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第一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凡不能毁灭我的,必使我更强大

一、什么是反脆弱

用大白话说:所谓“脆弱”,是怕折腾。所谓“反脆弱”,不仅不怕折腾——而且越折腾我就越强大,我越喜欢折腾。

1.脆弱性的对立面

“有些事情能从冲击中受益,当暴露在波动性、随机性、混乱和压力、风险和不确定性下时,它们反而能茁壮成长和壮大”,这就是反脆弱性,它是脆弱性的对立面。

反脆弱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复原力”、“强韧性”。比如:钢铁很硬就不是反脆弱性,因为在受到外力的冲击下,它只能维持原样,并不能变得更硬。雪球就具有反脆弱性,雪球在雪地上下滑中会越变越大。所以,复原力能让事物抵抗冲击,保持原状;反脆弱性则是在冲击面前变得更好,例如生物体的进化,社会转型期经过激烈冲击并成长扩张的文化,还有政治制度、革命、技术创新、创新企业;又如,抗生素的作用下,大部分细菌死亡,剩下的细菌具备了耐药性,这也可以视为反脆弱性。

2.反脆弱性可以带来更好决策。

反脆弱性与随机性、不确定性、某些错误结伴而生。如果不愿意接受随机性、不确定性和错误,就只能与反脆弱性失之交臂。比如,金融市场波动起伏,投资者可以从中获益;疾病让人做好免疫工作,以改善健康。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商业、政治、医学的环境中(未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地方,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不透明性或者不完全理解性占主导的情况下),需要掌握反脆弱性的机制来做出非预测性决策。

脆弱性可以衡量,但风险无法衡量,人们无法算出重要的罕见事物的风险,也无法预测其何时会发生,“但事物对波动性所致危害的敏感性是可观察的,这比对造成危害的事件进行预测更容易。”

在各领域的应用中,都可以采用一个简单测试来检测反脆弱性和脆弱性:“从随机事件(或一定冲击)中获得的有利结果大于不利结果就是反脆弱的,反之则是脆弱的。”

3.拒绝反脆弱将变得更糟

反脆弱性是所有幸存下来的自然和复杂系统的特征,一切自下而上的事物在适量的压力和混乱下反而能够蓬勃发展,如果剥离波动性、随机性和压力源,反倒会发生伤害。经济调控者一直通过压制随机性和波动性来迫使经济遵循周期规律,与之类似的还有健康、教育等其他方面的管理,“正如极为焦虑、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那些试图帮助我们的人往往会对我们造成最大的伤害”。

4.运用反脆弱的伦理原则: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获利。

“社会最大的脆弱性制造者和最大的危机制造者,正是那些置身事外、不承担后果的人。一些人从波动性、变化和混乱中实现有利结果(或获得收益),而将他人暴露于损失或伤害的不利因素下。”

以别人的脆弱为代价,而获得自己的反脆弱性的行为具有隐蔽性。特别是在当代,金融、贸易、公共管理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制度、规则日益复杂,“危及他人的重大风险”很容易被隐瞒,也不受问责制的约束。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些银行家,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5.精准预测、回溯解释为什么是站不住脚的?

人们总是在不断改进模型、理论或表述方式,分析历史,希望把握对未来的理解。“黑天鹅”事件就这样绑架了人的思维。

“现实生活远比我们记忆中的生活更加错综复杂——我们的头脑倾向于将历史以更平稳和更线性的状态呈现出来,这导致我们低估了随机性。”相应的历史分析也必然成为背离现实逻辑的教条总结。

更大的危害在于,因为低估了现实及其随机性特征,当我们再次看到、遇到随机性时,就会心生畏惧并反应过度。人们会为了避免这样的恐惧,设计出规避风险、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反而会导致更多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当你寻求秩序,你得到的不过是表面的秩序。”

