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早期症状

如题所述

肺癌常见的早期症状

1、咳嗽

多为偶发性干咳,少痰或无痰,可有少量白色泡沫痰,多于劳累后出现。咳嗽时间不固定,且与体位无关。

2、咯血或血痰

是由癌组织坏死、溃烂引起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咯血痰量的多少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癌组织内血管损伤程度有关。多为持续性,痰中带血丝或小血块,血呈鲜红色或暗红色,一般治疗不易控制。咯血或血痰的血一般较少,少数情况下,癌肿侵蚀大血管,可引起大口咯血。


3、胸痛

胸痛大多在肺癌的中晚期出现,但若癌瘤位于胸膜附近,则可较早出现胸痛,表现为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当癌瘤直接侵犯胸膜时,则可有尖锐胸痛,在咳嗽或呼吸时加重。

4、发热

肺癌早期很少发热,但当癌组织坏死时,可引起低、中度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当病变靠近肺门的中心型肺癌在支气管内生长发展到管腔阻塞或半堵塞时,可引起阻塞性肺炎,引起全身发热,此时体温一般在38℃左右,经抗生素治疗可退热,但如果阻塞病变末除,肺炎可以反复发作。

5、关节肿痛

疼痛主要在大关节,多为锞关节,次为腕关节,无游走性,与天气变化无关,局部可出现肿胀,X线照片除偶见骨膜增厚外,多无其他异常。部分患者可有杆状指(趾)表现。临床上把这些症状称为肺源性骨关节病或异位生长激素综合症。服用抗风湿止痛药并不能使整个病程好转,而肺部的病灶一经切除,关节痛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

