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家长是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还是上辅导班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02

当学生放假以后,就不用再上学校上课了。

但是,孩子虽然放假,学习却不能放松。

利用假期时间,孩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学习:

1,在家里自学。

对于自学能力强的孩子来说,本身具备自学能力,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计划。

这些孩子可以在假期里在家自学。

由于他们的自学能力强,因此在假期里他们可以通过自学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

2,上辅导班补习功课。

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仅凭自学是不足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的。

这些孩子需要上辅导班,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利用假期时间,这些学生通过上辅导班学习,可以一方面复习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

3,读课外书丰富知识面。

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孩子们还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读课外书。

对于孩子们来说,读课外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课外书是课堂知识的拓展。

通过读课外书,孩子们可以深化课堂知识的学习,加深理解,让自己把课堂知识学得更透彻。

2,课外书可以拓展知识面。

课外书记载了教科书里没有的知识,读课外书可以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因此,对于假期这段时间来说,家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

读课外书对孩子有非常多的好处。

因此,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在假期读课外书。

2,根据具体情况,引导孩子学习。

假期里,学习不能放松。

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他学习。

如果孩子自学能力强,可以让他在家自学。

如果孩子自学能力一般,可以安排他上补习班。

第2个回答  2022-05-02

多读书,如果是在关键时刻,例如中招,高考等也可以询问孩子的意见来参考报辅导班。

无论是多读课外书还是还是上辅导班,它的作用都是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两者作用相同,只不过进度与方向不同。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上学需要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中间也有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增加一两年读书时间,上课多了孩子总会厌学,读书读书相对于上辅导班的效果弱一些,但是孩子可以接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也是一种提高自身能力与修养的方法。但是,如果在高考,中招等重要考试前,我认为辅导班还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是人生的两次转折点,对人生有很大的意义,如果选择好了,未来会有很大的作为。

第3个回答  2022-05-02

我认为是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书籍能帮助孩子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向他们传授道德和价值观,这往往比面对面的说教更有效。书籍还能教会他们理解感受他人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以及对与错的区别。此外,阅读能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的学业。

接触更多的课外书可让孩子更容易发现自己的兴趣、志向,如有的喜欢文学类,有的喜欢历史类,还有的喜欢知识科普类。课外书种类的缺乏或许会耽误孩子的天赋。

第4个回答  2022-05-02
我觉得家长在放假的时候应该鼓励孩子多读课外书。
1、看各种好的课外书,能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面,能教人明辨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

2、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有利于语文学习、写作的、知识的积累,丰富写作题材,提升写作创意,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有好处。

3、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

5、课外阅读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6、增强对某门学科总体上的了解,包括该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意义,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人类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7、可以提高我们对语文的热爱、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

8、吸取别人学习研究的经验,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为学习该学科创造更多的条件。
读课外书的好处非常多:

能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了解这个奇妙的大千世界;读书给了我们快乐,给了我们光彩,给了我们才干;读书,会让我们进步;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读书越多,精神就越富裕„„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就是说,好书读得多,写出的东西也就好,所以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读完课外书后,我们会收获到很多:读完书,我们会懂得一个道理;读完书,会积累到许多好词、佳句和好段。在平时的作文中就可以运用。“写作文不如从读书始”,就是这个道理。读完书后,我们的心情就会愉悦起来,读完书后,还会觉得头脑轻松,思想也会活跃起来。

2.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能陶冶情操。如果我们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便会觉得心旷神怡,看什么都舒服,闻什么都清爽。如果我们经常读书,自己的耐性就会很强,对别人很宽容,常常能忍耐别人,这是一个很好的品格,而这一好品格又是读书造就的。所以我们要爱读书才行。

3.为学习该学科创造更多的条件,热爱以至痴迷该学科,了解知识发现与发明的过程,体会该学科的外在与内在美。

4.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包括该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5.提高学习该学科的兴趣,相信会对你的学习有所裨益,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通过知识的拓展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吸取别人学习研究的经验,选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增强对某门学科总体上的了解,在人类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6.有利于语文课程形成开放性的学习领域。课外阅读是开放的,使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能力和视野向课外发展,拓展学生理解和运用文学语言的机会和实践领域。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全球教育的一个基本共识。

7.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真善美广植人心。课外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人文精神。在学生评价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时,学生认为“有书相伴,人生不寂寞”、“在阅读品味人生,提升了人生境界”,这也是课外阅读的一种必然收获和最大收获。当代著名教育家魏树生,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要求新生入学第一课每人要有一本伟人传记,一本名著。可见他非常注重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

8.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研究素质., 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老师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书籍学生的挚友。自主性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生主人的强烈优越感,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空间。

9.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 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 所以说话、作文时便没词儿了。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 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

10.读课外书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
第5个回答  2022-05-02

多鼓励孩子读课外书。一、看各种好的课外书,能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面,能教人明辨是非,有所为有所不为;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在读中积累语言,有利于语文学习、写作的、知识的积累,丰富写作题材,提升写作创意,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大有好处;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四、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技能;五、课外阅读可以使自己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六、可以提高我们对语文的热爱、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七、吸取别人学习研究的经验,学习别人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丰富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