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关于博学多才的诗句

如题所述

○ 见多识广:识:知道.见过的多,知道的广.形容阅历深,经验多.
○ 殚见洽闻:殚:尽,完全;洽:广博.该见的都见过了,该听的都听过了.形容见多识广,知识渊博.
○ 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雄才大略: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
○ 多才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 经明行修: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 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 八斗之才: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 栋梁之材:栋:脊檩,正梁.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出将入相: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 国士无双: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 南州冠冕: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 卓尔不群: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 超群绝伦: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 盖世无双:盖:压倒,超过.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没有人能比得上.
○ 陆海潘江:陆:晋朝陆机;潘:晋朝潘岳.陆机的文才如大海,潘岳的文才如长江.比喻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
○ 智勇双全:又有智谋,又很勇敢.
○ 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 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龙跃凤鸣: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
○ 腾蛟起凤: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词藻华丽.
○ 经天纬地: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比喻才能出众的人.
○ 无出其右: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 一柱擎天: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 出口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 下笔成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思敏捷.
○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 扫眉才子: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 不栉进士:栉:梳头.不绾髻插簪的进士.旧指有文采的女人.
○ 升堂入室:升:登上;堂:厅堂;室:内室.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 金玉满堂:堂:高大的厅堂.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

古诗
才高八斗胜子建 学富五车如东坡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锨兮,赫兮喧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

为人洁白晳,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版屋,乱我心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9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唐.杜牧《留诲曹师等诗》
  3.十年磨一剑——唐.贾岛《剑客》
  4.不是虚心岂得贤——宋.王安石《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杜荀鹤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惊落第诗》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9.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晋.傅玄《杂诗》
  1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唐.孟郊《劝学》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14.逢事独为贵,历代非无才——唐.陈子昂《郭槐》
  15.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原老君家——宋.戴复古《寄兴二首》
  16.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议——唐.柳宗元《行路难》
  17.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博学多才
拼音[bó xué duō cái]
【解释】: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出自】:《晋书·郤诜传》:“诜博学多才,环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
【示例】:贯忠~,也好武艺,有肝胆。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一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别人
第2个回答  2017-05-08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即夸了别人又没贬低自己,双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