6、皮肤变化

有少部分人在早期可表现皮肤痞痒性皮疹、皮肌炎、带状疱疹等。

7、内分泌系统紊乱

少数病人还可见进行性肌无力、肌肉萎缩,糖尿病,下肢浮肿,男性乳房增大、睾丸萎缩等。

值得注意的是,约有三分之一的早期肺癌没有症状,还有一部分病人尽管有轻微的早期症状,但是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很重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1
肺癌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症状和体征的有无、轻重以及出现的早晚,取决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有无转移及有无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反应程度和耐受性的差异。肺癌早期症状常较轻微,甚至可无任何不适。中央型肺癌症状出现早且重,周围型肺癌症状出现晚且较轻,甚至无症状,常在体检时被发现。肺癌的症状大致分为: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肺外症状、浸润和转移症状。
(一)局部症状
局部症状是指由肿瘤本身在局部生长时刺激、阻塞、浸润和压迫组织所引起的症状。
1.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与支气管黏液分泌的改变、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张及其他胸内合并症有关。肿瘤生长于管径较大、对外来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气管黏膜时,可产生类似异物样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一般止咳药常不易控制。肿瘤生长在段以下较细小支气管黏膜时,咳嗽多不明显,甚至无咳嗽。对于吸烟或患慢支气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数变频,咳嗽性质改变如呈高音调金属音时,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痰中带血或咯血
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3.胸痛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大多数情况下,周围型肺癌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锐而断续的胸膜性疼痛,若继续发展,则演变为恒定的钻痛。难以定位的轻度的胸部不适有时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或累及血管、支气管周围神经有关,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25%诉胸部钝痛。持续尖锐剧烈、不易为药物所控制的胸痛,则常提示已有广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肩部或胸背部持续性疼痛提示肺叶内侧近纵隔部位有肿瘤外侵可能。
4.胸闷、气急
约有10%的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多见于中央型肺癌,特别是肺功能较差的病人。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①肺癌晚期,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压迫气管、隆突或主支气管时,可出现气急,甚至窒息症状。②大量胸腔积液时压迫肺组织并使纵隔严重移位,或有心包积液时,也可出现胸闷、气急、呼吸困难,但抽液后症状可缓解。③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支气管播散性腺癌,使呼吸面积减少,气体弥散功能障碍,导致严重的通气/血流比值失调,引起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常伴有发绀。④其他:包括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淋巴管炎性肺癌、肿瘤微栓塞、上气道阻塞、自发性气胸以及合并慢性肺疾病如COPD。
5.声音嘶哑
有5%~18%的肺癌患者以声嘶为第一主诉,通常伴随有咳嗽。声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纵隔侵犯或淋巴结长大累及同侧喉返神经而致左侧声带麻痹。声带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气道梗阻。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以此首发症状者占20%~30%。肺癌所致的发热原因有两种,一为炎性发热,中央型肺癌肿瘤生长时,常先阻塞段或支气管开口,引起相应的肺叶或肺段阻塞性肺炎或不张而出现发热,但多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抗生素治疗可能奏效,阴影可能吸收,但因分泌物引流不畅,常反复发作,约1/3的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反复在同一部位发生肺炎。周围型肺癌多在晚期因肿瘤压迫邻近肺组织引起炎症时而发热。二为癌性发热,多由肿瘤坏死组织被机体吸收所致,此种发热抗炎药物治疗无效,激素类或吲哚类药物有一定疗效。
2.消瘦和恶病质
肺癌晚期由于感染、疼痛所致食欲减退,肿瘤生长和毒素引起消耗增加,以及体内TNF、Leptin等细胞因子水平增高,可引起严重的消瘦、贫血、恶病质。
(三)肺外症状
由于肺癌所产生的某些特殊活性物质(包括激素、抗原、酶等),患者可出现一种或多种肺外症状,常可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前,并且可随肿瘤的消长而消退或出现,临床上以肺源性骨关节增生症较多见。
1.肺源性骨关节增生症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柞状指(趾),长骨远端骨膜增生,新骨形成,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和触痛。长骨以胫排骨、肱骨和掌骨,关节以膝、踝、腕等大关节较多见。柞状指、趾发生率约29%,主要见于鳞癌;增生性骨关节病发生率1%~10%,主要见于腺癌,小细胞癌很少有此种表现。确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雌激素、生长激素或神经功能有关,手术切除癌肿后可获缓解或消退,复发时又可出现。
2.与肿瘤有关的异位激素分泌综合征