“复杂系统内部充满着难以觉察的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人造的复杂系统往往只能得其形,而难以再现这些相互依赖关系和非线性反应,因而会触发、引发失控及连锁反应。现代社会的脆弱性就在于,方方面面人为因素大量增加,人的生活方式逐渐远离了先祖和自然的模式,社会运转依赖于人为的设计复杂性,这使得发生“黑天鹅”事件的概率提高、单起事件的冲击性增强。人们却以为这叫做社会“进步”。

精准预测、回溯解释都是站不住脚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根本不可计算。

6.坚持以大自然为师

“得益于反脆弱性,大自然是管理罕见事件的最好专家,也是管理‘黑天鹅’事件的高手,经几十亿年演变进化到现在。”

大自然的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应对冲击需要一个能够不断利用(而非逃避)随机事件、不可预测的冲击、压力和波动,实现自我再生的机制。

生活中的例子一:人体喜欢折腾。

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就是反脆弱的。这其实是一种进化带来的本能。我们周围环境随时可能变化,所以人的身体中其实有一些冗余度,也可以说是人的潜能,平时不用,一旦遇到险恶环境就能发挥作用。

1.断食。比如,平时养尊处优,偶尔饥寒交迫一次,体内的冗余就会发生作用,比如说储备了多时的脂肪这时候就能燃烧掉一些。据说,在换季时,人断时24小时不仅不会损伤身体,还会在大脑里产生一种叫年轻素的物质,以修复脑细胞。所以,人体作为一个有机体,对某一部分你给它一点小刺激,小压力,只要有足够的缓冲时间,它都能够恢复过来并且变得更强。

2.健身。适当做些高强度的活动挑战身体极限,就能让身体慢慢升高极限,越练越强。那么根据这个反脆弱的原理,日复一日采用同样的健身套路就是不好的。因为人体能快速适应新局面,一旦身体已经适应了这个套路和强度,就没有什么新的潜力可挖了。这也是为什么健身减肥都是初期效果最好,可是很快就能达到一个不再进步的平台区。

所以应该不断变换花样。这个项目进入平台期,那就赶紧换个项目让身体继续进步。这跟学习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学个什么东西最好时刻让自己保持在“学习区”,而不要停留在“舒适区”。

所以不论你是学习知识还是健身养生,主动拥抱不确定性,时刻挑战自我去应对新局面,才是符合“天道”——也就是进化论—— 的做法。

3.学习。从学习和创新的角度,主动增加一些不确定性——读几本自己领域之外的书、了解一个和自己业务无关的业务,还容易带来惊喜。从做事的角度,不确定性可以帮我们发现自己的问题,比如随机的输入可能会暴露一个软件意想不到的bug,使我们找到平常想不到的解决方案。

例子二:万维刚老师儿子摔伤康复

三年前的一天,万老师正在工作的时候,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说他儿子从滑梯上掉下来,把胳膊给摔断了。万老师就赶紧跑到医院去,一路上担心,不知道胳膊摔得多严重。

到医院一看,情况确实很严重,右手前臂两根骨头都折了,整个胳膊变形。但是万老师儿子表现很坚强,也没哭。万老师和他夫人都有点被吓着了,但是医生护士的神情很轻松,非常肯定地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小孩的恢复能力很强,过几个月就会好。

结果过了几个月,确实是恢复了。后来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万老师问医生,这个受过伤的胳膊,将来会不会使不上劲,比如打球会不会有困难?医生说,受过伤的右臂不但不会有困难,而且会比左臂更强壮!骨折过的地方再长好,会长得比以前更粗壮更结实一些。

事实证明万老师儿子的确恢复得很好这个道理,就是反脆弱。

例子三:轻易获得的东西降低人的反脆弱性。

自动驾驶飞机大大降低飞行难度,让飞行员的工作变得舒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经常督促航空业对自动驾驶的运用程度。此举让飞行员得注意力和技能都退化了,事故发生率增加。空管局不得已取消这一举措。

本章得到:凡杀不死我的,必让我更强大。若把你杀死呢?那一切都玩完。所以,任何的反脆弱性都有边界,搞清边界,坚决避免让系统受到灾难性的损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