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对唐王朝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如题所述

1、社会混乱。战乱让社会遭到了空前的浩劫。杜甫有一首诗:“寂寞天宝后,园芦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由此可以看出,因为这场安史之乱,很多的百姓无家可归。

2、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并且让唐朝自盛而衰,从此一蹶不振。

唐末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朝派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和唐朝有矛盾,为了自己结党营私,故意把安史的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控制河北地区。他们逐渐把地方的军事、政治、经济大权都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都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地方有的自补官吏,有的不向朝廷进贡,甚至称王称帝,这种现象,直到唐朝灭亡了,也没有消失。

3、剥削加重。战争造成了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者不得不加重税收,这样使得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严重,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锐化,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了唐朝中叶农产叛乱的高峰。代宗时期,全国叛乱四起,规模较大的有发生在宝应元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一时期的苏常一代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的邠州之乱,这些叛乱虽然很快就被镇压了,但是这些战乱引起的民心不稳、经济不济严重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4、边疆不稳。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也实在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对唐朝来说是雪上加霜,内部不稳,外部又有危险,可谓是内忧外患,使得唐朝更加岌岌可危。

5、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北民南迁,使得经济中心向南方移动。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的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趋于平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4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他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强大的唐王朝,再也无力控制地方了,使得地方藩镇割据严重,传统的封建制度被削弱,进一步促进了唐王朝的灭亡,强大的帝国从此一蹶不振。当时的各地藩镇起义不断,这严重的影响了唐王朝的统治。安史之乱虽然被镇压,但是当时的社会格局已经无法改变,离心力越来越大。

其实这些藩镇之间的战争还有对唐王朝的战争,严重破坏了北方的社会生产,和人民安定的生活,大批的北方人开始南迁,经济重心加速了向南移动的过程。北方进一步遭到破坏,尤其是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人民的生活也遭到了破坏,特别是各种苛捐杂税,对老百姓的剥削进一步加重。

最后由于唐王朝的衰弱,导致对少数民族的控制和对西域的经营都进行不下去了,直接使得西域独立和后来的少数民族内迁,为接下来五代十国混乱局面埋下了隐患。

第2个回答  2018-01-04

安史之乱是在唐玄宗执政期间发生的一场动乱,其目的在于和统治者争夺各种政治权利。它的发动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场动乱的持续时间比较久,历经诸位皇帝和几代王朝才得以平定。这期间的战乱动荡对于国家国力和人民生活安康稳定都有很多的不利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场动乱被很多专家看作是唐朝命运的转折点。唐朝的辉煌在历史上皆有记载,后世对于这段辉煌的历史也颇有认知,当时的国力位于世界前列。安史之乱的出现是由于当时统治者的不作为,而安史之乱被平定以后唐朝的政治经济局势开始由初唐的繁盛逐步走向衰落,唐朝再也不复当初的辉煌,变得平庸和没落。原本统一的国家被各个藩镇分割,唐朝的文化,经济都受到影响,也为之后唐朝的没落和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3个回答  2018-01-04

唐王朝由盛转衰,从此一蹶不振,最后直到灭亡。那时候安禄山其实早就有了谋反之心,天下所有的人都在传着安禄山要造反,但是唐玄宗这个傻帽还一直觉得安禄山对他是真心实意的,还觉得外边的的说法都是谣言。我觉得唐玄宗又不是一个小媳妇,被安禄山几句好话就给收买了。

打仗肯定是需要花费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安禄山当时集结了很多的人。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民不聊生生灵涂炭。国家经济一落千丈,虽然安禄山失败了,但是国家需要恢复啊。那时候国家财政就已经匮乏了,还拿什么东西去恢复呢。但就这样,大唐王朝还维持了很多年也是不容易。

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皇帝的存在,唐朝才会从繁盛走向灭亡的。其实从白居易的诗里就可以很好的表达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情况,因为他正好就是这个历史时刻的见证者。不然白居易后期写的诗也不会那么的伤感,其实就是对国家和皇帝的不满谴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