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那些“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事件,你知道哪几件吗?

“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事件,你知道哪几件吗?

历史上确实有许多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事件。比方说古代莫名消失的朱允炆,莫名消失的徐福,还有不知去向的老子李耳。包括近代的苏格兰灯塔守护员消失事件,还有冷战时期苏联米格23横穿欧洲事件。包括百慕大船只神秘消失事件。但是这些事件我们也不能去解密,也无从去解密,我们就说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这个就是“天启大爆炸”。


天启皇帝,我们都知道这是明朝倒数第二个皇帝,也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朱由检的哥哥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虽然一生钟爱木工活,但是并非是一点朝政之事不管。

天启大爆炸又被称为王恭厂大爆炸,讲的是天启六年1626年,明朝首都发生的一场神秘大爆炸事件。记录说天启6年5月初六上午九点,位于京城西南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惊奇又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的范围半径大约为750米左右,面积达到了2.23平方公里,造成了近两万多人死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也奇异灾祸也巨大是古今未有的现象。


直到现在天启大爆炸的因果,仍然困扰着我们现在许多历史学家和科学家。这次爆炸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和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受灾范围,所在地往工厂,现在如今是西城区新文化街以南,象来街以北,闹市口南街以东,民族宫南街以西的永宁胡同与光彩胡同一带,当时这里是属于公不知道存储火药的仓库就在往工厂。那你日产火药约两吨长,储备量约1000吨。根据中国地震局地质勘测研究所副所长取好名的研究,这次爆炸的破坏半径大约为750米面积,达到了2.25平方公里。除了王恭厂近中心区域受灾之外,其他地方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巨大的响声也传遍了整个京城。


受灾群众带来的宁愿上网也是无法统计,粗略估算要以万人单位来计量。而且期间有一学堂,学堂内有师傅学生30几人,一声响声之后,师徒皆结无踪迹。而且奇怪的是,死者,伤者都为裸体。


发生爆炸之前也都有一些在变前兆,也有一些惊奇的事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资料)。我们后世的学者,科学家也都推测,要么是地震灾难,要么是陨石灾难,龙卷风灾难,火药灾难等!

个人观点,如果是地震灾难,不可能只在这一局域地方。如果是陨石灾难,那么这块地方为什么人都是裸体?有可能是龙卷风灾难,龙卷风把人的衣着全部吹走。当然也是因为我个人猜测,有兴趣的网友可以自行查阅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5

一个文武双全、权倾朝野的英俊王爷放着纯真少女不娶,却娶了一个有孩子的寡妇,你或许会认为这是古装剧里才有的情节,可还真不是,这件事情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它就发生在晋朝,而这位英俊王爷就是当时鼎鼎大名的琅邪王司马睿。

公元312年,36岁的司马睿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的结发妻子、王妃虞孟母病故。司马睿非常喜爱虞氏,夫妻恩爱和睦,以致虞氏遭到了王府中一些姬妾的嫉妒,但那些嫉妒王妃的姬妾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王爷的疏远。夫妻如此恩爱,虞氏的早逝自然让司马睿十分悲伤,他甚至决定不再续娶王妃。

不过,偌大的琅邪王府没有个当家人管理也不行,尽管可以选一个生了儿子的姬妾代管家事,可是司马睿因为她们曾经嫉妒去世的发妻而不愿意选择她们,决定另娶一个女子作王府的当家夫人。 

经过一番挑选之后,司马睿选中了河南濮阳一个姓吴的士族大家的小姐。消息传到吴家,吴家上下顿时喜出望外,要知道司马睿当时不仅是亲王,还是大权在握的丞相,人又长得英俊,是许多人家梦寐以求的理想女婿。

就在吴家人兴高采烈地等候琅邪王派人来下聘礼的时候,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却让他们目瞪口呆:琅邪王放弃了吴家小姐,准备另娶一位寡妇,而这位寡妇还带着一个儿子。

事情出在吴家小姐的表姐郑阿春身上。



 不过,这件事情虽因郑阿春而起,但丝毫也怪不着她。 

关于郑阿春,《晋书》这样写道:

    河南荥阳人也。世为冠族

 郑阿春生在士族冠缨人家,父亲郑恺曾当过安丰太守,母亲又是濮阳吴家的小姐,也就是司马睿曾打算娶的那位吴家小姐的姑妈,可以说郑阿春的出生是相当高的。但她也很不幸,她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家里没有男孩,只有她和3个妹妹,为了有个男人给家里支撑门户,身为长姐的郑阿春早早便和渤海的一个田姓男子结了婚,可刚生下一个儿子丈夫就死了,年纪轻轻的郑阿春成了寡妇。缺乏顶梁柱的家难以支撑,郑阿春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把家产变卖了,然后带着一家老小到濮阳去投奔舅舅。  

