车不要买
有的人为了面子总是想买高档的汽车,但是手上的资金可是不够的,所以很多人买不起新车只能去选择二手车了,但是二手车毕竟不是新车,所以真正的性能和店家介绍的可能差距非常的大,尤其二手车本身就不稳定,没有任何的保障,所以切记不要去买旧车
第二:选热门车
有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撞衫,所以买车也一样,因为热门车大街上都是,所以静悄悄地选择了冷门车,为了就是在人群里突显出来自己的不一样,但是切记冷门车不一定好,因为热门车销量高,销量高肯定是有优势,而冷门车为何冷门,肯定是不吸引人,各方面也不全面,不然也不会上不了热销榜
第三:配置
买车的时候不要特别地去追求配置,因为每款车都会将自己的配置夸得上天,就这样你被吸引了,买车之后你会发现,除了正常的倒车影像和自动挡导航等等之外,有的配置几乎都用不上,所以买车还是买安全,舒适等等系列的,多余的功能真的可以忽略
第四:自己的经济
买车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自己的经济状况,就选择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汽车,不要被忽悠着去买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车,这样的话不会把自己一下子压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7-26
买车应该注意的问题,首先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预算和需要考虑车型,另一方面,要注重该车型的口碑和维修保养成本等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