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几个很多话题都能用上的议论文事例少而精,最好

如题所述

追求生命质量——珍惜时间
很多人都抱怨过生命的短暂就连亚里士多德和希波克拉提斯这样的伟人都埋怨过人生短促,非难过自然.但人的生命的意义有时不在乎长短.即使短暂的生命只要应用得当,也能创造出伟大的事业.文中列举的亚历山大皇帝,只活到33岁,但是他不仅精通一切科学,而且也是世界的征服者,他的征服单靠武力的成分少,而靠他的敏锐的计划和执行计划的迅捷的成分多.其实,像这样的事例很多.唐朝的王勃也是英年早逝,但他的《滕王阁序》照样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辛尼加说得好:一个完美的人生也可以在一个短暂的岁月里面去发现.生命的长短只是一种偶然.你不是问人生哪一条路通得最远吗?这是走向智慧的路.凡是得到了智慧的人就不仅走得最远,而且也达到了最高的目标.的确,我们得到了智慧,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但拥有更长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所共有的希望.其实,我们有可能也应该通过我们主观的努力,来延长我们的生命.对此,夸美纽斯认为应当遵守三个原则:饮食有节制,身体有运动,利用自然所供给的休息机会.他认为,做到这三点,不会不尽可能长久地保持生命与健康的.至于那些由于高于我们的摆布所摆布的意外事件,我们自然没法考虑.据此他说:良好的学校组织主要在于工作与休息分配得当,有赖于读书、松缓、紧张的间隙与娱乐的分配.
如何用有效的时间,来成就我们的事业?那就要靠我们的日积月累.“哪怕眼光最敏锐的人都是看不见植物的生长的,因为它的进行实在是太慢了;但是每一个月可以看见一些增长,到了三十年之后,那时就谁也可以看出幼树已经长成一株巨大成荫的树木了.”这个比喻真的是太形象了,是对日积月累的最好的描述.“我们看不出身体是在生长,我们只能看出它们已经长了.心灵获得知识的情形也一样,如同我们著名的拉丁对句所看到的:点滴复点滴,顷刻成大垤.”夸美纽斯继续说:一株树木的每一个芽每年只能生出一根嫩枝;但是在三十年中,同一株树木就有千百枝大大小小的树枝,无数的树叶、花儿和果实了.然则为什么不能使一个人的活动在二十或三十年之内达到任何高度或深度呢?这就需要我们珍惜时间用来学习了.夸美纽斯把我们的一天的时间分为三个部分:八小时睡眠,八小时供给身体的外部需要(如照料健康、饮食、着衣、娱乐、友谊的交往等),剩下八小时来供生活上的正经工作.这样一来,一星期就有四十八个工作时了(第七天留下来休息).一年就有二千九百四十五小时,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之中,就成了一个无量的树木了.假如每小时能够学会某项知识的一个片断,学会某种技艺的一条规则,学会一个单纯的悦意的古诗或谚语(这是不必费力就可以学会的),然则他所存留的学问将会是何等的丰富?夸美纽斯的这段话可能有点片面,因为我们人毕竟不是机器.他的话也许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就像我国古代文人的十年寒窗苦一样.这显然不适应我们现在的社会.我们不用每天学习八个小时,但我们每天学习两小时,总可以吧!实际情况是,我们除了在学生时代能够学习足够的时间,工作以后往往就变得慵懒了.现在提倡终身学习,其实对于要成就事业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要想活得更有意义,更充实,也应该坚持每天学习.
最后用辛尼加的话来结束本文:假如我们知道怎样利用人生,人生是长久的;假如人生用得合适,它是足以完成最伟大的事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