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殿堂式大木构架

如题所述

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安装,叠垒而成。

殿堂包括殿和堂两类建筑形式,其中殿为宫室、礼制和宗教建筑所专用。堂用途为祭祀祖先,怀念先贤英烈等。可由官府或民间权威设立。渊源堂、殿之称均出现于周代。“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



扩展资料

在明清官式建筑中,殿堂结构仅存表面形式,实际均为厅堂结构,称“大木大式”。普遍应用的“柱梁作”,称为“大木小式”。而簇角梁,则称为“攒尖”,多用于小型亭榭。

此外,在长江流域和东南、西南地区,习惯用穿斗式构架。它与厅堂结构同属横向垂直的屋架,但厅堂结构由逐层抬高而减短的梁承受檩和屋顶的重量,故称抬梁式构架。穿斗架用柱直接承檩,不用梁,柱间穿枋仅是连系构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殿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22

  殿堂式大木构架:全部结构按水平方向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安装,叠垒而成。如造楼房,只须增加柱额和铺作层(平坐)即可。应用这种结构的房屋,平面均为长方形。有四种地盘分槽形式,即金箱斗底槽、双槽、单槽和分心斗底槽(图1)。

  

第2个回答  2010-07-05
大木作,中国古典建筑术语,最早见于宋代李诫《营造法式》,其中将建筑的木料工程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两大类,凡与建筑整体木框架构有关的构件的规格,工料、归入大木作范围;大木作包括材,斗拱,栋,梁,柱,橼,檐,平坐,铺作,阑额,阳马,举折等。[1]。大木作在《营造法式》中占据最多篇幅,是全书的重心;大木作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心。

《清代匠作则例》沿用大木作的称呼,有时也称为大木作法。[2]清代大木作包括檐柱,,桃尖,天花梁,抱头梁,穿插,牙梁金柱,同梁,单步梁,随梁,抹角梁,角梁,间枋,楞木,柱,架梁,项梁,砸头枋,檐枋,金脊枋,大额枋,承橼枋,龙门枋,天花枋,博脊枋,花台枋,井口枋,机枋,云托,交角,砸头桁科,平身斗,扶脊枋,斗口,柱头科,角科,飞檐翘橼,花架橼,榻脚木,顺望版,滴珠版龙头,雷公柱,燕尾,天花帽见梁,平缝板,宝瓶等。

http://baike.baidu.com/view/732389.htm?fr=ala0_1_1

*
中国古建筑名词列表

侧脚

减柱造

分心槽

副阶周匝

升起

厢栱

叠涩

大木作

平板枋

影壁















正心瓜栱

琴面

硬山顶

移柱造

都柱

须弥座

额枋
第3个回答  2010-07-05

是指使用斗拱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的主要殿堂。

点下图,有分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7-06
就是那种木头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