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溺爱出来的孩子不会感恩?

如题所述

  为什么溺爱出来的孩子不会感恩?看到这句话,我就想起了我的弟弟。
  我有一个小一岁的妹妹,还有一个小十一岁的弟弟。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一直都很严重,好像家庭如果生不出男孩,就要接受别人的舆论,女人更是沦为别人嘲笑的对象,被说成“不会下蛋的母鸡”。
  我记得我妈当时吃了好多的药,当时我还年幼,以为妈妈生病了,后来,我的弟弟就出生了。一向跟我妈关系不太好的奶奶这回似乎也忍不住的夸赞我妈。


   我当时抱着我的小弟弟,是那样软,那样小,忍不住感叹生命的神奇。我的爸爸过来跟我说,“你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疼你的小弟弟,你妈为了他,可吃了不少苦啊。”
    我的弟弟也算是我爸妈的“老来得子”,家里本来是做小生意的,自从我弟出生以后,我爸妈的精力都全部放在店铺和弟弟身上,对我和妹妹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就算量很多,也得先尽着弟吃,等他不想吃了,再让我和妹妹吃。我和妹妹年少时候的星期天,全部用来做作业和轮流看护我弟或者在店里帮忙。
    还记得有一回,我弟当时已经会说很多话了,我在写英语作业,顺便教我弟念了几个英语单词,我妈看见了,连忙组织我,说这么小的孩子,太早接触这些脑子再用坏了。


   我跟我妹也是很疼爱我弟的,之后我去镇上上学,我妈给我的零用钱我都没舍得话,在超市里买了一堆吃的带回家,我弟高兴的不得了,在一堆东西里翻出了他爱吃的几样,随后的动作令我很惊讶,把剩下的吃的连忙拿走藏起来了。
    还有一次高中的时候,压力大,营养也跟不上,我就拿着我妈跟我的钱去便利店里买了一箱牛奶准备带去学校,我弟见了也要喝,可是车来了,我得马上上车了,况且家里还有牛奶,我刚要走,我妈非常严厉的跟我说,你没听到你弟要这个奶吗?你还要带走?当时我只有满腹的委屈。
    像我跟我弟这么大的时候,整天在店里帮忙,虽然不能起什么大的作用,但最起码能够看看门,拿一些小零件,我弟不管家里多忙多累,从来都不会关心我妈,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玩电脑。


     记得上回,我回去看我妈,我妈做了一桌好菜,我夹了一块我妈最爱的糖醋排骨放在她的碗里,我弟洗过手上了餐桌,第一筷子是直接夹起我妈碗里的排骨往嘴里送。我生气地质问他,为什么面前一盘排骨却要去夹别人的,我弟丝毫没有感到害臊,反而理直气壮地说不够吃的。
   我现在已经结婚,有时候我弟来我家做客,还是东翻西翻的,我倒是不介意,可是他要是去别人家里做客呢?
    为什么一个好好的孩子教育成这样?归根究底还是父母的错,他们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做了孩子应该做的事情,让孩子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让孩子变得自私贪婪。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思想,正确地指引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7-05

你看,题目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呀,既然是溺爱出来的,怎么可能会知道感恩呢?因为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恩情”这个词,怎么去“感激”呢?

这还是得举例子来说明吧。比如正常人都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想得到什么,必然需要有代价,即使这个代价不需要你来承担,也会有人去承担。这就是交换,等不等价我们就不讨论了。反正做什么事,都是有代价的。

那么对于那些从小就在蜜罐里长大的公子公主们来说,他们的生活一定已经超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初级境界,而应该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那么达到这种境界的人都是什么样呢?他们一定会有的一种感觉就是:我说要有风,于是就有了风,我说要有雨,于是就下了雨。至于这风和雨是从哪来的,他们不关心,也没有必要关注,因为他的奴才们会为他摆平一切。这其实也是长期身居高位的人都有的一个特点。做为皇帝,你会感谢一个给你端茶倒水的奴才么?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老百姓没米吃,那怎么不吃肉呢?)这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惠帝留 下的名言。这是当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子听大臣报告说国家遭灾,老百姓已经连树皮草根都吃不上的时候的反应,你能怪皇帝白痴么?对于一个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过的道理,你又怎么能奢求他能理解呢?

