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很少用淡水鱼做生鱼片是因为淡水鱼生吃不卫生还是不好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6-27
不卫生。
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说到理由,不少文章说是因为海水盐度大,海鱼感染寄生虫少,而淡水鱼则感染寄生虫的机率大,这就不对了。其实海水鱼跟淡水鱼一样容易感染寄生虫。有海水鱼养殖经验的爱好者会发现,买来的活的海水鱼几乎都感染了一种或多种寄生虫,那么为什么海水鱼身上的寄生虫不容易致病,而淡水鱼的寄生虫就对人类很危险呢?这其中涉及到复杂的生物进化的原理。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要谈到寄生虫的生活史,人体寄生虫完成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称为生活史。要完成生活史并非只要进入人体就万事大吉了,寄生虫还必须排卵到体外,卵在体外要进一步发育,并再次感染其它可供寄生的动物体,寄生虫只有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才能够繁衍生存下来。由此人体寄生虫进化出一套复杂的过程,依据这个过程的不同我们可将人体寄生虫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型,寄生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后直接感染人,然后在人体内产卵排出体外后再次发育,整个过程不需要其它的中间宿主,例如蛔虫、蛲虫等。显然我们生食淡水鱼感染的不可能是这种寄生虫。另外一种是间接型,在完成整个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供其寄生的中间宿主,这个中间宿主可以是牛、羊、鱼、螺等,而人既可能成为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也可能是终宿主。如果某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是鱼,而人体是这种寄生虫的终宿主,当我们生吃了感染了这种寄生虫的鱼肉,就帮助寄生虫完成了它的生活史中关键的一环。
常见的感染人体的寄生虫主要有线虫、绦虫、吸虫、孢子虫、鞭毛虫、叶足虫。而可能通过生食淡水鱼肉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是吸虫中的肝吸虫,它以淡水鱼、虾为中间宿主,以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为终宿主。其它如肺吸虫、日本血吸虫虽然以人为终宿主,但是中间宿主并不是鱼,而是淡水蟹和螺。所以不但淡水鱼不能生吃,淡水虾、蟹、螺也同样不能生吃,而海水中的这些动物可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生吃食材。
肯定有人会问了,既然有寄生虫能够以淡水鱼为中间宿主感染人,那么也可能有其它寄生虫以海水鱼为中间宿主感染人呀。这就牵涉到生物进化的原理了,陆地上的哺乳动物有很多的机会吃到淡水鱼肉,那么以淡水鱼为中间宿主,以陆地哺乳动物为终宿主的寄生虫就有很大的机会繁衍生存下来;而陆地哺乳动物包括以前的人类吃到海水鱼肉的机会很少,如果以海水鱼为中间宿主,以陆地哺乳动物为终宿主的寄生虫繁衍生存的机会就很小。因此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以海水鱼为中间宿主的寄生虫其生活史中往往不会包含人类或者其它陆地哺乳动物。所以我们生食海水鱼肉大部分情况下是相对安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