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字的含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彤>

【读音】 tóng

【释义】

1.红色:~管(a.赤管笔,古代女史以此记事,后因用于女子文墨之事;b.一说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云、~庭(中国汉代皇宫以朱红色漆中庭,后泛指皇宫)。

2.姓。

【组词】

1.彤壶[tóng hú] 朱漆漏壶。古代计时器的一种。

2.珥彤[ěr tóng] 犹珥笔。彤,赤管笔。

3.彤车[tóng chē] 朱漆车。 王侯之乘。

<形>

【读音】xíng

【释义】

1.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

2.样子:~状、~式、~态。

3.表现:~诸笔墨、喜~于色。

【组词】

1.忘形[wàng xíng] 忘掉言行的分寸。

2.图形[tú xíng] 画像,图绘形象。

3.矩形[jǔ xíng] 方形,即所有内角均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彦>

【读音】yàn

【释义】古代指有才学、德行的人。

【组词】

1.昔彦[xī yàn] 前贤。

2.秀彦[xiù yàn] 犹俊彦。出众的人才。

3.宿彦[sù yàn] 老成而有才德之士。

<须>

【读音】xū

【释义】

1.必得,应当:无~、莫~有、必~。

2.等待,停留:~留(迟留,留待)。

3.男人面上生的毛,胡子:~眉(男子的代称)、~生(传统戏剧角色名,即“老生”)。

【组词】

1.必须[bì xū] 必定;一定要。

2.胡须[hú xū] 胡子。 人,通常是成年男人颏(下颌)、两唇及邻接部分上的毛。

3.须知[xū zhī] 关于从事某一活动必须知道的事情。

<彪>

【读音】biāo

【释义】

1.虎身上的斑纹,引申为有文采:~炳。

2.小老虎。

【组词】

1.彪悍[biāo hàn] 强悍。

2.彪口[biāo kǒu] 比喻险恶之地。

3.彪休[biāo xiū] 水势壮阔貌。

<彬>

【读音】 bīn

【释义】形容文雅。

【组词】

1.彬彧[bīn yù] 亦作“ 彬郁 ”。美盛貌。

2.彬炳[bīn bǐng] 文采焕发貌。

3.彬彪[bīn biāo] 光彩焕发貌。 宋 欧阳修 《送李太傅知冀州》诗:“今其继者谁?守 冀 得 李侯 。 李侯 年尚少,文武学彬彪。”

<彩>

【读音】cǎi 

【释义】

1.五色的绸子:剪~。

2.指赌博或某种竞赛中赢得的东西:~金、~票、得~。

3.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hè)~。

【组词】

1.精彩[jīng cǎi] 出色;绝妙。

2.彩虹[cǎi hóng] 日光与水气相映,呈现在天空中的弧形彩色光带。

3.彩色[cǎi sè] 多种颜色。

<彭>

【读音】péng 、  bāng

【释义】

[ péng ]姓。

[ bāng ]〔~~〕a.众多的样子,如“行人~~”;b.雄壮有力的样子,如“四牡~~”。

【组词】

1.巫彭[wū péng] 传说中的神医名。

2.彭魄[péng pò] 象声词。

3.彭石[péng shí] 男,清代人。

4.彭彭[bāng bāng] 盛多貌。

<彰>

【读音】zhāng

【释义】

1.明显,显著:~~、昭~、~明、欲盖弥~。

2.表明,显扬:表~、~善瘅恶(表扬好的,憎恨坏的)。

3.姓。

【组词】

1.彰显[zhāng xiǎn] 指昭著的事实。

2.昭彰[zhāo zhāng] 显而易见;深重;远扬。

3.彰偟[zhāng huáng] 惊悸惶惑貌。

<影>     

【读音】yǐng

【释义】

1.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

2.形象:摄~(照相)、留~、剪~。

3.描摹:~写、~抄、~宋本。

4.指“电影”:~评、~院、~片。

【组词】

1.身影[shēn yǐng] 人的身体或物体的平面投影。

2.树影[shù yǐng] 树木的影子。

3.影响[yǐng xiǎng] 呼应;策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