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青年科研人才的发展

如题所述

(一)突出引领作用,支持传帮带的工作方式
传帮带既是方式和方法,也是氛围和风气,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技艺教授方式,其形式和效果也一直被人们所认同。传帮带方式放之于现代行业培训中依然被认为是有效的人才培养途径。在工作中,我们要鼓励和支持在学科领域有一定建树的老专家,站在本所人才建设的战略高度,发挥出真正的帮带效应,在培养青年人才上倾注更多的热情和心血,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青年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我们倡导“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文化。同时,还要充分信任青年人才,放手让他们承担重要科研任务。
(二)搭建各类平台,充分发挥青年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
设立专项的基金,针对拿不到课题经费的青年同志提供课题的研究机会,在基金条款的设立中,一定要向青年人尤其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给予倾斜。根据近两年来我所设立的青年基金的运作情况来看,调动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培养了青年科研人员独立承担课题的能力,帮助青年科研人员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开阔了眼界等等,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单位要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不断提升能力与水平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人才国际化需要交流平台,基础研究尤其需要交流和共享。在工作中要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宣传,提高科研院所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意识,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科技人员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引进科技发达国家先进理念、科学理论和前沿技术。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积极参加各类重要国际科技会议,并进行交流发言。
(三)建立有效的新型科研机制,充分体现青年人才价值
要为青年人才成长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与合作的氛围,提供足够的个性化发展空间,逐步形成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宜的灵活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建立能充分体现青年人才价值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多阶梯晋升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晋升机制,充分调动起青年科研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对中青年的引进与合理配置,统筹兼顾,在引进和选拔中,针对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形成人才梯队,使每一位青年人员都能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做到人尽其责,尤其是在学术带头人的选拔中,要重视个性的发挥,以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专家和选拔凝聚科技尖子人才为重点,带动整个科技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专业领先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四)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打造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学习型团队,提高青年科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完善各项有利于青年人才发展的培养制度,包括培训制度、导师制等等一系列的各类人才制度,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也是保证未来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凝聚和稳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不断保持人才队伍创新活力的必要手段。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管理与服务,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的成效。
在知识经济时代,那种素质单一,只懂技术不懂文化的人才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对科研人员的培养要从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化;在扎实的基础上知识面要广博,知识结构要文理并蓄,智力结构要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素质构成要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容。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对重点学科、人员缺乏学科,制定相应培训计划。弘扬学习精神,建立学习型团队,全面提升青年科研人力资源整体综合素质,以利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五)建立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激励青年科研人员多出成果
人力资源的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职工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都要建立在科学合理、公正的人力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而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是搞好人力资源评价的关键。同时,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学术评价是激励人才创新的很重要的推手,各种学术评价让科研创新得到激励。评价机制的公正与否,决定激励有效与否。
以此,要建立多方制度,形成公正的评价体系,完善各类激励机制,落实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加强对青年人才创新业绩的褒奖,鼓励他们为科技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和才智。
(六)发扬团队精神,营造成长环境
团队精神是研发工作顺利进行的内在动力,是全局意识、合作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高效的科研创新团队对成员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对于新形势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同时,要注意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科研与生活环境,打造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开创未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好青年科研人才队伍是带动整个组织自下而上的有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最终达到组织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如何加强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