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有权有势,为何不先除掉要杀自己的嘉庆?

和珅为什么不先除嘉庆?

中国古代自唐代开始,就没有权臣篡位的现象了。大臣想要把皇帝除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唐代之前有这个现象,比如王莽、杨坚等人就是通过篡位当上皇帝的。为什么自唐代开始就没有了呢?因为这一时期的丞相已经不是真正的丞相了,丞相的权力被分割了。

隋文帝杨坚画像

丞相是百官之长,地位仅次于皇帝,西汉时期,萧何、曹参、周勃等人,皆担任过丞相,《史记·世家》中有《萧相国世家》、《曹相国世家》、《绛侯周勃世家》等等,“世家”在史记中是诸侯王的传记,所以,西汉初期的丞相,其地位相当于诸侯。

在唐朝以前,宰相是可以开府的,相府是一个行政机构,丞相自辟僚属,对丞相府进行机构设置,皇帝的诏书要转发到丞相府,由丞相签署,当然丞相必须要按照皇帝的意图办事,但是,如果皇帝的诏书不符合祖制或者有不妥当之处,丞相是有权力驳回的,丞相也会对皇帝进行劝谏。自唐代开始,丞相已不能开府,不是一级行政机构了。丞相角色的转变,其实还得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逐步形成了外朝和中朝,中朝是皇帝的内廷,主要官员有侍中、常侍、散骑、将军等等,外朝就是三公九卿,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为核心的行政机构,出现了中朝压制外朝的现象,后来,中朝的侍中、常侍、散骑等职位逐步发展为中书、门下、尚书等职,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转变为了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的长官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名义上相当于秦汉时期的丞相,但是其权力已被分割。

和珅画像

明朝还废除了丞相制度,明朝的内阁首辅相当于丞相,但却不是丞相,“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内阁首辅是协助皇帝批答奏折的,一般由内阁大学士充任。清朝雍正年间设置了军机处,军机大臣取代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清朝的丞相,但是,军机大臣的地位比内阁首辅的地位还要低,“跪受笔录”而已,完全遵循皇帝的旨意。

当然,身为军机大臣的和珅由于得到了乾隆皇帝的信任,权力非常的大,甚至连嘉庆皇帝都得听和珅的,在乾隆当太上皇的时候,清朝真正有实权的人是乾隆皇帝和和珅。和珅在武官系统中还安排了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一部分兵权,但想要除掉嘉庆皇帝是不可能的。清朝的军机大臣只不过是“跪受笔录”而已,和珅的权力都是乾隆皇帝给的,即使掌握了部分兵权,也名不正、言不顺,自宋朝开始,调兵权和统兵权就是分开的,以文制武,明清时期,真正的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嘉庆皇帝画像

和珅之所以没有除掉嘉庆皇帝,反而被嘉庆皇帝除掉了,也与嘉庆皇帝的当机立断有关。

嘉庆四年(1799年),太上皇乾隆驾崩,和珅失去了皇权的支持,刘墉开始弹劾和珅,而之前的刘墉一直在装糊涂,从刘墉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军机大臣的权力来自于皇权这个事实,失去皇权支持的和珅,没有什么权力了,所以,刘墉才敢弹劾和珅。

为了除掉和珅,嘉庆皇帝还特意让和珅进宫,办理乾隆皇帝的丧事,等于是将和珅控制了起来,入宫以后的和珅,即使在朝廷有那么一点点权力,也施展不开手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8

和珅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是贪官,但是自己的财富全都是皇帝给的。同时这个人本身就是个很有才干的人。

一、和珅的才华

和珅出生于官宦之家,因父母相继离世而艰难度日,他十多岁进入皇宫西华门内的咸安宫官学读书,与其他贵族孩子不同,他认真学习研究学问,更是熟读四书五经,深得老师喜爱,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并会英语,又研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且他记忆力惊人、武艺高强,情商还高。

其家世、年岁,又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清亮,敏捷异常,便恩礼日隆。和珅以自己的聪明才学临机应变的能力博得乾隆皇帝欢心,便自此青云直上。

试想,这样聪明的人,怎么会蠢笨到直接向自己的主子下手呢?

二、前期不是贪官


这些其实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和珅对于嘉庆首先是不敢杀,其次是不想杀。这其中的深层次的寓意也很简单,牵一发而动全身,和珅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且不提未必能保全自己,自己的后代家族都会受到极大的牵连。

[1]李慧娟.以“和珅的才与财”为例探析清正廉洁建设[J].佳木斯职业学院报,2019(04):230+232.

