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干妈是家喻户晓的食物佐料,老干妈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陶华碧由于家里贫穷,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时,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只能去外地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和四处捡来的砖头盖起了一间简陋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为了佐餐,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陶华碧起床后感到头很晕,就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转身就走。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

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后来,她的凉粉生意越来越差,而麻辣酱却做多少都不够卖。

一天中午,她的麻辣酱卖完后,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她关上店门,走了10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好,因为这些人做佐料的麻辣酱都是从她那里买来的。从那之后,她再也不单独卖麻辣酱。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1996年7月,她租借贵阳市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办厂之初的产量虽然很低,可当地的凉粉店还是消化不了,陶华碧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各单位食堂进行试销。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一年后,“老干妈”麻辣酱经过市场的检验,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

扩展资料: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

自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在贵州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企业创始人陶华碧女士的带领下,全体老干妈企业的员工秉承“诚信为本,务实进取”的企业精神,通过艰苦创业,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

目前老干妈公司已形成日产量120万瓶辣椒制品的生产能力 ,主要生产风味豆豉、油辣椒、鲜牛肉末、水豆豉、风味腐乳等20余个系列产品,是目前国内生产及销售量最大的辣椒制品生产企业。

2012年7月,美国奢侈品电商Gilt 把老干妈奉为尊贵调味品,限时抢购价。美国“老干妈”绝对算得上是“来自中国的进口奢侈品”。老干妈入选201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以160.59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151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干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老干妈”名叫陶华碧,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那年,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了个简陋的“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为了赢得顾客,她冥思苦想,琢磨出了别人没有的独到的“绝点子”:别人不过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等材料,她特地制作了专门拌凉粉的作料麻辣酱。这个点子一实施,生意果然十分兴隆。

偶尔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备麻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苦苦地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掏钱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她不禁喜上眉梢: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不如专卖麻辣酱!

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她当上老板后,知道管好工厂要靠管理,可她大字不识一个,怎么管呢?一番苦思冥想后,她认准了一个“管理绝招”,那就是:我苦活累活都亲自干,工人们就能跟着干,还怕搞不好?

风风火火的陶华碧这么说,就这么干,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当时的生产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捣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的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工人们都不愿干这活。陶华碧就亲自动手,她一手挥着一把菜刀,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员工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纷拿起了菜刀……那段时间,陶华碧身先士卒地干,结果累得患了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搅拌麻辣酱全部钙化了。她当老板的都这么拼命苦干,工人们还会惜力吗?

可是,大批麻辣酱生产出来后,当地的凉粉店根本消化不了。陶华碧又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没想到,这种笨办法效果还真不错。

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结果,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很快就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根。这时,精明的陶华碧扩大规模,把工厂办成了公司!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小工厂扩大成公司后,一切就必须走上正规,产供销等“五脏六腑”就要俱全,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政府有关部门还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所有这些,让大字不识一个的陶华碧最初觉得真是太难了!  

但是,她的性格偏偏就是不畏难。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完全看不懂,她就苦练起记忆力和心算能力,然后让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听得打瞌睡了,她就泡上苦得舌头发麻的浓茶喝……最终,她苦练出了超过一般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每次统计表一出来,财务人员念给她听时,她居然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并分辨出对错。

最令她头痛的是,她得经常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还得上台发言……这对于没有文化的她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啊!无奈,她只得寻思请能人来辅佐自己了。没想到,从部队转业到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的长子李贵山得知她的难处后,主动辞职来到了她的公司。

有高中文化的李贵山,帮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他读,她听。听到重要处,她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

然后,她就在李贵山指点需要她签名的文件右上角画个圆圈。李贵山看着这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哪知,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说:“这三个字,很复杂,很复杂呀!”尽管如此,她还是拿出干活时那样的“力气”,苦练起来。

可没上过学的她真的练起字来,竟觉得比当初切辣椒都难。但为了写好自己的名字,她拿出干苦活的劲头整整练写了三天!当她终于写好了自己的名字,竟然高兴得请公司全体员工加了一顿餐!

“拼!苦拼!”这就是陶华碧起家的第一“绝招”。就是靠着这股拼命劲,她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扩展资料:

经营理念

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

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顾客至上、持续改进。

环境方针

节能降耗、预防污染、绿色企业、清洁生产、遵纪守法、持续改善、人与自然、共同成长。

公司理念

“创民族品牌,立千秋大业”,“诚信经营,质量第一” 

内外有别

“你说老干妈卖到多少个国家?我也不晓得卖到了多少个国家,我只能告诉你,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陶华碧豪气地回答。

“网传老干妈在国外的价格是国内的好几倍,请问是真的吗?”

