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大脑是一切感官的中枢,人的感官主要分为前庭觉、本体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觉功能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其中一种感官出现失调,往往是多个感觉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达到均衡的感觉统合能力非常重要,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常见的几种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触觉训练: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等;
前庭觉训练: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笼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滑车等;
弹跳训练:羊角球、跳床;
固有平衡训练:独角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本体觉训练:跳床、平衡木、平衡板、S形平衡台、晃动独木桥、滑板、羊角球、跳袋等。

        以上列举了一些针对性感统训练需要用到的器材,家长可以尝试自己在家给孩子做训练,有助于预防感统失调,对于轻微感统失调也有改善的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儿童感统训练:是指基于儿童的神经需要,引导对感觉刺激作适当反应的训练,此训练提供前庭(重力与运动)、本体感觉(肌肉与感觉)及触觉等刺激的全身运动,其目的不在于增强运动技能,而是改善脑处理感觉资讯与组织并构成感觉资讯的方法,正确的概念是脑功能的神经功能。
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同时给予儿童前庭、肌肉、关节、皮肤触摸、视、听、嗅等多种刺激,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
感觉统合训练目的要用耐心培养儿童的兴趣,建立宝宝的自信心;要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到快乐,自动自发才有效。该训练因人而异,让儿童每天都有多样的感觉刺激。
感统训练方法有触觉训练、前庭平衡觉训练、弹跳训练、固有平衡训练、本体感训练等,不同的感统训练方法所用的感统训练器材也不一样,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来选用。

方形滑车: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动功能积极发展。 圆形滑车:双手滑行、连结车阵、手搭肩、搬运、玩法多样,随心所欲。
   大陀螺:高级前庭平衡训练器。强力刺激孩子左右脑发展。    平衡触觉板:各种不同形状的触点可刺激孩子的脚部神经及全身触觉感。可任意变 换,训练平衡能力,体验行走乐趣。 太极平衡板: 针对身体协调不良、触觉敏感或迟钝的孩子进行训练,增加前庭及 本体感的刺激。
   踩踏石:训练孩子平衡与逻辑思考的能力 跳袋:通过在跳袋内向前后左右跳跃,可帮助儿童克服本体感不足及触   觉敏感或不足。 88轨道: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上下转盘:将球放置在轨道上并慢慢地转动转盘,令球在轨道上持续滚动。   训练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力及动作的灵活反应。 独脚凳: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力感,建立前庭感觉机   能。
第2个回答  2020-11-05
感觉统合: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

当孩子坐在教室中听课记笔记时,我们通过视觉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听觉接受老师上课的课程内容,触觉让我们感受到笔和书本的材质,前庭觉保证我们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本体感保证我们的坐姿是否端正。
当感觉统合处理好所有的感觉信息,让我们流畅的学习时,我们的大脑把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内化处理,学习的行为就发生了。
感觉统合能力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基本的一种能力,当统合的能力出现问题时,孩子就会表现出一系列不自主的学习问题。

不想孩子感统失调,就这样玩起来

早产、剖腹产,胎儿受产道挤压不足可能影响触觉发展,而更多还是后天因素,如城市里孩子的活动空间不够、缺少丰富的环境刺激;家长过度保护,影响孩子身心发育的正常进程。小编整理出来的适合0-6岁小朋友在家玩的感统小游戏,妈妈们快get起来~

前庭觉失调训练方法

01

上抛接小球

训练方法:
在抛球的过程中,要求孩子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在胸前抱住球,向上抛的时候球要过头顶,但是双手不要过肩膀。如果是幼儿园的孩子,最好能连续10到15个不掉球,上小学的低年级学生,最好是20个不掉球。

02

拍皮球练习

训练方法:
让孩子练习左右手拍皮球,或者是一些定点拍皮球的练习,比如在地上画一个圆圈,让孩子拍的球一定落在圆圈里。

03

小推车练习

训练方法:
爸爸妈妈拽住孩子的双脚,孩子的小手当车轱辘,在我们的客厅里来回去走。要求孩子在走的过程中,头要抬高、手要协调、交替着走,爸爸妈妈要扶好孩子的双腿,通过3到5分钟训练孩子的前庭平衡,逐渐来帮助孩子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本体感失调训练方法

01

闭眼贴墙静站

训练方法:
要求孩子脚跟尽量贴着墙站好,但是在站的过程中,最好闭眼睛,每天坚持2到3分钟,站立的时候要求孩子不说话,学习控制住自己。

02

金鸡独立

训练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少左右脚能够坚持20到25秒,保持身体的平衡。如果孩子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我们不妨让他头上顶一本书,顶着书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平衡能力要求就高了。

03

跳绳练习

训练方法:
建议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坚持跳绳,先学习连续双脚跳,连续跳之后可以学习反跳,反跳达标后可以学习左右脚交替跳,大量的跳绳练习对身体的协调、本体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20-11-05
感觉统合训练系统是通过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为儿童营造出的虚拟康复训练环境,包含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结合最科学的实物训练器材,使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效的提高孩子皮肤的触觉、前庭感觉和本体感受,实现大脑与身体各种机能的联系与协调,从而促进儿童大脑与体魄的发育。

感觉统合就是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感觉统合不足或感觉统合失调就会影响大脑各功能区、感觉器官及身体的协调发挥,引发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其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由于大脑、身体及感觉器官的神经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需要统合,如果这一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大脑、身体及感觉器官的学习混乱,产生感觉统合失常的现象。这种学习在婴幼儿期几乎已经打下了80%的基础。
第4个回答  2020-11-05
1
爬行训练
宝宝在出生28天左右就会产生爬行反射,这个时候,首先可以每天让宝宝俯卧床上,教宝宝练习抬头,锻炼宝宝的颈部肌肉,等宝宝学会抬头后再开始用手抵住他的双脚,让宝宝趁势向前爬行。宝宝会爬后可继续让宝宝充分爬行3个月以上。
2
平衡训练
在宝宝的婴儿期可将其抱在怀中轻轻摇晃,或者让宝宝坐在摇篮中轻轻摇晃宝宝。通过摇晃来强化宝宝对自身平衡的感觉,对于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其玩荡秋千、走平衡木等游戏来增加其平衡感。
3
触觉训练
可以给宝宝准备两个小盆,里面分别放入冷、热水,让宝宝通过感受不同水温带来的刺激来进行触觉训练,需要注意水温应当保证在安全范围内,以免造成宝宝冻、烫伤。还可以用梳子轻轻的给宝宝梳头头、或者用毛巾、海绵、软刷等工具轻轻的触摸刺激孩子的皮肤等,给予宝宝足够的触觉训练。
4
手指精细训练
通过对手指小肌肉的精细训练,可以调整本体感失调,训练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可根据孩子的年龄、能力特点进行如摆积木、捏橡皮泥、投球等训练。稍大后可以练习拿笔、拿筷子、系鞋带等手指训练。
5
小贴士
感觉统合训练是解决各类儿童行为问题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一旦发现宝宝有感统失调的倾向,应当及时、尽早的请教专业人士,制定一套系统、渐进的训练计划对宝宝进行训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