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审计是怎么解释的?

如题所述

  改制审计是企业为改制为目的的专项审计。

  企业改制是指依法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组织形式、经营管理模式或体制等,使其在客观上适应企业发展的新的需要的过程。

  一、企业改制审计依据

  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和企业的改制方案。其中应明确企业净资产数额及清产核资情况即资产处置意见、改制后的企业股东投资情况。改制企业财务是否符合《会计法》、《公司法》和税法、财经法规、财会制度的要求等,非常需要审计进行检查鉴定。审批程序中规定:改制企业必须提交具有法定从业资格的中介审验机构出具的改制企业审计报告书。省属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经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准。

  二、改制企业何时进行审计

  改制、审计同步开展,坚持“规范促管理”的原则。

  在产权界定、股权设置过程中,应将改制作为企业“体验”、“会诊”的好机会,认认真真地对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切不可变改制为“遮丑布”,使管理层中的蛀虫继续危害企业。所以改制与审计应同步开展,使资产查实科学化,把审计功能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改制中的审计,应力求聘请权威的、公正的、可信的中介机构进行,且审计报酬只与审计工作量、质量相关,断绝与被审计单位的结果相关,并要求审计部门在审计后提交《审计报告》,以供改制及以后企业决策、管理参考。在审计中介机构没有充分发育的地区,应充分运用社会舆论工具对审计工作进行监督,以促进其公正性。

  三、改制企业审计的意义

  第一,通过审计,落实债权债务和所有者权益,澄清企业家底。
  这是企业改制前首先必做的工作。企业资产的范围很广,应主要分清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其他资产,逐项清点登记核实,确保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不流失。在负债方面,应分清金融负债、企业负债和其他负债,在未进行债务重组的前提下,要保证债权人的权益不受损失。在所有者权益方面,要落实盈亏和实收资本、盈余公积等数额,确定所有者权益净额。由于资产总额中往往含有虚值资产,这就需要通过审计加以界定,将不属于实有资产的部分从资产总额中剔除。为完成该项工作,要认真仔细地进行清查、对账。值得注意的是,在审计结论前,要将企业全部已发生的未达账项进行调整,以保证审计确认的国有资产、集体资产和债权债务等数字直实可靠。
  第二,通过审计协助搞好资产评估。
  资产总额和净资产的确定还要通过法定部门对资产评估的最终认可。但审计尤其是内部审计应在资产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评估对象应是审计后的账面数字和具体实物。资产评估后,应进行复核、检查,防止遗漏、重复和错评、错估等现象。并在此基础上编制新的资产负债表,以真实反映企业净资产和各项债权、债务。
  第三,通过审计提出参股、控股和使用国有或集体资产等建议。
  通过审计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对企业现状和潜在实力或问题有了比较透彻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提出客观现实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为促使改制后企业建立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有效实行“贴身经营”,一般来说,企业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及老企业参股不宜过大,控股也不一定要占总股本的50%以上,应尽量让改制企业有偿使用国有或集体资产,由母公司向其收取的资产使用费,要优先用于离退人员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支出,处理历史遗留包袱和偿还债务。
  第四,通过审计落实经济包袱。
  改制前落实经济包袱,是对老企业在旧体制下形成的经济包袱作最后一次的界定,意义重大,应引起足够重视。此项工作要做到不留遗漏,客观公正,经得起法律、政策的检验。审计要严格把关,对经济包袱进行科学分类,划清形成原因和时间界限,分清政策性包袱和经营性包袱,为今后争取政策和处理遗留问题打好基础。同时要注意,不得将有望收回的债权随意转为包袱;对有关责任人因失职造成的损失要追究责任。经济包袱的界定和有关问题的说明应明确写入审计结论。

  四、改制企业审计中的特别关注:资产损失

  企业改制过程中清查出来的资产损失包括7个方面:坏账损失;存货损失;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损失;担保损失;长期投资(含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损失;经营证券、期货、外汇交易损失;应摊未摊销的费用挂账和应提未提的利息等损失

  对改制企业的各项资产损失,审计机构应在企业改制专项审计报告中予以披露,并报经审核批准后,依次按照盈余公积金、资本公积金和资本金顺序冲减企业所有者权益。对确认为资产损失的逾期应收款项和长期债权投资,应实行账销案存,继续保留追索权,移交上级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机构负责统一清理、追索和管理,收回的资金作为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企业改制中清理出来的资产损失,未经审计确认和按规定权限批准,不得进行财务处理。按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后,企业应编制企业改制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并依此作为企业改制资产评估的依据。

  企业改制审计要注意以下几项:
  1、广泛宣传企业转制过程中审计的重要性。
  我国过去几十年都是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中生产、经营,审计监督的观念淡薄。企业转制是因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而产生的,它本身是个新事物。企业转制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和配套措施。转制过程审计就是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但人们对它还十分陌生。有鉴于此,当前必须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转制企业员工对转制过程中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宣传要在控股公司层面进行,要让控股公司的领导以及参与此项工作的职能部门了解转制过程中审计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如何操作的程序;要向转制企业的原经营者宣传,使他们了解转制必须审计,懂得如何配合、支持审计;对员工的宣传同样重要,因为员工是企业的知情者,他们可以为审计提供第一手资料。总之,通过宣传,要在转制企业中营造一个良好的审计环境。
  2、明确企业转制过程中审计的责任者。
  国有企业转制,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是主体,它是国有资产的授权代表。审计作为企业转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由控股公司的审计职能部门负责。公司审计部门可以自己完成审计工作,也可以在提出规范审计要求的前提下,委托中介机构审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控股公司审计部门应该直接参与企业活动,并监督其全过程。
  3、用法律形式确定企业转制过程中的必审制度。
  企业转制过程中审计工作要落到实处,停留在思想认识基础上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法律制度。为此,确立企业转制过程必审制度相当重要。有关部门应在《审计法》的实施细则中增加企业转制过程中审计的相关条款。有关条款应该明确规定实现转制审计一票否决制,即转制企业必须有审计报告才能通过年检。审计的结果是企业转制的重要一票,审计通不过的企业不能转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审计在企业转制中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18
4、清算公告(三次)、清算决议及批文、清算委员会确认的财产清单

改制审计--全民所有制企业或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变其所有权性质,通常是在变更为按《公司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中需要进行的审计。包括初始投资认定审计、财产损失认定审计、财务状况认定审计。该审计报告可提供给财政局、工商局、企业上级单位等相关部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