第2个回答  2019-11-16

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逝世,成了古代活得最久的帝王。可能当时乾隆没有想到,他生前的宠臣和珅也没有想到,他死后仅仅半个月,他一手扶植起来的权臣和珅就被嘉庆赐死抄家。

和珅被抄家的时候,嘉庆亲颁和珅二十条大罪,宣示和珅十恶不赦,死有余辜。然而现在看二十大罪,里面有很多的都是充数的,譬如骑马跑进圆明园,坐轿子进入神武门;娶出宫的女子为妾,提前向嘉庆邀功等等,可大可小,没有什么严重的罪行。

现在看二十大罪,里面最严重的就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宅墓逾制、开有货号、钱店与民争利等等很严重,当然,这里面其中任何一条就可以让和珅死掉了。但是,这一些绝对不能证明和珅十恶不赦,他有僭越之行,也有弄权之实,但是,这一些都来自于乾隆的宠信,因为长时间的掌权让他得意忘形,换句话说,这一些权势都是乾隆赋予他的。

和珅本人并没有什么权势,说白了,他就是皇帝的一个奴才,看起来权势遮天的他一旦没有背后皇帝的支持,立马就是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事实证明,乾隆一死,不可一世的和珅连反弹的力气都没有就被嘉庆抄家处死。

和珅为什么这么老实?权势蔽天盖日,老皇帝一死,新皇帝打个喷嚏就能淹死他?歪史认为,这个得益于朱元璋开始的皇室集权。在朱元璋借口胡惟庸案处死李善长等人以后,便不再设置丞相,转而设置内阁,满清入主中原以后,逐渐由军机处类似处理丞相日常工作,这使得皇帝权威日益壮大,朝臣势力都被皇帝玩弄于鼓掌之中,整个明清时期很少有危及到皇权的例子。

譬如,明朝的魏忠贤、权势、党羽都不比和珅小,崇祯一上台,立马将他的势力清除的一干二净,对比汉朝、唐朝时期宦官动辄废立皇帝,弑君杀后的行为,自称九千岁的魏忠贤、作为明朝的太监简直一个个都是忠臣孝子,可爱简直不要太多,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但是依然把持朝政。

清朝的臣子也是一样,如同满人自称奴才一样,不过就是皇室的家奴(满人)外奴(汉人)的区别而已。鳌拜早期弄权,被康熙不费吹灰之力软禁,肃顺等人握有遗诏一样被慈禧处死都是实打实的例子。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要支撑他原来权力的基础倒塌,那么他就失去依靠,除了跟着倒塌之外没有别的选项。所以,不管嘉庆也好、崇祯也罢,他们都有感谢朱元璋废除丞相,使得皇权空前集中。

另外,身居要职,文武全才的和珅一直是乾隆皇帝的忠臣,说他贪也好、弄权也罢,在皇帝面前皇帝他是忠心不二,对于皇帝的差事,都是竭尽全力的办好,所以在乾隆后期,就越来越倚重他,尤其他善于敛财,给乾隆后期入不敷出的私人开销补窟窿,这也使得乾隆有意纵容。正是这一些行为使得当时民怨沸沸扬扬,嘉庆不得不给滔天民怨一个出气口,就拿和珅开刀。

对于这个,和珅肯定没有想到,忠心耿耿的他会有这样一个过不去的难关。毕竟太上皇尸骨未寒,新皇帝就磨刀霍霍地对待他。一切太突然,这一切都太快了,根本来不及反应,于是,不管他有没有能力反制嘉庆,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反制嘉庆。

从乾隆六十年禅位,嘉庆即位,到嘉庆四年乾隆死掉,朝廷的中枢权力依然在乾隆手上,和珅只是代为行驶而已。而嘉庆表现得非常好,在古代废立皇帝绝对不是小事情,必须要掌握绝对的权力才可能,而和珅没有这个条件。

第3个回答  2019-11-13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在乾隆时期可谓是权势熏天,然而,乾隆死后嘉庆继位,和珅成为嘉庆第一个发难的对象,直接被抄家。对于和珅为何不在嘉庆上位前除掉他的这个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和珅

一是因为和珅手中根本就没有兵权。清朝是一个高度的中央集权国家,基本上所有权力都由皇帝一手掌控,和珅虽然权倾朝野,担任首席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是话语权还是在乾隆的手上,说白了和珅不过是乾隆的高级秘书。和珅手中的权力是非常不牢靠的,乾隆死后,嘉庆继位,所有权力也就转移到了嘉庆手上,和珅固然想要造反,但是手中没有兵权,也是枉然。

嘉庆皇帝

二是因为乾隆对和珅有知遇之恩,和珅不愿对嘉庆动手。和珅曾是乾隆身边的三等侍卫,凭借着才华以及察言观色的能力,得到了乾隆的重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和珅从一名默默无闻的侍卫,升到了军机大臣的高位,堪称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超级提拔”。和珅感念乾隆的知遇之恩,自然不会对嘉庆动手。

三是因为嘉庆的行为对和珅造成了迷惑。嘉庆元年,乾隆皇帝将皇位传给了嘉庆,但是他仍然不肯放权,自此当起了太上皇,和珅在朝中仍然权势煊赫。嘉庆虽然非常厌恶和珅,但是他一直隐藏自己的态度,当时一些大臣弹劾和珅,嘉庆还故意说道:”我还准备让和珅帮我治理国家呢!“这种言行迷惑了和珅,让他以为嘉庆继位后仍然会重用自己,因此并未想过除掉嘉庆。

综上所述,和珅不可能除掉嘉庆。

第4个回答  2019-11-18
因为他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够除掉一个未来皇帝的地步,虽然和珅看起来有权有势,但是这一切都仰仗着乾隆的宠爱,没有了乾隆,和珅就什么仰仗都没有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