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环节的规范

如题所述

入园晨检环节的常规管理
(一)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
(1)教师提前到校,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
(2)检查幼儿图书、玩具等活动材料是否充足、适宜,是否摆放整齐,为幼儿来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教师更换工作服,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工作,用消毒水和清水将晨检台擦干净。
(4)放好晨检用品,备好各班晨间检查及全日观察记录簿、幼儿家长委托吃药记录簿。

(二)幼儿入园时的接待工作
(1)教师要主动、热情、礼貌地问候幼儿,协助幼儿清洁双手,观察、了解幼儿的情绪和身体状况,特别要关注患病儿、体弱儿,并及时清点人数,做好点名记录。
(2)教师要热情接待家长,与家长做好交接手续,并和家长进行简单、必要的交流,记录家长反映的特殊情况,如幼儿是否生病,是否需要服药等等。教师要对特殊情况的幼儿加以特殊关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通知家长。
(三)幼儿入园时的晨检工作
晨检工作是由幼儿园内保健老师和班级老师共同完成,保健老师负责园门口的初次晨检,班级老师负责幼儿进班的二次晨检。
1.晨检工作的具体步骤
一问:向家长询问孩子的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从而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
二看:看幼儿的面色、精神状态,以及幼儿五官、咽喉、腮部、裸露在外的皮肤等有无异常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对有可疑症状的及时告知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排查诊治,待幼儿痊愈且隔离期满后方可返回。
三摸:幼儿入园时保健老师用手触摸幼儿的额头,初步辨别有无发热现象,对可疑的幼儿用体温测量仪器测量体温。若发现幼儿发热,保健老师首先应了解幼儿发热的原因,有无到医院就诊,如果没有应说服家长带幼儿到医院就诊或回家休息。
四查:检查孩子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常见危险的物品包括小珠子、玻璃片、带尖的玩具等;幼儿不宜的食品有:瓜子、口香糖、果冻等。若老师发现上述物品和食品应交由家长带回,或者暂时由老师保管,离园时由家长带回,并做好家长与幼儿的安全宣传与教育。
五登记:登记晨检中发现异常的幼儿和处理方法,并把情况反馈给班级,对这些幼儿进行追踪观察。
2.做好晨检工作的方法
(1)保健老师晨检工作时的姿态。晨检老师应主动、热情地问候幼儿,给家长以及幼儿传递被尊重和被爱的呵护,让家长放心、信任幼儿园。
(2)每日晨检过程中幼儿的配合。保健老师应每天按照惯例要求幼儿进园时要主动参与晨检,特别是新入园的幼儿。班级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告知幼儿养成每日晨检的一个良好的习惯以及为什么晨检,周而复始,幼儿就会积极参与进来。
(3)和家长有效的沟通。晨检是保健老师和家长就有关幼儿健康问题有效沟通的最好时机,有效的沟通可以预防许多意外情况的发生。

(4)晨检时的幼儿管理。保健老师每日在幼儿园门口晨检时,要准备红、黄、绿三种牌子,方便进班后班级教师对幼儿的管理。绿色牌子提示幼儿一切正常,红色牌子提示幼儿不能进班,黄色牌子提示幼儿今天需要特别关注,没有牌子的幼儿是未进行晨检的,班级教师不予接收。同时,保健老师对在晨检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要进行及时、详实地登记,并在一日观察中重点留意特殊幼儿的健康状况。
四、入园晨检环节的安全管理
(一)常见的安全隐患
(1)幼儿入园时可能会将外界病菌带入园中,由于幼儿免疫力较低,流行病、传染病在幼儿园的发生几率很高。
(2)幼儿携带危险物品,导致的呛噎、窒息等事件屡见不鲜。
(3)一些幼儿园的晨检流于形式,形同虚设、粗枝大叶,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二)安全管理要点
(1)教师要提醒幼儿先洗手后入班,防止幼儿将细菌带入园中。
(2)晨检是幼儿安全入园的第一道屏障,教师要做好晨检工作,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教师要认真检查幼儿的口袋、书包,看看幼儿有没有带危险物品在身上,收到这些危险物之后,要及时告知家长其危害,让家长有警惕意识,树立安全工作检查第一。因此,教师要严把晨检关,消除危险隐患,确保幼儿安全、健康入园。
(3)教师要指导幼儿安全地进入活动区。如果是室内活动,要保证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如果是室外活动,教师要保证幼儿安全到达活动场地,避免幼儿独自一人。
(4)对于生病的幼儿,教师要格外留心。一方面,教师要向家长咨询患病幼儿的身体状况和服药情况,由幼儿家长亲自填写“服药登记表”并签名;另一方面,教师要随时关注身体不适的幼儿,照顾幼儿按时服药,注意把药袋放在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对于幼教工作者一枚,还没从假期的闲适中缓过神,时间紧、事情杂……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大群孩子、家长,你是否感到惶恐、不安?不要担心,下面准备了内容涵盖环境准备、接待环节、物品交接各个入园接待工作的规范流程,非常实用,也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吧!

