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神器洛阳铲,跟古都洛阳有关系吗?

如题所述

现在我们熟知的洛阳铲,相传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洛阳铲因为产自洛阳,同时也广泛被盗墓者应用在洛阳而得名。在李鸭子发明洛阳铲之前,中国古代便有这种盗墓工具的雏形的——铁锥

明代王士性所著的《广志绎》中记述了洛阳的古墓和被盗掘的情况。最为重要的是提到了一种盗墓工具叫“铁锥”。

“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然葬虽如许,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有金、银、铜、铁之气则发。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然古者冢墓大隧道至长里余者,明器多用金、银、铜、铁,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然大冢禁于有司,不得发,发者其差小者耳。”——《广志绎》卷三《江北四省》

通过这段文字,直接也为我们解释了为什么洛阳盗墓猖獗,还有为什么需要专业的盗墓工具?洛阳盗墓猖獗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周、秦、汉王侯将相多葬北邙”墓葬群极多。二是“今三吴所尚古董皆出于洛阳。”有市场,才会刺激盗墓者去盗墓。

需要专业盗墓工具的原因,文中也解释的很明白了“洛阳水土深厚,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辘轳汲绠有长十丈者。”现代解释就是地下水位深,从地表下挖13—16米都不会打出地下水(明时一丈等于现在的3.33米),墓葬埋地深,就逼迫盗墓者,需要一种工具能够快速检测出地下是否有墓葬,不然凭借笨方法,随便向下挖掘十几米,工程量很大不说,还极为耗时。

明朝时,盗墓者以铁锥刺土,靠嗅觉分辨出地下是否有墓葬(主要是看是否有金属制品,也就是陪葬品。)具体如何靠铁锥刺土后,靠嗅觉辨别地下是否有墓葬,书中并没有记载,但是大体上利用的还是墓葬与周围环境时间上是有差距的,这一事实,既而倒查一些蛛丝马迹的。

铁锥与现在的洛阳铲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提土与取土的功能,仅仅能刺土,功能单一不说,判断地下是否有墓葬的准确度上也不是很高。经李鸭子发明的洛阳铲,便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如图所示,洛阳铲前端的铲面,能够在地下提、取土壤样本。从而准确判断出地下是否有墓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0
相传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
第2个回答  2019-09-06
相传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
第3个回答  2019-09-07
洛阳铲,相传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并为后人逐渐改进
第4个回答  2019-09-12
我国考古人员在洛阳发现盗墓人用这种东西,,因为在洛阳发现 就叫洛阳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