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作粽子的做法

如题所述

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种

第一步:准备食材。糯米500克、猪肉300克、粽叶适量、粽绳适量。(糯米最好选择圆粒的,这样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猪肉可以选择猪腿肉或者五花肉。)

第二步:把粽叶和粽绳泡软并清洗干净。(如果是干粽叶,要提前一晚将粽叶泡软。)

第三步:糯米清洗干净浸泡五、六个小时。

第四步:猪肉去皮,切成2-3厘米的块,然后放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1勺盐、1勺白糖用手抓匀,然后腌制3-5个小时,让肉充分入味。

第五步:把粽叶放到热水锅中煮15分钟,煮好后捞出放到凉水中备用。(煮过的粽叶柔韧性会比较好,在包的时候不容易断裂。)

第六步:把糯米的水分控干,然后放入1勺盐、1勺老抽拌匀。

第七步:开始包粽子。取两片粽叶,将一头的硬角剪掉,如图。

第六步: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如图。

第七步:往粽叶里装入糯米,再放上两块肉

第八步:再装上糯米,然后用勺压实。如图,米不要装太满。

第九步:把上面的粽叶向下折,直至完全盖住糯米。然后再将两侧的叶子捏下去,折叠起来。

第十步,将粽子捆起来即可。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到锅中煮熟。(在煮肉粽的时候,水一定要没过粽子,大火烧开后转中小火煮2个小时,关火后多焖一会儿再吃,味道更好哦。)

第二种:

第一步:准备食材。圆粒糯米500克、豆沙400克、熟黑芝麻15克、干粽叶适量。

第二步:把干粽叶提前15个小时以上,使粽叶舒展开。(干粽叶浸泡的时间有点久,大家可以第一天晚泡上,第二天中午来用,时间就差不多了。)

第三步:把粽叶一张张清洗干净,然后放到锅中煮20分钟左右,煮好后捞出放到凉水中备用。(长时间浸泡和煮,可以使粽叶的柔韧性变得更好,在包的时候不容易断裂。)

第四步:把糯米淘洗干净,倒入适量的清水,浸泡3个小左右,直到糯米可以用手辗碎为止。

第五步:把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然后和熟黑芝麻拌匀。

第六步:把豆沙搓成20克左右的小圆球,如图。

第七步:开始包粽子。取两片粽叶,将一头的硬角剪掉,如图。

第八步:把两片粽叶平铺放在一起,然后对折,如图。

第九步:将两头再对折,如图。

第十步:将粽叶拿起,然后打开,如图,往粽叶里加入一勺米。

第十一步:放上一个豆沙

第六步:把豆沙搓成20克左右的小圆球,如图。

第七步:开始包粽子。取两片粽叶,将一头的硬角剪掉,如图。

第八步:把两片粽叶平铺放在一起,然后对折,如图。

第九步:将两头再对折,如图。

第十步:将粽叶拿起,然后打开,如图,往粽叶里加入一勺米。

第十一步:放上一个豆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5

手工制作粽子的做法如下:

主料:糯米500克,夹心猪肉900克,棕叶适量,香菇(鲜)70克,鸡蛋2个。配料:酱油200克,花生油适量,白糖60克,盐25克,味精3克,料酒5克,胡椒粉葱、姜少许,千马兰草50克,小苏打少量。

做法:调肉臊酱(肉馅加香菇、洋葱以及各种调料做成的酱)盛在沙锅内,放入鸡蛋以小火卤20分钟,关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时捞出即可。五花肉为红烧后的,香菇洗净用水浸泡,待用。

炒锅内倒入花生油,烧热后放入少许洋葱未爆炒,然后加入酱油、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红烧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凉水浸泡约2小时;然后滤掉水,加盐、花生油、少许小苏打拌匀。将粽叶洗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软捞起,沥水,备用。

取3张粽叶,毛面相对,先放入1/3糯米,加入红烧五花肉、香菇,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千马兰草系好,即为粽子。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内,加入清水(水量要多,必须淹没粽子),用旺火煮约2小时再用小火焖约3上时,即可食用。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由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

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