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编制的医生反而招不到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5

有编制的工作因待遇高、工作稳定、福利好而被万人争抢。特别是当编制捆绑了户口、子女就学、更优更广的福利等附加条件后,含金量将远远高于其他用工形式。按理说有编制的三甲医院招聘应该是竞聘者人山人海才对,可是,近日三甲医院招聘有编制的工作竟然接二连三的出现无人报名的尴尬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先以黑龙江省为例。


2023年度原计划有7家省卫健委所属医院、共招聘143人,但第一批仅招聘成功75人。
此后,省卫健委发布公告称,今年上半年取消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15个、共计27人,并有9个岗位减招,从41人减至11人。

对于有编制都招不到人这件事,黑龙江给出的原因是:“招聘和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也有医院、应聘者自身因素。”


其根本原因不只是人事管理制度和应聘者的因素,更主要的原因是黑龙江近年来人口流失严重,很多医院的大专家都南迁了。

往往走的不是一个人,可能是整个团队都走了。


再来看看湖南。


湖南在在公开招聘16天后,湖南省卫健委发布公告称,部分岗位无人报名或报名人数未达到开考比例,决定取消30个岗位的招聘计划,另有9个岗位降低开考比例。
十分尴尬的是:湖南省靖州县乡镇卫生院计划公开招聘2名中医医师,实际报名0人。

湖南这边招聘0人报名很大的原因则是应聘者不太愿意在乡镇当医生和医院或岗位的综合吸引力高低。


显然,对于应聘者来说:“人人都想找个好工作、有发展前景的工作。

同样是做临床,大家更愿意去大城市、大三甲。”


显然,城市、医院、医疗人才不均衡才是关键因素
很多网友给出了答案:“医生为什么失去吸引力?我回答你特别正确!

学制长,并走上工作岗位特别艰难!环境危险!工作辛苦!程度高!相对其他行业,大多数报酬不高!还特别忙!看病特别细仔,认真!不允许半点差错!深更半夜可能要上下班!最重要的一点还得不到百姓的理解!”


有的网友一针见血的指出:“关键,待遇不行,临床应该是公务员的2-3倍。”


还有的网友称学制过长、招聘条件太高:“女儿学中医,现在是第六年,学医时间长,费用高。

如果当时进一所部属师范大学,不用学费,现在应该是一名人民教师。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学医又费时费力又费钱,毕业进医院后各种考试,就这些已经阻挡住学医从医的路。


招聘条件太高了,随便什么岗位都要求研究生或博士生,想想能找到人嘛,很多人想去就是条件不允许。


显然,多地有编制三甲医院招聘竟无人报名,医生失去了职业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人才荒漠化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医疗卫生人才荒漠化的现象呢?


原因一:医疗市场化以后,医务人员必须要向盈利型企业看齐——要追求经济效益。


患者就医成本增加、医疗负担加重,医疗纠纷频发很多医务人员思想压力大不愿意再干“高危职业”了。

原因二:学医难度很大。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诊断学,药学等门类繁多。要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更难,要求更高。
只有干医疗的人才知道有多难,怎么做都有责任,只要患者找医院,医院就得赔偿。医院也受这限制,那控制,医生不光管治病,还要会算账。好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