约10%患者可出现此类症状,可作为首发症状出现。另有一些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可检测出一种或几种血浆异位激素增高。此类症状多见于小细胞肺癌。
(1)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综合征 由于肿瘤分泌ACTH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活性物质,使血浆皮质醇增高。临床症状与柯兴氏综合征大致相似,可有进行性肌无力、周围性水肿、高血压、糖尿病、低钾性碱中毒等,其特点为病程进展快,可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伴有皮肤色素沉着,而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紫纹多不明显。该综合征多见于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
(2)异位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 由于肿瘤自主性分泌LH及HCG而刺激性腺类固醇分泌所致。多表现为男性双侧或单侧乳腺发育,可发生于各种细胞类型的肺癌,以未分化癌和小细胞癌多见。偶可见阴茎异常勃起,除与激素异常分泌有关外,也可能因阴茎血管栓塞所致。
(3)异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综合征 是由于肿瘤分泌甲状旁腺激素或一种溶骨物质(多肽)所致。临床上以高血钙、低血磷为特点,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烦渴、体重下降、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烦躁不安和精神错乱等。多见于鳞癌。
(4)异位胰岛素分泌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低血糖征候群,如精神错乱、幻觉、头痛等。其原因可能与肿瘤大量消耗葡萄糖、分泌类似胰岛素活性的体液物质或分泌胰岛素释放多肽等有关。
(5)类癌综合征 是由于肿瘤分泌5-羟色胺所致。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哮喘、皮肤潮红、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水样腹泻等。多见于腺癌和燕麦细胞癌。
(6)神经-肌肉综合征(Eaton-Lambert综合征) 是因肿瘤分泌箭毒性样物质所致。表现为随意肌力减退和极易疲劳。多见于小细胞未分化癌。其他尚有周围性神经病、脊根节细胞与神经退行性变、亚急性小脑变性、皮质变性、多发性肌炎等,可出现肢端疼痛无力、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步履困难及痴呆。
(7)异位生长激素综合征 表现为肥大性骨关节病 多见于腺癌和未分化癌。
(8)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是由于癌组织分泌大量的ADH或具有抗利尿作用的多肽物质所致。其主要临床特点为低钠血症,伴有血清和细胞外液低渗透压(<270 mOsm/L)、肾脏持续排纳、尿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尿比重>1.200)和水中毒。多见于小细胞肺癌。
3.其他表现
(1)皮肤病变 黑棘皮病和皮肤炎多见于腺癌,皮肤色素沉着是由于肿瘤分泌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所致,多见于小细胞癌。其他尚有硬皮病、掌跖皮肤过度角化症等。
(2)心血管系统 各种类型的肺癌均可凝血机制异常,出现游走性静脉栓塞、静脉炎和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可在肺癌确诊前数月出现。
(3)血液学系统 可有慢性贫血、紫癜、红细胞增多、类白血病样反应。可能为铁质吸收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寿命缩短、毛细血管性渗血性贫血等原因所致。此外,各种细胞类型的肺癌均可出现DIC,可能与肿瘤释放促凝血因子有关。肺鳞癌患者可伴有紫癜。
(四)外侵和转移症状
1.淋巴结转移
最常见的是纵隔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多在病灶同侧,少数可在对侧,多为较坚硬,单个或多个结节,有时可为首发的主诉而就诊。气管旁或隆突下淋巴结肿大可压迫气道,出现胸闷。气急甚至窒息。压迫食管可出现吞咽困难。
2.胸膜受侵和/转移
胸膜是肺癌常见的侵犯和转移部位,包括直接侵犯和种植性转移。临床表现因有无胸腔积液及胸水的多寡而异,胸水的成因除直接侵犯和转移外,还包括淋巴结的阻塞以及伴发的阻塞性肺炎和肺不张。常见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胸闷与胸痛等,亦可完全无任何症状;查体时可见肋间饱满、肋间增宽、呼吸音减低、语颤减低、叩诊实音、纵隔移位等,胸水可为浆液性、浆液血性或血性,多数为渗出液,恶性胸水的特点为增长速度快,多呈血性。极为罕见的肺癌可发生自发性气胸,其机制为胸膜的直接侵犯和阻塞性肺气肿破裂,多见于鳞癌,预后不良。
3.上腔静脉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
肿瘤直接侵犯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压迫上腔静脉,或腔内的栓塞,使其狭窄或闭塞,造成血液回流障碍,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头痛、颜面部浮肿、颈胸部静脉曲张、压力增高、呼吸困难、咳嗽、胸痛以及吞咽困难,亦常有弯腰时晕厥或眩晕等。前胸部和上腹部静脉可代偿性曲张,反映上腔静脉阻塞的时间和阻塞的解剖位置。上腔静脉阻塞的症状和体征与其部位有关。若一侧无名静脉阻塞,头面、颈部的血流可通过对侧无名静脉回流心脏,临床症状较轻。若上腔静脉阻塞发生在奇静脉入口以下部位,除了上述静脉扩张,尚有腹部静脉怒张,血液以此途径流入下腔静脉。若阻塞发展迅速,可出现脑水肿而有头痛、嗜睡、激惹和意识状态的改变。
4.肾脏转移
死于肺癌的患者约35%发现有肾脏转移,亦是肺癌手术切除后1月内死亡患者的最常见转移部位。大多数肾脏转移无临床症状,有时可表现为腰痛及肾功能不全。
5.消化道转移
肝转移可表现为食欲减退、肝区疼痛,有时伴有恶心,血清γ-GT常呈阳性,AKP呈进行性增高,查体时可发现肝脏肿大,质硬、结节感。小细胞肺癌好发胰腺转移,可出现胰腺炎症状或阻塞性黄疸。各种细胞类型的肺癌都可转移到肝脏、胃肠道、肾上腺和腹膜后淋巴结,临床多无症状,常在查体时被发现。
6.骨转移
肺癌骨转移的常见部位有肋骨、椎骨、髂骨、股骨等,但以同侧肋骨和椎骨较多见,表现为局部疼痛并有定点压痛、叩痛。脊柱转移可压迫椎管导致阻塞或压迫症状。关节受累可出现关节腔积液,穿刺可能查到癌细胞。