环境准备
1.开窗、通风换气,调好室温,准备好饮用水、消毒水。
2.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与物品消毒。
3.按当天晨间活动安排,准备好幼儿活动所需物品。
4.准备好《幼儿考勤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与《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



接待幼儿
1、园长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主动向幼儿、家长问好,与家长简单交谈。必要时,协助晨检和接待工作。
2.接待教师要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弯腰或下蹲拥抱幼儿,并进行简短询问和交谈。
3.指导进班的幼儿依次用盐水漱口、如厕、双手消毒。
4.教师主动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并填写《幼儿考勤表》。
5.若发现幼儿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保健医生,保健医生实施检查(摸额头和脸颊,观察眼睛、四肢和体表,询问幼儿感受)。
6.流行病高发期,保健医生要把好大门晨检第一关,保育员把好第二关。

物品交接
1、教师接过家长手中的物品,叠放整齐,放进幼儿的储物格。
2.耐心询问家长是否有其他交代事项,将家长交代的事项细致写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上,并及时分工处理,处理完毕后签字确认。
3.需喂药的幼儿,家长填好《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并签字。教师将幼儿药品写上姓名,放入药盒中,由保育员统一妥善保管。保育员对照《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定点定时喂药,并在签名后向主班教师汇报。
4.查看幼儿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帮助幼儿取下书包,指导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的位置。

幼儿交接
1、班级教师带领幼儿进园并将幼儿交给活动指导教师,同时将幼儿身体、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实告知活动指导教师。如未作交代,活动指导教师须向班级教师主动询问。
2.负责幼儿交接的教师若因故要临时离开,须请他人代岗。
3.接待教师向保育员递交《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
4.每位幼儿进班时,教师须即时填写《幼儿考勤表》。

晨间活动
1、活动内容安排既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能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统筹兼顾。
2.根据不同天气、季节、入园时间等情况安排室内、户外活动:雨天以室内为主,天晴以户外为主;太热或太冷的天气室内为主;入园处于适应期的幼儿室内活动多一些,大班幼儿户外活动多一些。
3.清点人数,明示幼儿活动内容和要求。
4.教师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参与晨间活动。
5.晨间活动倡导幼儿自主活动,注意活动器具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6.检查活动场地中的人群密度是否合适本班幼儿活动;小班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班级幼儿活动情况,避免有冲撞情况发生。
7.检查场地是否有石块、积水,如有则请保育员及时清理。
8.检查活动器具是否完好,如有破损玩具及时清除,大型器具破损则告知设施管理部门。
9.幼儿活动前检查幼儿服饰、鞋带是否适合开展活动。
10.体弱、易出汗的幼儿要求在背后的内衣里垫上毛巾,稍露毛巾于衣领处。大年龄幼儿可以互相帮助垫毛巾,小年龄幼儿在教师帮助下进行。
11.对身体不适的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做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准备工作。
第2个回答  2020-10-22




1、保安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岗执勤。要求:统一着装并配备必要装备,呈立正姿势站立于幼儿园门口,注意观察周围情况,严格执行幼儿园接送卡接送幼儿制度,防止闲杂人员进园。入园时间结束后,按时锁好幼儿园大门。校园护卫队成员(佩戴醒目标志)在幼儿园大门内外及路口执勤,加强巡视及疏通家长车辆,确保幼儿园门口道路畅通。
2、保健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岗。严格按要求做好晨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幼儿身体、情绪的异常情况,收放好幼儿携带的不安全物品。
3、行政值班领导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岗,指导家长在入园前检查孩子着装及口袋,不带危险品来园。
4、早班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准时到岗,严禁出现空岗、离岗现象,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认真组织幼儿的晨间活动。清点幼儿出勤并做好记录;及时与未到园幼儿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并做好因病缺课幼儿跟踪记录。不得在幼儿面前吃早饭。
5、保洁员于幼儿入园之前,要认真检查活动场地及体育设施设备安全,用配比好的消毒水擦拭室内玩具和户外大型玩具。

