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小学成绩不错,为何一到初中就不行了?

如题所述

在这个阶段,学习效率变得非常重要。以前,在小学,理解力好的学生每天只学习6个小时就足够了。理解力不太好的学生每天学习8到9个小时,

几乎能理解学到的知识。毕竟内容那么多,学习效率低无所谓。但是在中学,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强的学生每天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如果学习效率低下,即使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也不能达到别人10个小时的学习效果。

小学成绩班第一,初中以后为什么成绩排在最后?一线教师说实情

了解小学和高中学习内容的巨大差异,可以看出小学成绩处于班级前列,中学以后成绩倒退只有三个原因。

自制力差

克制是自我控制,是对外界诱惑和自己行为习惯的控制。大人们没有自制力就不能成功,孩子们没有自制力就不能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内容那么多,学习效率低无所谓。但是在中学,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强的学生每天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如果学习效率低下,即使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也不能达到别人10个小时的学习效果。

自制力差的孩子们做作业往往拖拖拉拉,学习效率很差。小学阶段的知识内容浅,试题比较简单。如果家长或老师在旁边督促,大脑还灵活一些,学习成绩一般不会差。

但是到了初中,知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光靠家长的督促作用是不大的。如果自己不静下心来主动学习,成绩就只能下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内容那么多,学习效率低无所谓。但是在中学,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强的学生每天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如果学习效率低下,即使每天学习12个小时以上,也不能达到别人10个小时的学习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2
因为叛逆了,到了初中以后不听父母的话,不好好学习了。
第2个回答  2021-04-22
小学的内容本就比较简单,不需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在课堂上就可以消化,但是初中的知识就比较复杂了,如果课后不好好学习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第3个回答  2021-04-22
现在许多的学生小学成绩非常的优秀,到了初中成绩就会有所下降,是因为初中的课程繁多,知识点更加的广,所以上了初中以后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也可以适当的放松运动,这样成绩一定会提升的呀!
第4个回答  2021-05-09

2021_02_20_22_47_IMG_137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