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冷铺法施工工艺?

如题所述

    这些施工方法都是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

    最早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热熔法施工,把改性沥青层用火烤到熔融状态,利用沥青天然的强粘结性与基层粘结,搭接缝粘结也如此处理,搭接缝能自然挤出熔融沥青条才表明烤到火候了。理论上这样形成的防水系统可以和基层满粘,同时所有搭接缝形成一体,但是实践中很难做到。改性沥青层很薄,只有一点几个毫米,火大一点就会烧穿卷材,废掉一米就是一米的成本,因此施工时倾向少用火,这样的结果是造成假性粘结,经历一个冻融循环约一年后就会开胶,施工更差的开胶更快。大面积的热熔施工,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大量薄弱部位,形成的防水系统不可靠。

    由于热熔施工存在上述问题,对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了改造,把单面或双面涂刷自粘橡胶改性沥青层,表面覆隔离膜,施工时撕掉隔离膜直接粘结在基层,然后用力滚压,使卷材与基层以及搭接缝粘结牢固。这就是冷铺法。实践表明,人力难以滚压结实,而且增粘添加剂老化迁移后粘性下降,形成的防水系统也不可靠。但是,地下空间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用自粘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非常科学,形成的防水系统是目前地下空间防水系统中可靠性最高,性价比最高的。

    干铺法应为湿铺法。由于前两种施工方法都存在粘结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又对卷材进行了改进,先铺设水泥砂浆,然后撕掉卷材隔离膜,小心卷铺避免空气进入,再用滚筒滚压排除气泡与水泥砂浆贴实。搭接缝利用自粘法粘结,用密封胶密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践中依然存在大量与基层的空鼓。水泥标号,保质期对最初的粘结影响极大,施工现场水泥往往存放了一段时间,有的还会受到污染,对初次粘结都有很大影响。水泥凝固释放水化热,升温导致部分水分汽化,形成空鼓。水泥为刚性材料,粘结层又是薄薄一层,使用中会四分五裂,夹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基层和弹性的改性沥青层之间像是一层碎饼干。

    综上,除了地下空间预铺反粘法施工外,应尽量避免使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高防水需求使用脲基防水涂料是长久可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