“国内确实便宜得多。”老干妈说,但她对价格上到底差多少,却不愿意回应。“我是中国人,我不赚中国人的钱,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赚外国人的钱。”老干妈陶华碧右手一挥,气定神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干妈

第2个回答  2019-09-19

“老干妈”原名陶华碧,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那年,她和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结婚了,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了个简陋的“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为了赢得顾客,她特地制作了专门拌凉粉的作料麻辣酱。生意十分兴隆。偶尔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备麻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此事给了陶华碧启发她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苦苦地潜心研究起麻辣酱,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赢得了四面八方的客人。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掏钱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

此时陶公示碧开始琢磨: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不如专卖麻辣酱!

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老干妈麻辣酱”。

陶华碧和工人一起做工,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当时的生产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捣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的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工人们都不愿干这活。陶华碧就亲自动手,她一手挥着一把菜刀,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

大批麻辣酱生产出来后,当地的凉粉店消化不了。陶华碧就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试销。因为口味特别好,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从此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根,并销往全国各地。

扩展资料: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从部队转业到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的长子李贵山主动辞职来到了她的公司帮她处理公司事务。

有高中文化的李贵山,帮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他读,她听。听到重要处,她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然后,她就在李贵山指点需要她签名的文件右上角画个圆圈。

陶华碧曾先后获贵阳市南明区“巾帼建功标兵”,贵阳市南明区“创卫先进工作者”,贵阳市“巾帼建功标兵”,贵阳市“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先进个人,贵州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杰出创业女性,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2018年10月,被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推荐为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中国著名辣椒制品品牌创始人“老干妈”陶华碧表示:“‘老干妈3年缴税8个亿,实现31亿元人民币的产值,带动两百万农民的致富,我还是按照我的知识来办事“。

2016年两会,贵州团代表“老干妈”陶华碧请假,因为身体原因,没有来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 