由于郑阿春和吴氏是表姐妹,感情也不错,所以经常在一起游玩。这一天,表姐妹俩正在游园的时候,被司马睿的一个下属看见了,这个下属是司马睿的亲信,对他的婚事十分关心,生怕琅邪王遇人不淑,于是就对姐妹俩的言谈举止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观察,认为郑阿春的举止风度远远超过她的表妹,她才是值得王爷去娶的女人,于是便跑去劝说司马睿,《晋书》记载了他对司马睿说的话:

     郑氏女虽嫠,贤于吴氏远矣。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洒脱不羁的时代,没有后世儒家寡妇不得再嫁以及娶寡妇不吉的思想,加上司马睿本来只是想娶一个能够管理家事的女人,所以听到自己信任的下属说郑阿春远胜吴家小姐,马上就做出了决定:娶吴家外甥女郑阿春。 

面对琅邪王送来给郑阿春的聘礼,吴氏一家的震惊自不用说,就连郑阿春自己也是目瞪口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琅邪王会放着待字闺中的年轻表妹不娶,而看上自己这个还带着儿子的寡妇。尽管心里有顾虑也有疑惑,但司马睿既然下了聘礼,一切已成定局,郑阿春也就嫁给了他,前往建康(南京)生活。 

婚后的郑阿春证实了司马睿下属的眼光,她确实温柔贤淑,这让司马睿十分满意,对她甚是宠爱。对此《晋书》写道: 

    建武元年,纳为琅邪王夫人。甚有宠。

 公元317年,北方的西晋愍帝被刘聪杀死,南方的高官士族就拥戴司马睿做了皇帝,也就是东晋王朝的第一任皇帝晋元帝。司马睿登基之后,只是把死去的原配妻子虞孟母追封为“元敬皇后”,而没有再立现任的皇后,郑阿春虽然受宠,也只是被封为“夫人”。

尽管司马睿没有让郑阿春成为皇后,但还是给了她极为尊贵的地位。由于原配虞氏已去世且没有子女,司马睿就命令几个不是郑阿春所生的儿子东海王、武陵王连同太子司马绍一起,按照嫡母的待遇去侍奉她。 

虽然在后宫获得了最为尊崇的地位,但郑阿春仍然常常面露愁色,让司马睿十分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有3个妹妹,大妹妹嫁给了长沙人王褒,还有两个妹妹至今没有婚配,只怕是因为我这个姐姐是人家的妾室,所以没有人向她们求婚。”

即使郑阿春是真的认为那些世家子弟担心影响家族的名声,所以不愿意娶一个妾室的妹妹为妻,都不能排除她借助此事委婉地给自己争取皇后的位子,司马睿不是傻瓜,哪能不明白。他不能立她为皇后,但作为补偿,他命令散骑常侍刘隗为她的两个妹妹寻找合适的人家。被皇帝命令去当媒婆的刘隗倒也不辱使命,他让自己的侄儿刘佣娶了郑家的三妹,又让汉中旧族李氏的一个子弟娶了小妹。即使这样司马睿觉得还不够,又把大姨妹的丈夫王褒封为尚书郎,以换取郑阿春的欢心。

公元322年,司马睿去世,太子司马绍继位,即晋明帝,他封郑阿春为“建平国夫人”,又封自己的生母荀氏为“建安郡君”。

4年之后,公元326年,郑阿春也病逝了。她和司马睿一共生了二子一女:长子琅邪悼王未及成年就夭折,次子是会稽王司马昱,女儿是寻阳公主。晋明帝死后,司马昱在经过成帝、康帝、穆帝、哀帝、废帝5个皇帝之后,被权臣桓温拥立为简文帝,但他仅在位8个月就死了,加上受桓温制约,手上没有什么权力,没能追封生母郑阿春为太后。

晋简文帝死后,他的儿子司马曜登基,就是晋孝武帝,直到孙子当了皇帝,郑阿春才终于有了太后的称号,司马曜把祖母追封为“简文太后”。

不管能不能被追封为太后,从一个带着儿子的寡妇成为皇帝后宫中最受尊崇的妃子,可以说郑阿春是相当幸运的,而她的再嫁更可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了。

第2个回答  2019-07-16
不可思议”却又真实存在的事件有;李世民中剧毒却未死,还有王莽的身份来历、马大脚几救朱元璋等事件。
第3个回答  2019-07-16
大唐女皇武则天的两个丈夫和两个儿子都做过皇帝,她自己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不得不说很不可思议。
第4个回答  2019-07-16
几天前,陈胜还是一个底层的老百姓,只因为在几百个民工(民兵)中非常有影响力,突然振臂一呼,于是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