生活活动
饮水
1、保温桶每天清洗、消毒、上锁,幼儿个人专用饮水杯每天清洗消毒。水温视季节合理调整,夏季不得高于40度。
2、指导幼儿安全有序地接水并坐小椅子上喝水,不追逐打闹。
3、保育员应及时将水杯冲洗干净,倒净水渍,放入消毒柜消毒,消毒完毕及时取出放入水杯架,以保证幼儿随时饮水及饭后漱口。
盥洗入厕
1、每班必须保证至少有一名教师或保育员在盥洗室内组织指导幼儿盥洗,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引导幼儿注意盥洗和入厕的安全,教育幼儿不推挤、不打闹,有序等候。
3、保育员随时将地面水迹拖干净,防止幼儿因地滑摔倒。
4、指导幼儿用肥皂正确洗手,用自己的毛巾擦手、洗脸。
5、使用热水盥洗时,调节好水温,避免幼儿烫伤。
第3个回答  2020-10-22
环境准备
1.开窗、通风换气,调好室温,准备好饮用水、消毒水。
2.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与物品消毒。
3.按当天晨间活动安排,准备好幼儿活动所需物品。
4.准备好《幼儿考勤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与《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

接待幼儿
1、园长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主动向幼儿、家长问好,与家长简单交谈。必要时,协助晨检和接待工作。
2.接待教师要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弯腰或下蹲拥抱幼儿,并进行简短询问和交谈。
3.指导进班的幼儿依次用盐水漱口、如厕、双手消毒。
4.教师主动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并填写《幼儿考勤表》。
5.若发现幼儿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保健医生,保健医生实施检查(摸额头和脸颊,观察眼睛、四肢和体表,询问幼儿感受)。
6.流行病高发期,保健医生要把好大门晨检第一关,保育员把好第二关。

物品交接
1、教师接过家长手中的物品,叠放整齐,放进幼儿的储物格。
2.耐心询问家长是否有其他交代事项,将家长交代的事项细致写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上,并及时分工处理,处理完毕后签字确认。
3.需喂药的幼儿,家长填好《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并签字。教师将幼儿药品写上姓名,放入药盒中,由保育员统一妥善保管。保育员对照《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定点定时喂药,并在签名后向主班教师汇报。
4.查看幼儿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帮助幼儿取下书包,指导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的位置。

幼儿交接
1、班级教师带领幼儿进园并将幼儿交给活动指导教师,同时将幼儿身体、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实告知活动指导教师。如未作交代,活动指导教师须向班级教师主动询问。
2.负责幼儿交接的教师若因故要临时离开,须请他人代岗。
3.接待教师向保育员递交《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
4.每位幼儿进班时,教师须即时填写《幼儿考勤表》。

晨间活动
1、活动内容安排既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能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统筹兼顾。
2.根据不同天气、季节、入园时间等情况安排室内、户外活动:雨天以室内为主,天晴以户外为主;太热或太冷的天气室内为主;入园处于适应期的幼儿室内活动多一些,大班幼儿户外活动多一些。
3.清点人数,明示幼儿活动内容和要求。
4.教师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参与晨间活动。
5.晨间活动倡导幼儿自主活动,注意活动器具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6.检查活动场地中的人群密度是否合适本班幼儿活动;小班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班级幼儿活动情况,避免有冲撞情况发生。
7.检查场地是否有石块、积水,如有则请保育员及时清理。
8.检查活动器具是否完好,如有破损玩具及时清除,大型器具破损则告知设施管理部门。
9.幼儿活动前检查幼儿服饰、鞋带是否适合开展活动。
10.体弱、易出汗的幼儿要求在背后的内衣里垫上毛巾,稍露毛巾于衣领处。大年龄幼儿可以互相帮助垫毛巾,小年龄幼儿在教师帮助下进行。
11.对身体不适的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做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准备工作。
第4个回答  2020-10-22
又快到迎新的时刻了,身为幼师的你,还没有从假期中缓过神,就要面对一大群孩子、家长了!你是否感到不安呢?不用担心,小编为您准备了包括环境准备、接待环节、物品交接各个入园接待工作的规范流程,非常实用,记得收藏哦!