7.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1)脑、脑膜和脊髓转移 发生率约10%,其症状可因转移部位不同而异。常见的症状为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精神状态的改变等,少见的症状有癫痫发作、脑神经受累、偏瘫、共济失调、失语和突然昏厥等。脑膜转移不如脑转移常见,常发生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其症状与脑转移相似。
(2)脑病和小脑皮质变性 脑病的主要表现为痴呆、精神病和器质性病变,小脑皮质变性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肢体功能障碍,四肢行动困难、动作震颤、发音困难、眩晕等。有报道肿瘤切除后上述症状可获缓解。
8.心脏受侵和转移
肺癌累及心脏并不少见,尤多见于中央型肺癌。肿瘤可通过直接蔓延侵及心脏,亦可以淋巴管逆行播散,阻塞心脏的引流淋巴管引起心包积液,发展较慢者可无症状,或仅有心前区、肋弓下或上腹部疼痛。发展较快者可呈典型的心包填塞症状,如心急、心悸、颈面部静脉怒张、心界扩大、心音低远、肝肿大、腹水等。
9.周围神经系统症状
癌肿压迫或侵犯颈交感神经引起Horner氏综合征,其特点为病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和颜面部无汗等。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引起臂丛神经压迫征,表现为同侧上肢烧灼样放射性疼痛、局部感觉异常和营养性萎缩。肿瘤侵犯膈神经时,可赞成膈肌麻痹,出现胸闷、气急,X线透视下可见有膈肌矛盾运动。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可致声带麻痹出现声音嘶哑。肺尖部肿瘤(肺上沟瘤)侵犯颈8和胸1神经、臂丛神经、交感神经节以及邻近的肋骨,引起剧烈肩臂疼痛、感觉异常,一侧臂轻瘫或无力、肌肉萎缩,即所谓Pancoast综合征。
第2个回答  2013-10-21
  早期症状  肺癌在早期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忽略。肺癌早期常见症状的具体表现:   1、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2、低热。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3、胸部胀痛。肺癌早期胸痛较轻,主要表现为闷痛、隐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4、痰血。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痰血而就诊的。  早期肺外表现  1、骨关节症状:此类症状较为多见。由于肺癌细胞可产生某些特殊的内分泌激素(异源性激素)、抗原和酶,这些物质运转作用于骨关节部位,而致骨关节肿胀疼痛,常累及胫、腓、尺、桡等骨及关节,指趾末端往往膨大呈杵状指,x线摄片检查可见骨膜增生。    2、肩背痛:肺外围型肺癌常向后上发展,侵蚀胸膜,累及肋骨和胸壁组织,从而引起肩背痛。这类患者很少有呼吸道症状。    3、声音嘶哑:肺癌转移灶压迫喉神经,可使声带单板机痹而致声音嘶哑。由于肺癌的转移灶在早期即可出现,并县城转移灶有时可长得比原发灶快,因此转移灶的临床表现可先于原发灶出现。  晚期症状  肺癌晚期症状会因病人体质不一样而有一定的差别,肺癌晚期时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对症治疗。局部晚期肺癌的症状:胸腔是个非常复杂的空间,肺表面四分之三的区域被胸壁环绕,它是由一薄层内膜(壁层胸膜)、脂肪、肌肉、肋骨及皮肤按不同比例构成的。肿瘤侵及以上任一部分均会引起疼痛。因而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之症状。   1、肺癌疼痛。疼痛是肺癌晚期患者经常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多数已发生胸内区域性播散的肺癌患者均有胸痛的症状。   2、声音嘶哑是肺癌晚期症状之一。控制左侧发音功能的喉返神经由颈部下行至胸部,绕过心脏的大血管返行向上至喉,从而支配发音器官的左侧。因此,若肿瘤侵及纵隔左侧,使喉返神经受到压迫,声嘶便产生了,但却无咽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其它症状。    3、面、颈部水肿也是肺癌晚期症状中比较常见的,若肿瘤侵及纵隔右侧压迫上腔静脉,最初会使颈静脉因回流不畅而怒张,最后还会导致面、颈部水肿,这需要得以及时诊断和处理。    4、气促、胸腔积液也是肺癌晚期症状中的表现。  主要体征  1、局限性哮鸣音 多为吸气阶段出现,咳嗽后并不消失。   2、声音嘶哑淋巴结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时出现。   3、上腔静脉综合症 肿瘤压迫或侵犯上腔静脉,静脉回流受阻,产生头面、颈、上肢水肿,上胸部静脉曲张并水肿,伴头晕、胸闷、气急等症状。肺尖癌压迫或侵犯颈交感神经节时,出现患侧眼球凹陷,上睑下垂、瞳孔缩小、眼裂狭窄、患侧上半胸部皮肤温度升高、无汗等。   5、肩臂疼痛 肺尖癌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出现该侧肩部及上肢放射状灼热疼痛。   6、膈神经麻痹 膈神经受侵时出现气急胸闷。   7、吞咽困难 纵隔淋巴结肿大压迫食管所致,压迫气管可致呼吸困难。   8、心包受侵 心包受侵时出现心包积液,气急,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9、胸膜转移 可见胸痛,癌性胸水等。   10、肺癌转移 肺癌的血行转移常见部位依次是骨、肝、脑、肾、肾上腺、皮下组织等,另外肺癌内转移也较常见。临床随转移部位不同而有相应的症状、体征。   11、肺外体征 常见有四肢关节疼痛或肥大、杵状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病、男性乳房增生肥大、高钙血症、精神异常等。]
第3个回答  2019-01-14
1.咳嗽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以咳嗽为首发症状者占35%~75%。肺癌所致的咳嗽可能与支气管黏液分泌的改变、阻塞性肺炎、胸膜侵犯、肺不张及其他胸内合并症有关。肿瘤生长于管径较大、对外来刺激落敏感的段以上支气管黏膜时,可产生类似异物样刺激引起的咳嗽,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一般止咳药常不易控制。肿瘤生长在段以下较细小支气管黏膜时,咳嗽多不明显,甚至无咳嗽。对于吸烟或患慢支气管炎的病人,如咳嗽程度加重,次数变频,咳嗽性质改变如呈高音调金属音时,尤其在老年人,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

