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请问这首诗是什么意

如题所述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这句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三五七言》,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抒情主人公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主人公以寒鸦自比,表达了无限惆怅的心情。这首诗的意思是:秋夜的风有些清冷,秋夜的月明亮透彻。落叶聚起又被吹散,寒鸦栖眠又被惊醒。彼此相思彼此挂念,却不知相见是何日。此时此刻的我在这秋意阑珊的深夜,不忍觉得情何以堪。


【作品原文】:

《三五七言》

李白〔唐代〕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后三句有争议)


【词句注释】:

    落叶聚还(huán)散:写落叶在风中时而聚集时而扬散的情景。

    寒鸦:《本草纲目》:“慈鸟,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日尤盛。”

    绊(bàn):牵绊,牵扯,牵挂。


【作品赏析】:

此诗写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 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 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夜深许许,风自清,月自明。不堪秋意萧条,叶落去还聚,心有留念意,奈何不由己。孤鸦自栖息,是夜过黑还是风过寂,顾自心惊。 秋风。秋月。落叶。寒鸦。俱是引人心生悲凉之物象,又加以拟人,眼前全然勾勒秋意凄紧,萧条之气自字里行间悄然浮起。闭眼凝神,有断肠人枝下负手而立,背影寂寥,无限心事氤氲,秋气更添几分萧条。忽而颔首远眺,叹秋气盛起,寒鸦栖独枝。思及一段情事,怎生刻骨铭心,诗起便萧索之意盛极。当真声声诉相思,字字寒情苦。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那旧岁月里,你我也曾是相聚相知相爱。再寻不得,竟也是再见无期。此时此刻的我在这秋意阑珊的深夜,不忍重温那段旧事,让我情何以堪。 文起之时,萧索的秋之意象为这忆情情不得的无奈心境做下渲染,读至此,叫人心中悲叹之意更胜。往昔,曾深爱相伴的女子,现下竟是再见无期。苦天涯隔人。更苦,我思念你至深,只是不知你是否也念我一丝。夜凉如秋,因有相思于胸,夜也难度,情也难熬。此处诗人做完美内心刻画,致诗哀婉动人。凄怨悠远,哀怨如诉,从文辞中可以感受相思之情至无穷,从吟唱中可以感受相思之苦至无奈。

此诗只题作“三五七言”而不言及诗歌内容主题,可知诗人的创作意图本是偏重作品的形式特征,即只要满足全篇两句三言、两句五言、两句七言的体式要求就能成诗了。可以说,诗题中已经包含了明确的诗体形式内涵。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有人认为此诗是早于李白的郑世翼所作,但反对者多。严羽的《沧浪诗话》中的《诗体》一章说道:“有三五七言。”自注云:“自三言而终以七言,隋世郑世翼有此诗。”郭绍虞校释曰:“沧浪所谓郑世翼有三五七言,不知何据。案《诗人玉屑》无‘秋风清’以下各句,以从《玉屑》为是。‘秋风清’云云,见《李太白集》,当是李作。”而学界对李白《三五七言》这首诗的创作契机有不同的看法。清乾隆帝选的《唐宋诗醇》以为,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思之不已,故作此诗,解为李白的思家念亲之作。若是将此诗放入到全部的李白作品当中,作综合的宏观的考察,从李白作品的相互关系及李白作诗的内在规律、一般特点等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就会发现,李白此诗原是一首言情之作,其主旨是闺中望远。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4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思念和情感。

诗中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秋风清爽,秋月明亮,落叶聚集又散落,寒鸦栖息又惊飞。这些景象传递出秋天的静谧和变幻之美。

然而,诗人在描述秋天的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思念和情感。诗中提到了相思相见的渴望,但又不知何时能够实现。在这个时刻、这个夜晚,内心的情感难以言喻。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感叹,以及内心的思念之情。它展现了诗人对于情感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和焦虑。整体而言,这首诗给人一种忧伤、思念和无奈的情绪,表达了人们在某种特定时刻和特定情境下的心情体验。
第2个回答  2019-07-13
作者: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huán)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还如当初莫相识。
译文
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想真是情何以堪。走入我相思之门,知晓相思之苦,长远的的相思是永远的回忆,短暂的相思却无止境,早知相思如此的在心中牵绊,倒不如当初就不要相识。
赏析
在深秋的夜晚,诗人望见了高悬天空的明月,和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也许在此时诗人正在思念一个旧时的恋人,此情此景
不禁让诗人悲伤和无奈,这存流于心底的不可割舍的恋情和思念,反而让诗人后悔当初的相识。这首词是典型的悲秋之作,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烘托出悲凉的氛围,加上诗人的奇丽的想象,和对自己内心的完美刻画,让整首诗显的凄婉动人。
第3个回答  2023-06-19
这是一首唐诗,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这首诗的意思是:秋风清爽,秋月皎洁,落叶聚又散,寒鸦栖息又惊扰,相思之情相见不知何时,此时此夜令人难以自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在离别时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中的秋风、秋月、落叶和寒鸦都是诗人对季节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的感受,而相思和难为情则突出了诗人对思念之情的深刻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