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如题所述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如下: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研究表明,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特征与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有不良的、敌对的行为。

2、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学生不可能与社会隔绝,也无力控制、净化社会环境,再加上自身的选择、判断能力有限,因此,社会上的良好风气或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得德育工作难度加大。

3、同伴群体

归属于某一个团体的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人类具有一种维持平衡和一致性的需要,即力求维持自己的观点、信念的一致,以保持心理平衡。当认知不平衡或不协调时,比如新出现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经验不一致,或者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有不愉快或紧张的感受,个体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以达到新的平衡。可以说,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所接受的量。

假如学生对教师有消极的态度定势,则教师的教诲与要求可能会成为耳旁风,甚至引发冲突。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其接受能力,遵循先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原则。

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来进行道德说教,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切身体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道德教育。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同化三个阶段。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①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角。

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限与大多数人一致敬的行为。

③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认同——

①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已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②认同比依从更深入一层,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特点

(3)内化——

①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已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已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②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品德与态度即形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