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假发包,那些夸张发型是用什么撑起来的?

古代女人那么高的发型,都是真头发吗?怎么做的?

我们在一些古装戏里面经常能够看到后宫的妃子们梳着很夸张的造型,头上插满了各种装饰品。在现代人看来做出一个这样的发型是很难的,而且又是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他们也没有假发包,也没有发胶,还能够做出来那么夸张的发型真的是很厉害。但是其实古代人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他们也有一些做发型的时候的专业用具。

首先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琳琅满目的装饰品,其实他们不仅仅是用来装饰,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固定造型的作用。比如我们常见的簪子、钗等等,有很多人可以只用一根筷子就能把发型固定住,而我们见到的后宫嫔妃的头上更是插满了各种钗、簪子之类的东西。

其次,虽然古代的时候总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任意毁坏,而头发也不能随意的剪去,不然就是不孝。所以她们从小就一直留头发,发量很多,头发很长,在做一些夸张造型的时候就可以完全用自己的头发。

但是总有一些人因为生活不下去去卖了头发,也有人受了刑罚被剃去头发,这些人的头发会被保留下来清洗干净,做成发髻,用来制作各种发型。我们在一些清宫剧中看到的造型基本上都是用发髻做出来的。

最后其实古代人民很有智慧,虽然他们没有发胶,但是他们也发明了刨花水。他们用桐木刨花浸泡,制作出稍带粘性的水,用这种水梳头发不仅可以使头发乌黑顺亮,而且由于其带有一定的粘性,做好的造型也会比较持久,不容易松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1

古人固定发型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两种手段:第一种是利用各种装饰品,比如笄、簪、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扁方、梳篦;第二是利用各种类似于发胶之类具有黏性的制品进行固定。

首先我们介绍第一种利用装饰品进行固定发型。栉是下有齿、上有背,齿有疏密,疏者称梳,用来梳头发,密者称篦,用来篦除发垢。栉也可以直接戴在头上作为装饰。这就是唐代金栉。钗是由两股或多股簪合成的,使用的时候插在两髻。也正因为这种特点,所以常作为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情侣或者夫妻面临分别的时候,女子将头钗一分为二,一半送给对方,一半自己收藏,等到日后相见的时候,这就是一种见证。

笄是古人绾定发髻的长针,是簪和钗的鼻祖。古代女子15岁前,发式通常是将头发集束在头部的双侧,梳成树丫或兽角状,所以我们喊小姑娘都是丫头。古代的时候女子满15岁算成人,那个时候如果已经要进行婚嫁,就可以梳成人的发髻,这就像男子”弱冠“一样。

关于第二种我们古人是这样做的,古代人会从植物中进行萃取,萃取精华进行制造。他们选择的花的种类很多,比如说用水仙花,以及鹿角经过一段时间的熬制,最终烧制成胶状物质,然后把这层胶状物质涂抹在头发上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定型作用,和今天的发胶确实有相似之处。除此之外还发明了各种梳头油,这也是用来固定发饰和发型的 ,不仅如此传言还有护发的功效。

第2个回答  2019-06-26
那些肯定都是真头发,古代的女子讲究长发及腰,并且男子的头发也是长的,他们一般都是用簪子,还有头花这些东西束起来的。
第3个回答  2019-06-26
古代的发型其实没有电视剧里那么夸张。
大多数都是梳髻,然后配上各种簪、钗、步摇、珠花之类的饰品。
至于梳髻的技巧,这又分为结鬟式、拧旋式、盘叠式、结椎式、反绾式、双挂式等主要六类。
第4个回答  2019-06-26
“刨花水”是中国古代先民们很了不起的一项创造和发明,但到了唐代是它发展和完善的一个高峰,女子先用细竹丝扎成各式各样发型轮廊,固定在头上,然后用“刨花水”把头发浸湿,盘绕其上,再用细梳梳抿得油光乌亮,待头发干后自然定型,制造出千姿百态美轮美奂的发式,让万国来朝时的各国使臣惊叹不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