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注三农 实践基层”的社会实践报告

要求是山西的!

调研组:在前期阶段,由于调研组皆是新队员,经验不足,调研技巧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所以在调研上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做什么,调研课题始终不能确定。在后期阶段,经过前期的摸索、后期的调整、老队员的指导以及队长的关切,情况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兆头,队员基本上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完成了既定目标。就如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一样,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相统一的。前期的摸爬打滚对于新队员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我们不能把路给他们铺好,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思考问题更加全面和成熟。我认为这是我们所需要做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最后的调研报告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这里我不赞成。结果重要,过程更重要。因此,调研组的任务是比较成功的。

支教组:这个在整个工作期间,可以说是最顺利,任务完成的最好的。这些条件包括:1、老队员任组长 2、队员相对来说较成熟 3、客观因素。例如,学校反映、老师态度等方面对我们有利。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在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后,支教组还起到协调、帮助的作用。例如,家访为调研组和支农组提供有效信息、宣传我们大学生的来意并帮助孤寡老人等。在支教组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正好其它组的工作陷入死胡同,那么支教组的锋芒势必会影响到其他组员的积极性与心态。还好我们发现了这个问题,找支教组的成员进行了交流。但这次支教最大的遗憾就是: 由于情况特殊,没有让更多的新队员体验一下作老师的滋味,仅仅局限在支教组的队员。这真的是让我遗憾。。。。。。

支农组:支农组的工作任务是,合作社的研究、慰问孤寡老人、帮忙干农活。支农组有两名队员,其中一名是老队员。因此,在工作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或许支农组与组长的风格有关,理论上的研究偏少,更多的是偏重于实际行动上。如:慰问孤寡老人、帮忙干农活。支农组也举办了一次理论讲座。那么他们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大学生的良好口碑,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方便,老乡们也愿意接近我们。支农组概括地说是少说话,多做事,用实际行动带来了成功。

文艺组:这个组是让我们最头痛的组了。可以说是“死亡之组”吧。原因是:1、队员是两名女队员,无下乡实践经验 2、前期我们准备的不充分 3、当地的文艺队不配合我们的工作
4、督导和队长的估计不足,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从以上几点看出,外部因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更多的问题是内部因素引起的。说明主要问题在于我们本身。首先,批评督导。对文艺组的关心不够,对工作不够了解,更多的是让队长去分担。在中期阶段。我们对调研组的工作进行调整,放弃当地的文艺队,把工作重点放在后期的文艺联欢会上,发掘当地的文艺人才和骨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来。实践证明,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后期文艺联欢会举办的非常成功,达到了与民同乐,善始善终的目的。可惜的是文艺组的两名女队员她们本身得到的东西太少了。这是我们最大的败笔。

总之把我们工作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看,是非常成功的,成功之处在文章后面还要提到
若给各组排名,我认为是支教组、支农组、调研组、文艺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自己在改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