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蜀汉的人都是谁?

如题所述

    人物列表如下:

(1)蜀汉(各时期重要人物):

    前期 (赤壁之战前)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陈到、糜竺、孙乾、简雍、徐庶、伊籍、陈震

    中期 (赤壁之战至诸葛亮死前)

    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庞统、法正、马超、蒋琬、费祎、董允、王平、姜维、沙摩柯、吴懿、射援、刘禅、吴班、庞羲、杨仪、刘邕、关平、关兴、马良、马谡、李严、马岱、殷观、马忠、张翼、廖化、霍峻、孟达、刘巴、邓芝、来敏、杜琼、张嶷、杨洪、李恢、黄权、赖恭、赖雄、尹默、雷铜、吴兰、许靖、射坚、习珍、习祯、张存、何宗、向举、程畿、姚伷、李邵、李朝、杜祺、阴化、吕乂、杨颙、龚禄、孟琰、庞林、文恭、张裔、孟光、吕凯

    后期 (诸葛亮死后至蜀汉灭亡)

    刘禅、蒋琬、费祎、董允、王平、姜维、夏侯霸、廖化、张翼、陈祗、黄皓、诸葛瞻、董和、上官雝、诸葛尚、赵统、赵广、吕义、何祗、张绍、邓良、陈寿、谯周、阎宇、罗宪、宗预、霍弋、董厥、樊建、关彝、关统、张遵、李密、李球、李歆、李虔、杨宗、柳隐、刘衡、刘谌、刘敏、文立、句安、句扶、薛齐、常勗、蒋斌、胡济、爨谷、董元、杨稷、马融、毛炅、孟干、王嗣、寿良、卫继、何双、李撰、蒲元、何攀、李毅、王含、上官胜、范长生、李高、常播、王化、王崇、杜轸、高玩、裴儁

(2)曹魏(按得谥者看)

    卞广:开阳恭侯、卞远:开阳敬侯、甄俨:安城乡穆侯、甄像:魏昌贞侯、甄畅:魏昌恭侯、郭浮:梁里亭戴侯、郭都:武城亭孝侯、郭成:新乐亭定侯、毛嘉:安国节侯、毛满:西都定侯

    上谥:文王:晋王司马昭、宣文侯:舞阳侯司马懿(原谥文侯〔上谥之一、后谥晋宣王〕)、忠武侯:舞阳侯司马师(原谥武侯〔上谥之一、后谥晋景王〕)、忠侯:高安乡侯夏侯惇、陈侯曹仁、恭侯:乐城侯曹洪、良成侯臧艾、南乡亭侯韩暨、元侯:召陵侯曹真、安国侯高柔、阳乡侯傅嘏、景侯:兰陵侯王肃、昌邑侯满宠、东武侯王基、育阳侯黄权、建成乡侯刘靖、都乡侯蒋济、东亭侯刘晔、大利亭侯孙礼、敬侯:博平侯华歆、方城侯刘放、长垣侯卫臻、閺乡侯卫觊、万岁亭侯荀彧、陵树亭侯荀攸、靖侯:颍阴侯陈群、成阳亭侯何夔、穆侯:颍阴侯陈泰、京陵侯王昶、都乡侯赵俨、都亭侯徐邈、夏侯威、肃侯:魏寿乡侯贾诩、安乡侯程昱、西乡侯张既、颍乡侯辛毗、阳乡侯王观、阳里亭侯贾逵、威侯:良成侯臧霸、高唐侯朱灵、长乐乡侯郭脩、高陵亭侯曹纯、广昌亭侯乐进、吴质(原谥丑侯)、壮侯:长平侯曹休、鄚侯张郃、阳平侯徐晃、新野侯文聘、牟乡侯许褚、关门亭侯庞德、州泰、贞侯:中都侯孙资、阳曲侯郭淮、安乐乡侯桓阶、东乡侯陈矫、高阳乡侯常林、津阳亭侯徐宣、清阳亭侯裴潜、阳陵亭侯胡质、洧阳亭侯郭嘉、万岁亭侯荀霬、成侯:定陵侯锺繇、兰陵侯王朗、容城侯卢毓、舞阳侯司马芳、任峻、定侯:宣威侯张绣、乐平侯董昭、平阳乡侯杜袭、刚侯:晋阳侯张辽、都亭侯李通、都亭侯苏则、戴侯:东武城侯司马馗、丰乐亭侯杜畿、惠侯:定陵侯锺毓、简侯:西陵乡侯和洽、孝侯:安阳乡侯崔林