2017年全国两会,陶华碧再度因身体原因缺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干妈

第3个回答  2019-09-19
你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搜老干妈,其发展历程全在上面:
一个没上过一天学,仅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居然在短短6年间,白手起家,创办了一个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这,绝对真实,并非耸人听闻的假新闻!   创造这个真实童话的农村妇女名叫陶华碧,单说她的名字,许多人也许茫然不知,但提起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却是无人不晓。陶华碧正是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   这个连文件都看不懂的农村“老干妈”,到底是如何创办和管理好这个拥有1300多名员工的大企业的呢?近日,记者专程赶赴贵阳,采访了“老干妈”,了解了她极富传奇色彩的“创业绝招”……   创业“绝招"拼!苦拼!苦活累活亲自拼   “老干妈”名叫陶华碧,1947年出生于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由于家里贫穷,陶华碧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20岁那年,她嫁给了206地质队的一名队员;但没过几年,丈夫就病逝了,扔下了她和两个孩子。为了生存,她不得不去打工和摆地摊。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了个简陋的“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没有读过一天书的她,全凭着朴素的想法琢磨经营之道。为了赢得顾客,她冥思苦想,琢磨出了别人没有的独到的“绝点子”:别人不过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什么的,她却特地制作了专门拌凉粉的作料麻辣酱。这个点子一实施,生意果然十分兴隆。偶尔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备麻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苦苦地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掏钱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她不禁喜上眉梢: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不如专卖麻辣酱!   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她当上老板后,知道管好工厂要靠管理,可她大字不识一个,怎么管呢?一番苦思冥想后,她认准了一个“管理绝招”,那就是:我苦活累活都亲自干,工人们就能跟着干,还怕搞不好?   风风火火的陶华碧这么说,就这么干,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当时的生产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捣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的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工人们都不愿干这活。陶华碧就亲自动手,她一手挥着一把菜刀,嘴里还不停地说:“我把辣椒当成苹果切,就一点也不辣眼睛了。”员工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纷拿起了菜刀……那段时间,陶华碧身先士卒地干,结果累得患了肩周炎,10个手指的指甲因搅拌麻辣酱全部钙化了。她当老板的都这么拼命苦干,工人们还会惜力吗?   可是,大批麻辣酱生产出来后,当地的凉粉店根本消化不了。陶华碧又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没想到,这种笨办法效果还真不错。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结果,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很快就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根。这时,精明的陶华碧心想:水深水浅都试出来了,我“老干妈”还怕什么?老话不是说要“趁热打铁”吗?索性,我扩大规模,把工厂办成公司得了!   1997年8月,“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工人一下子扩大到200多人。小工厂扩大成公司后,一切就必须走上正规,产供销等“五脏六腑”就要俱全,财务、人事各种报表都要她亲自审阅,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对外事务都要应酬,政府有关部门还经常下达文件要她贯彻执行……所有这些,让大字不识一个的陶华碧最初觉得真是太难了!   但是,她的性格偏偏就是不畏难。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完全看不懂,她就苦练起记忆力和心算能力,然后让财务人员念给她听;听得打瞌睡了,她就泡上苦得舌头发麻的浓茶喝……最终,她苦练出了超过一般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每次统计表一出来,财务人员念给她听时,她居然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并分辨出对错。   最令她头痛的是,她得经常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召开的各种会议,还得上台发言……这对于没有文化的她来说,简直就是赶鸭子上架啊!无奈,她只得寻思请能人来辅佐自己了。没想到,从部队转业到206地质队汽车队工作的长子李贵山得知她的难处后,主动辞职来到了她的公司。   有高中文化的李贵山,帮助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文件。他读,她听。听到重要处,她会突然站起来,用手指着文件说:“这条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然后,她就在李贵山指点需要她签名的文件右上角画个圆圈。李贵山看着这个圆圈,哭笑不得,他在纸上写下了“陶华碧”三个大字,让母亲没事时练习。哪知,陶华碧对这三个字看了又看,一边摇头,一边为难地感叹说:“这三个字,很复杂,很复杂呀!”尽管如此,她还是拿出干活时那样的“力气”,苦练起来。可没上过学的她真的练起字来,竟觉得比当初切辣椒都难。但为了写好自己的名字,她拿出干苦活的劲头整整练写了三天!当她终于写好了自己的名字,竟然高兴得请公司全体员工加了一顿餐!   “拼!苦拼!”这就是陶华碧起家的第一“绝招”。就是靠着这股拼命劲,她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   对内“绝招”:真!真情!真得员工不忍背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子李贵山加盟后,陶华碧也想为公司建章立制。别的企业制定许多规章制度,都是为了制约员工消极怠工、偷工减料,防止员工对企业不忠诚。可陶华碧深知:靠自己和长子那点文化,整不出这么多“高级玩意儿”来。但是,在对内管理上,她也有自己的独门“绝招”:实行亲情化管理!即自始至终对员工进行“感情投资”,讲真情,真得每个员工觉得不拼命干活就对不起她,真得有一个员工背叛她就会被其他员工骂死!   最初让李贵山制定自己的“土政策”时,她就把“讲感情”视为最基本的要素。比如:在员工福利待遇的制定上,考虑到公司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员工吃饭难,她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当公司后来发展到1300多人时,这个规矩仍然没有废止。这么庞大的企业,一直这样实行全员包吃包住,谁敢想,谁又敢做?然而,陶华碧不管花多大的“血本”,都始终坚持了下来。
第4个回答  2019-09-19

你说的是真的。

1989年,陶华碧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在贵阳市南明区龙洞堡的一条街边,用四处拣来的砖头盖了个简陋的“实惠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

为了赢得顾客,她冥思苦想,琢磨出了别人没有的独到的“绝点子”:别人不过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等材料,她特地制作了专门拌凉粉的作料麻辣酱。这个点子一实施,生意果然十分兴隆。

偶尔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备麻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走了。她不禁感到十分困惑:难道来我这里的顾客并不是喜欢吃凉粉,而是喜欢吃我做的麻辣酱?!

机敏的她一下就看准了麻辣酱的潜力,从此苦苦地潜心研究起来……经过几年的反复试制,她制作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

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还要掏钱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她不禁喜上眉梢:有这么多人爱吃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不如专卖麻辣酱!

扩展资料:

1996年7月,陶华碧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

风风火火的陶华碧这么说,就这么干,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当时的生产都是手工操作,其中捣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的眼睛辣得不停地流泪,工人们都不愿干这活。陶华碧就亲自动手。

大批麻辣酱生产出来后,当地的凉粉店根本消化不了。陶华碧又亲自背着麻辣酱,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不过一周的时间,那些试销商便纷纷打来电话,让她加倍送货……结果,她的“老干妈麻辣酱”很快就在贵阳市稳稳地站住了脚根。这时,精明的陶华碧扩大规模,把工厂办成了公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老干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