环境准备

1、开窗、通风换气,调好室温,准备好饮用水、消毒水。

2.做好室内外清洁卫生与物品消毒。

3.按当天晨间活动安排,准备好幼儿活动所需物品。

4.准备好《幼儿考勤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与《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

☆ 小贴士 ☆

在进行开学环境布置时,老师们可以将孩子们平时的手工作品、园所办园特色等要素综合运用到环创设计中,以热情洋溢的欢迎方式,让家长和孩子感受到新学期幼儿园的新面貌。

接待幼儿

1、园长以热情、亲切的态度主动向幼儿、家长问好,与家长简单交谈。必要时,协助晨检和接待工作。

2.接待教师要面带微笑,热情地向幼儿及家长问好。弯腰或下蹲拥抱幼儿,并进行简短询问和交谈。

3.指导进班的幼儿依次用盐水漱口、如厕、双手消毒。

4.教师主动询问幼儿在家情况,并填写《幼儿考勤表》。

5.若发现幼儿有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保健医生,保健医生实施检查(摸额头和脸颊,观察眼睛、四肢和体表,询问幼儿感受)。

6.流行病高发期,保健医生要把好大门晨检第一关,保育员把好第二关。

☆ 小贴士 ☆

孩子离开自己熟悉的家和家人,进入幼儿园这么一个全新的环境,不适应是很正常的。面对这些情况,老师可以尝试这些些安抚幼儿情绪的办法,有一定效果。例如,亲一亲,抱一抱,当孩子早上来园时,老师笑脸相迎,以妈妈般的态度亲一亲,抱一抱孩子,使他们得到身心满足;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滑梯、玩具,小游戏等都很受孩子的欢迎。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之间尽快熟悉起来,从中找到安全感、归属感,以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物品交接

1、教师接过家长手中的物品,叠放整齐,放进幼儿的储物格。

2.耐心询问家长是否有其他交代事项,将家长交代的事项细致写在《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上,并及时分工处理,处理完毕后签字确认。

3.需喂药的幼儿,家长填好《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并签字。教师将幼儿药品写上姓名,放入药盒中,由保育员统一妥善保管。保育员对照《喂药委托及服药记录表》定点定时喂药,并在签名后向主班教师汇报。

4.查看幼儿有无携带危险物品,帮助幼儿取下书包,指导幼儿将书包放到指定的位置。

☆ 小贴士 ☆

1.不管是否是自己班的幼儿,都要热情;

2.尽量减少与家长更长时间的沟通;

3.要进行必要的沟通;

4.早上如遇特殊情况(有吃药、物品交接,一定要准确记录,不可遗漏)

幼儿交接

1、班级教师带领幼儿进园并将幼儿交给活动指导教师,同时将幼儿身体、情绪等方面的情况如实告知活动指导教师。如未作交代,活动指导教师须向班级教师主动询问。

2.负责幼儿交接的教师若因故要临时离开,须请他人代岗。

3.接待教师向保育员递交《家长交代事项记事本》。

4.每位幼儿进班时,教师须即时填写《幼儿考勤表》。

☆ 小贴士 ☆

1、注意与家长当面交接幼儿,必须要有接送卡,确保幼儿安全离园

2、注意幼儿仪表形象,帮助和协助幼儿整理好衣物,干净整洁进园,干净整洁进离园。

3、严禁家长进班接幼儿,在班级门口交接。在此期间和家长交流沟通要简短,注意照顾班内孩子。

安排晨间活动

1、活动内容安排既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又能发展幼儿综合能力,统筹兼顾。

2.根据不同天气、季节、入园时间等情况安排室内、户外活动:雨天以室内为主,天晴以户外为主;太热或太冷的天气室内为主;入园处于适应期的幼儿室内活动多一些,大班幼儿户外活动多一些。

3.清点人数,明示幼儿活动内容和要求。

4.教师用语言或动作引导幼儿参与晨间活动。

5.晨间活动倡导幼儿自主活动,注意活动器具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6.检查活动场地中的人群密度是否合适本班幼儿活动;小班幼儿活动时教师要注意班级幼儿活动情况,避免有冲撞情况发生。

7.检查场地是否有石块、积水,如有则请保育员及时清理。

8.检查活动器具是否完好,如有破损玩具及时清除,大型器具破损则告知设施管理部门。

9.幼儿活动前检查幼儿服饰、鞋带是否适合开展活动。

10.体弱、易出汗的幼儿要求在背后的内衣里垫上毛巾,稍露毛巾于衣领处。大年龄幼儿可以互相帮助垫毛巾,小年龄幼儿在教师帮助下进行。

11.对身体不适的幼儿,教师可引导幼儿做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准备工作。

☆ 小贴士 ☆

小班孩子第一次入园,对幼儿园的环境充满了期待,同时又有很多好奇,老师们可以组织一些参观和游戏活动,如让中大班孩子带着小班孩子参观幼儿园内外环境、组织亲子游戏等,让孩子们与园所环境发生互动,从而发现幼儿园的好玩之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