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街道的概况

如题所述

龙潭街道位于栖霞区东部,距南京市中心约30公里,东接靖安街道,西连栖霞街道,南邻句容宝华镇,北濒长江、与六合区龙袍街道隔江相望。
龙潭是南京古镇,历史500多年,风光秀丽,人杰地灵。据《句容县志》记载:“龙蟠之背,有水潭名龙潭”,这就是龙潭镇名字的由来。在宋代,又名龙潭铺,是长江古渡、黄天荡的一部分。清朝乾隆皇帝南巡至此,亲自题名“龙安古镇”。
新中国成立前,龙潭乡民以种植粮食作物自给。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农业、第三产业逐步得到协调发展。1996年,跨入小康镇行列。
龙潭街道南部属宁镇山脉,两座东西走向的平行山丘,南为青龙山,北为黄龙山。黄龙山以北属长江冲积平原,东为靖安场,西为太子洲,明代开始耕作。
龙潭街道塘荡众多,河流纵横。便民河横贯街南,三江河纵穿街中。上世纪70年代,在靖安、上首、龙潭、兴隆等处人工开挖10条河渠。1994年又新开府前河。1999年,境内诸河均流入长江。
新中国成立之初,今龙潭街道辖区分属句容县龙潭镇和江宁县第七区的龙潭乡。1953年7月,句容、江宁两县分辖的龙潭镇划归南京市第九区。1958年11月,龙潭镇成立人民公社,下辖3乡1镇。1961年,龙潭镇从龙潭公社划出,恢复镇建制,属玄武区领导。1962年7月,龙潭镇划归南京市郊办管辖。1987年5月,江宁县花园乡划归栖霞区,于1993年10月并入龙潭镇。2002年12月25日,根据市政府(2002)125号文件批复,撤销龙潭镇,设立龙潭街道办事处。办事处下辖4个村民委员会、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含2个村居合一社区、1个厂居社区、2个经济适用房社区)。 在龙潭长达8公里的黄金长江岸线上,坐落着我国内河最大的万吨级远洋深水港——龙潭港。借助港口资源禀赋和国家级保税物流中心的政策优势,龙潭街道抢抓沿江开发机遇,做足沿江开发文章。龙潭先后引进香港招商局物流、德国欧萨斯、新加坡金鹰粮油(新实力食品科技)等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引进了中油恒燃、华润燃气等规模企业,物流基地已注册投入运营的有企业200多家,街道连续两年获得市“开放杯”银杯。今天的龙潭俨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沿江开发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
龙潭是闻名全国的“金箔之乡”,金箔产业为地区的支柱产业,有国营、私营大小金箔企业80多家。传统箔业是龙潭民营经济的支柱,年销售收入2.2亿元,解决3000多人就业。其中金线金箔总厂、永昌正龙、花园金箔、东升金属箔、吉龙金箔等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而且金箔制品已经打入欧洲、亚洲等国际市场,占据着整个全球金箔产业的半壁江山。2006年6月“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6-01

辖11个社区:安化楼社区、新家园社区、夕照寺社区、华城社区、幸福社区、光明社区、板厂南里社区、绿景苑社区、龙潭北里社区、左安漪园社区、左安浦园社区。
龙潭街道位于崇文区东南部。区政府驻地。面积3.06平方千米,人口5.16万人(2006年末)。辖15个社区,办事处驻光明西里23楼。古迹有龙潭公园内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庙。 沿革:明属崇南坊,清乾隆15年(1750年)属外城东城,宣统年间属外左4区,1947年属外三区,1953年设火神庙街道和板桥新里街道,1958年合并为龙潭街道。1996年,面积3.1平方千米,人口6.1万,辖细米巷、小兴隆街、安化寺、安化楼、安化新楼、幸福北里、向新东里、广渠门、夕照寺中里、夕照寺东里、板厂西里、板厂东里、夕照寺西里、板厂红楼、板厂南里、光明中街、光明西里、光明北里、光明南里、光明东里、五里屯、龙北1~2条、龙北3~4条、龙北5~6条、龙北7~8条、左安东、左安西、幸福南、幸福中、向新西里30个居委会和火桥、夕照寺西里、冶金印刷厂、日杂公司4个家委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