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总是让我做一些高难度的工作,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一、工作中遇到挑战,却总想着退缩

琳琳是一家公司的策划人员,进公司有一段时间了,做事勤勉,任劳任怨,工作态度得到一致好评。而过几个月,公司总部的领导准备来考察。

公司的高管决定重新装修办公室,于是安排琳琳策划方案。琳琳提出了一个既省钱又可行的方案,高管很满意,就让琳琳全权负责。

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没那么简单,要想省钱,就不得不节省各个员工的空间,也许会得罪不少人;在不耽误同事工作的情况下提前完成任务,又要事事考虑周全。

而且就算完成了,可能也是费力不讨好,还耽误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想到这里,琳琳犹豫了一阵,最终还是拒绝了。

后来于姐主动接手了。于姐接手以后,高管又提议让琳琳协助于姐。

“如果没有按时完成呢?如果中间出了差错呢?出了问题算谁的责任?……”琳琳犹豫再三,依旧选择拒绝。

装修项目开始实施了,与各部门协调时也确实碰到了很多麻烦,但最终还是圆满地完成了任务。高管对于姐另眼相看,于姐被提拔了。

看到于姐被提拔,琳琳后悔不已……

二、害怕完成不好,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吗

琳琳多次拒绝高管的提议,真的是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归根结底是由于产生了“拆屋效应”,才使琳琳逃避问题、没有勇气面对。

1.什么是拆屋效应呢

拆屋效应的由来,与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有关。1927年,鲁迅先生作了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文章,其中有段话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因此,这种为了使较小或较少的要求得以满足而先提出较大或较多要求的现象,就被称之为“拆屋效应”。

通常情况下,在困难面前,人性本能的反应就是趋利避害。对于不能完成的任务,很少有人会愿意接受,而且容易在心理上被放大。

这种情况导致人们在听到比较困难的事情或被人提出难以接受的要求时,一般都会先拒绝。但是如果别人降低事情的难度或要求时,就会犹豫。如果再次降低,就会答应了。

就拿琳琳来说,她认为落实装修方案自己无法完成,想了又想,最后拒绝;后来只是帮忙协助,琳琳还是拒绝,很怕自己做不好。

但如果琳琳在一开始就答应下来,那么现在被升职加薪的人,就是琳琳了。

2.为什么多数人的身上都存在“拆屋效应”呢

    自卑心理在作怪

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自己了解得不够是主要原因。

多数人都是以他人的评价来审视自己的,一旦有人对自己的评价很低,特别那些自己很信赖的人,这样的评价就会扰乱自己的认识,从而受他人话语的影响,产生自己自卑感。

有这样心理的人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感到自己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差。并且会伴随着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羞怯、失落、郁闷等。

自信心减少,自卑必然会位于上风。

因而,对于任何事情,即使有能力去完成,结果也会失败,因为从内心深处,就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你:“做这个不行”“做那个也不行”。

结果还未开始,我们首先就被自己打败了。

仔细想想,多数情况下,很多事情看似有种种外部因素困扰,但事实上,问题出在了我们自己的身上。

当我们决定放弃时,虽然内心深处并不想放弃,但自身的原因让我们“举了白旗”,宣布投降。

    对不确定的事情的恐惧

洛夫克拉夫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类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情绪就是恐惧,而最原始且最强烈的恐惧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琳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被高管安排任务时,琳琳最先想到的是:“得罪人了怎么办”“完后得不好怎么办”“中间出了差错怎么办”......

而不是想:“完成得好会有什么奖励”“做完这个任务,自己的工作经验是不是又多了一点”……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面对不确定的事情时,就会下意识地选择逃避,从心底抵制一些动荡和变化。

因为无法预知未来,因为永远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三、到底如何做,才能避免“拆屋效应”呢

一般来说,人们在面临不想要发生的事情时,会不自觉地启动两种心理机制,一种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发生;另一种是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

但无论是哪种心理机制,都不是好的选择。那么究竟该如何做,我们才能勇于直视困难或挑战、避免“拆屋效应”呢?教给你三种办法:

1.使用“丰姿心态”

“丰姿心态”又叫“丰资心态”,是形容人的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一个人认定自己在精神、生理或物质上极大丰富的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试着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要做某件事情,也许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你觉得自己会孤立无援。此时,“我还要不要做”就会成为你的意志力焦点。

而如果你换一种心态,当你遇到困难时,你觉得自己拥有无限的资源时,你还会考虑放弃吗?

如果根本不去考虑失败与否,那么意识也就不会受到影响。

杰哥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家,上大学时就考虑自己创业。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大学生来说,虽然有好的想法,却面临现实问题:

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足够的钱来包装自己产品,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倾其所有、变卖家当、和亲戚朋友借钱,筹到了开办公司的钱;又说服同伴,两个人一起上街捡“空瓶子”,经过改装后使用。

其实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使用了哪种心态。

如果你也能拥有这种心态,你的注意力就不会停留在困难上面,而是停留在如何获得解决困难的资源上面。

2.信心来自行动

无论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体育教练……几乎所有人都会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自信是在行动中构建起来的

有时,我们或许因为缺乏自信而感到手无足措,以至于陷入两难境地,会考虑连自信都没有,又怎么能行动呢?

然而事实上,只有先去试着做,然后才能在每次完成时,获得成就感。

生活始终为我们准备着惊喜和意外,种种际遇中蕴含中丰富的教诲。而只有行动起来,才能在现实中发现新的际遇与意料之外的可能。

比如:当你有一天也被老板安排了难度比较大的任务时,你也许也怕做不好而放弃。而如果老板把工作的难度降低一些,你会选择接受。

但相比之下,你的老板还是会更加欣赏那些勇于接受难题,挑战自我的员工。

殊不知,你的老板其实正是在利用“拆屋效应”,他的要求看起来很高,可心理期望值并不高,这样的任务也是责任风险较小的任务。

3.采取功利性学习方法

有时除了缺乏信心、对无法预测的事情感到恐惧以外,觉得自身技能不过关也会导致我们无法挑战更困难的事情。

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永远不晚”。

因此,即便已经身处职场,也要时刻保持学习,以迎接随时都有可能到来的风浪。而所谓的功利性学习,就是从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学完后马上应用。

    选问题:选择一个工作中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你马上要录制一段音频课程,但是对如何让声音更好听不是很清楚,这时你就可以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声音听起来更舒服。”

就像这样,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去学习。

    定范围: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和顺序

首先,根据问题解决的迫切度,确定学习内容和范围。如果解决问题的时间比较充裕,就可以学习得全面一点;如果解决问题的时间很紧张,就要学习立马能起作用的方法或技巧。

    实际用:实际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

在应用所学内容解决问题时,如果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第一遍一定要严格遵循所学方法的指引,一丝不苟地套用。

因为,只有严格套用以后,才更根据反馈效果证明这个方法是否有用,才能知道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这个方法。

威尔逊曾说:“担当感与机遇成正比”。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永远都不要拒绝那些你以为无法完成的事情,这样人生才会多一点儿可能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我觉得可以和领导主动提一下,这样子会比较好,他一般来说会理解的,减轻工作难度。
第2个回答  2021-03-10
那就应该努力的学习去做,毕竟领导这样做也是为了让自己提升能力。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