  2.痰中带血或咯血

  痰中带血或咯血亦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约占30%。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丝,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入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3.胸痛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5%。常表现为胸部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大多数情况下,周围型肺癌侵犯壁层胸膜或胸壁,可引起尖锐而断续的胸膜性疼痛,若继续发展,则演变为恒定的钻痛。难以定位的轻度的胸部不适有时与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或累及血管、支气管周围神经有关,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有25%诉胸部钝痛。持续尖锐剧烈、不易为药物所控制的胸痛,则常提示已有广泛的胸膜或胸壁侵犯。肩部或胸背部持续性疼痛提示肺叶内侧近纵隔部位有肿瘤外侵可能。
第4个回答  2019-12-09
近几十年来,肺癌在各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急剧上升,居恶性肿瘤榜前列。如果不及时了解肺癌早期症状的话,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倘若能早期发现肺癌,其治愈率可达60%以上。然而肺癌的早期发现特别困难,超过1/3
以上的肺癌患者无任何明显的早期症状,只能依靠定期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其病变。
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咯血则最有诊断意义,多为痰中带血丝。肺癌高发人群是年龄在40岁以上、平时抽烟每天达一包以上、烟龄超过20年的人,尤其是男性。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高度警惕。
(1)咳嗽:多为刺激性咳嗽,是肺癌的早期症状,其特点是以阵发性、刺激性呛咳为主,有咳不净的感觉,一般无痰或只有少量白色泡沫痰,继发感染可出现脓痰。出现持续2-3个月以上的刺激性干咳(常由于外部刺激如冷空气、运动后、气味、呼吸感染诱发的无痰咳嗽);或者突然干咳、呛咳2周以上,且抗炎治疗无效,应警惕肺癌的可能。对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咳嗽声音如果呈高音调金属音时,要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性;或者原有慢性咳嗽突然发生性质改变,伴有“气管鸣”“气短”者更应予以注意。
(2)痰中带血或咳血、咯血:是肺癌的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者大约占 1/3。由于肿瘤组织血供丰富, 质地脆,剧咳时血管破裂而致出血
,咳血亦可能由肿瘤局部坏死或血管炎引起。肺癌咳血的特征为间断性或持续性、反复少量的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偶因较大血管破裂、大的空洞形成或肿瘤破溃人支气管与肺血管而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咯血。
大部分的患者都是由于出现了这个现象再去医院就诊,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
(3)胸部不适:难忍的胸痛(不规则的隐痛或钝痛)、胸闷及气急,而又无明显原因者。其中胸闷胸痛,一般症状轻,定位模糊,当癌瘤侵及胸膜、胸壁时,疼痛加剧,定位较前明确、恒定;气促是由癌瘤阻塞所致的肺炎、肺不张、恶性胸腔积液、弥漫泡病变等均可引起。
(4)声音嘶哑:有少部分肺癌患者以声嘶为第一主诉,通常伴随有咳嗽。声嘶一般提示直接的纵隔侵犯或淋巴结长大累及同侧喉返神经而致左侧声带麻痹。声带麻痹亦可引起程度不同的上气道梗阻。
(5
)低热:由于炎症的因素,患者还会出现一定的低热现象,在经过抗炎症的治疗之后也不能得到好转,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高热,这也是早期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
(6)重复在肺部某处呈现炎症转变(阻塞性肺炎或癌细胞所致);肺部听诊有局限性哮鸣音、笛音、鼾音不因咳嗽而改变者;不能用一般气管炎解释的局限性肺纹理增加或者局限性肺气肿,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