    中谥:愍侯:博昌亭侯夏侯渊、广昌亭侯乐𬘭、都亭侯李典、原侯:阆中侯张鲁、悼侯:昌陵乡侯夏侯尚

    下谥:厉侯:益寿亭侯于禁

(3)孙吴

孙权、周瑜、程普、陆抗、诸葛瑾、诸葛恪、太史慈、甘宁、吕蒙、鲁肃、陆逊、徐盛、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凌统、潘璋、丁奉

2.参考图片

行政区划

3.相关扩展(三国军事制度

    三国军事制度大部分沿用汉制,但是又有几个重大变革,产生许多制度以及部曲的兴盛。

    世兵制起源自汉末的质任制,当时军阀为避免士兵逃散,将其家属集中管理,形成军户。由于长年战乱,最后出现专司作战的“军户”、“士家”,子承父业,甚至祖孙三代都为兵。

    而且年老之后也不能退役,改为从事后勤运输方面的工作。世兵制是对于东汉募兵制、征兵制并行制度的重要变革,并逐渐取代了前者,保持了很多势力稳定的作战力量。内军外军制度与都督制:内军或中军负责政治中心的治安防卫,外军负责边境、军事要地的守卫,并从事屯田,互不统属。中军的领导为中护军、中领军,除了掌握中军还要负责各级军事将领的选拔工作。由于中军为“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握军队中枢,往往成为权臣夺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曹魏将分军队为中军、外军和州郡军(地方军队)。而蜀汉与孙吴也有分外军为中、前、左、右、后五军。战区依都督制可加设“都督诸州军事”,其军政和一,多跨越州郡。例如,曹魏设有雍凉都督和扬州都督。蜀汉设有汉中都督、永安都督和庲降都督。孙吴也于西陵、江陵、巴丘、交州及广州等地设立都督。部曲在汉代本是军队编制的名称,后泛指私人统率的军队。

    东汉末期战乱连年,许多苦于战乱的农民都去请求武装的世族豪强保护。而世族大姓为聚众自保而收编农民,敌人入侵时为部曲而作战,平时则为佃客从事生产。后来大力发展成为私家军队。其中孙吴实行世袭领兵制,合法化的使将领与士兵建立世代的隶属关系。

    在三国各军特性方面,魏军主要区分为步军、骑军和水军,此外还设有虎豹骑、乌桓骑兵等精锐军队。但是当时的马镫较少,比较珍贵。在前期,兵员靠募集、征发及强制降俘和少数民族为兵等。到后期,逐渐形成世兵制,并成为主要集兵方式。为了兵源稳定,曹魏实施军户、民户严格分离,除其子世代为兵外,军户的妻女也只嫁军户,保证其繁衍。

    吴军以舟师为主,步兵次之。孙吴水军发达,在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和西陵(今湖北宜昌)设有水军基地,在侯官(今福建闽侯)设有造船厂。其所造名为“长安”、“飞云”、“盖海”等楼船,皆有五层,可载3,000名士兵。272年晋武帝升王濬为益州刺史,并密命其于四川组建楼船,以灭东吴,其所造之船,最大的可载2,000多人,且能在船上驰马往来。

    孙吴的精锐军队有车下虎士、丹阳青巾军与交州义士等,还有设有山越兵、蛮兵、夷兵等少数民族部队。由于比较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孙吴除了有世兵制外,还有世袭领兵制。各将领所领军队算是其部曲,军队除了服从中央指挥参与战役,但还要为其将领提供其它耕种杂役等。在将领死后军队须继续听令将领之子或其弟等继承者。

    蜀军以步兵为主,骑兵次之。蜀汉亦编有少数民族部队,主要有賨兵、叟兵、青羌兵等,当中以“无当飞军”最出名。在武器装备方面,蜀汉比秦汉时有所发展。兵源方面,蜀汉实施世兵制,由于人口远远少于其它两国,也实施征兵制来补充兵源。诸葛亮发明八阵图以利立营练兵。在补给方面设计出木牛流马以利山地运输。他还制造出一弩发十矢的连弩,并以此编制成“连弩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