第2个回答  2017-07-05

我觉得被溺爱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这个后果是必然的,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就被溺爱的孩子,从小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即使家庭不富裕,也是有求必应,所以孩子就会一味的索取,心里想着,反正我要什么爸妈就能给我什么,不会去想爸妈多辛苦地工作才能给自己这样的生活,才能让自己有求必应,只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来的很快,只看到爸妈好像什么都能不费力气的给,却看不到爸妈背后的辛苦,被溺爱的孩子也没尝过生活的苦,不像那些从小家庭条件不富裕爸妈给不了好生活的孩子那样早早地就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不会过早成熟,体会生活的艰辛,被溺爱的孩子不会被爸妈骂,只有一味的顺从和包容,所以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不会明辨是非,也没人教他们明辨是非,所以就会变得很任性,不会感恩。
之前看一个节目叫做《变形计》,基本上每个城市主人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从小被父母溺爱,所以狂傲不羁,所以不尊重不感恩父母,他们确实是需要被改造的,因为父母的宠爱他们变成了混世大魔王,根本长不大,变成一个自私,可怕的人,但是其实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另一点,需要改造的难道就只有孩子嘛?大人难道没有错么?难道不是因为大人的溺爱,无底线的顺从和包容才导致孩子这样的么?大人和孩子都有错,大人可能是爱孩子的,但是他这种爱孩子的方式其实也是在害孩子,使孩子变坏。
所以我一直不支持溺爱,也觉得溺爱害人,或许那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真的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3个回答  2017-07-05

为什么溺爱出来的孩子不会感恩?溺爱的含义是:过分宠爱,过分娇纵、喜爱。照顾者和儿童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特征。此时照顾者(通常是母亲)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同:过分爱护。溺爱出来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感恩?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把他享受到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应当的。当他觉得自己获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你不能给他给他提供的话就是你的问题,如果从小就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又怎么可能知道“感恩”呢。感恩就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报答感谢别人,是在别人对你进行一些帮助后你给予的一些回报。所以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学会感恩的。我见过有一个孩子他吃饭的时候永远多不会好好吃,每当吃饭的时候一家人都要围着他一个人,要有人哄着,有人喂着,就算做到这样的程度他也不回去好好吃饭,不是嫌弃这个不好吃就是嫌弃那个不和心意。那副状态简直是比古代的皇帝都要难伺候呀,真的是搞死人了。我觉得这就完全是溺爱出来的,像我小时候怎么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如果不好好吃饭不仅仅会被妈妈狠狠的揍一顿,而且搞不好这一顿就没有饭吃了,两次一整还有谁敢不好好去吃饭呀,简直不可能的好么。

第4个回答  2017-07-05

我觉得溺爱出来的孩子啊,可能他就会从心底里觉得所有人对他好就是应该的,他就不会从来不会去想,为什么别人要对他好,别人也没有什么义务要对她好,她可能就是被溺爱习惯了,就是觉得大家都理所当然的要对她好,她可能就是觉得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可说的吧,反正我觉得这样的孩子肯定就是没有感恩之心的,被溺爱的孩子就像是那个温室里的花朵吧,从来不知道外面有什么危险,也不知道别人为了它的安全,在做了些什么,所以他就会不知道感恩,其实我觉得父母是应该反思这件事情的,确实现在可能放开了二孩政策还好,就是之前只有一个孩子的时候,独生子女可能确实就会被家长宠得无法无天,尤其是那些独生子吧,就是咱们中国人反正就是会特别的宠男孩儿吧,这个就是传统的弊端,陋习吧,反正我觉得就是从小被宠到大的孩子真的就是不知道感恩吧,他们可能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然后不会想是为什么,所以也就不会改,他不会感受到生活中的这些爱,就是溺爱他,他不会知道这是爱,他就会觉得就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他不会想为什么,会有这个溺爱他就会觉得理所当然了,他就是太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想这些东西,我觉得这样的家长应该反思吧。反正这样的孩子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到社会上我觉得也对社会有危害,就是也许我可能这种孩子在社会上就完全生活不下来吧,他就会觉得社会上的人都欠他的,然后就会有很多波折,觉得自己不应该遇到吧,他可能就会承受不了那么多的困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