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洪水灾害有哪几类型

如题所述

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分为三类,按照成因分为十类。

一、洪水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

1、河流洪水

河流洪水中的暴雨洪水和融雪洪水等,是和天气形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暴雨洪水常发生在夏、秋两季,通称这段洪水期为伏汛(夏汛)和秋汛;融雪洪水常发生在春季,通称为春汛或桃汛。由于这种洪水每年都随季节的到来而发生,所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2、海岸洪水

主要成因是由大气扰动、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因素形成的暴潮所造成,大致可分为天文潮、风暴潮、台风(飓风)、海啸等。当海水受到外力作用时,水质点将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升降运动,称为波浪。海水波浪向海岸传播时,因底部摩擦阻力大,且近岸水深较浅,产生波能集中,波陡增大,水深继续减小,波峰逐渐赶上波谷,波浪向前倾覆,甚至产生破碎现象。

3、湖泊洪水

在中国通江的大型湖泊,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兼有河流与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气象因素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中国大型湖泊多与河流通连,湖面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明显,湖泊洪水比较强烈。按类型可分为吞吐流与风生流。

二、洪水按照成因可以分为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等。

1、雨洪水

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 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雨洪水可分为两大类,暴洪是突如其来的湍流,它沿着河流奔流,摧毁所有事物,暴洪具有致命的破坏力,另一种是缓慢上涨的大洪水

2、山洪

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4、泥石流

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5、融雪洪水

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6、冰凌洪水

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7、溃坝洪水

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8、湖泊洪水

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m,如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9、天文潮

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相邻高低潮间的水位差称潮差。加拿大芬迪湾最大潮差达19.6m,中国杭州湾的澉浦最大潮差达8.9m。

10、风暴潮

台风、温带气旋、冷峰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降现象,多出现在中低纬度沿海沿湖地区。它和相伴的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涨,又称风潮增水。

扩展资料:

在正常的情况下,水会在河道内流动,或储存在湖泊、土壤或海洋里。但流动的水量并不常常一样。当水流突然增加时,就被称为“洪”。若河洪太大,而河道又未能容纳所有水时,洪水便会溢出河道,淹没附近地方,造成洪灾。

雨水是洪水最重要的来源。下雨时,雨水流入河道,使河水增加,因此,如果一地的降雨量很多,而又持续一段长时间的话,便可能出现洪灾。城市中雨水积聚又称为内涝。此外,雪是洪水的第二大来源。某些地方山上的冰雪溶化,流入河道,大大提高河流流量。

在沿海地区,海上的风暴大浪也是洪水的来源之一。夏季时,活跃的台风会为这些地区带来大量雨水。有时强风更会把海水推向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水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洪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2

暴雨洪水型


(1)暴雨洪水是最常见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我国受暴雨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有73.8万km2,耕地面积 3333万余 ha,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7大江河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河流洪水的主要特点是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灾害波及范围广。近代的几次著名水灾,如长江1931年和1954年大水、珠江1915年大水、海河1963年大水、淮河1975年大水等,都是这种类型的洪水。

  (2)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所以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但一股灾害波及范围较小。这种洪水如形成固体迳流,则称作泥石流。
  (3)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在河流封冻时也有可能产生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是大坝或其他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造成下游地区灾害。这种溃坝洪水虽然范围不太大,但破坏力很大。此外,在山区河流上,在地震发生时,有时山体崩滑,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一旦堰塞湖溃决,也形成类似的洪水。这种堰塞湖溃决形成的地震次生水灾的损失,往往比地震本身所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