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抗英真的存在吗?

如题所述

首先肯定的是,三元里抗英是真实存在的。不过其中有些故事,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大家听小编一一道来。

三元里抗英事件历程

1840年6月,英国发动对华的鸦片战争。

1841年5月25日,英军攻陷广州城北诸炮台,设司令部于地势最高的永康台。

5月29日,英军劫掠队到三元里一带抢掠烧杀,奸淫妇女。三元里村民击退来犯小股英军。

5月30日,当地士绅何玉成联络附近103个乡的群众,诱敌至牛栏冈丘陵地带。时大雨骤至,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团练民众冒雨反击,将英军分割包围,肉搏鏖战。追击过程中,英军第三十七团的一个连(60人)被义军截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佣兵被刀砍毙伤。后英军支援,被困2小时后,撤回四方炮台。

5月31日,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卧乌古不敢再战,转而威胁官府,扬言毁约攻城。奕山等闻讯恐慌,急派广州知府余保纯出城,先安抚英军,复率番禺﹑南海两县令向团练中士绅施加压力。士绅潜避,团练逐渐散去,台围遂解。

三元里抗英真实存在证据

    三元里人民讨英缴文

三元里抗英存在问题

    主观上的保卫乡里,尊王攘夷的传统民族主义构成客观上的上的现代爱国主义。

在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的民族主义,就是传统的"天下"观念、“夷夏"观念。三元里民众无法置身事外。尽管他们在外来侵略面前持武装抵抗的姿态,但此中体现出来的当属由屈原、岳飞、史可法等英杰代代相传的传统样式的民族主义;而他们在长红、谕示、檄文中亳无躲闪地公开宣布对一切外国人的郡视,又与“天朝"的态度并无二致。当人们认知中国包含着“天下",即中国是个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时,当人们还不能平等地看待中国以外地区的文明时,他们身上的那种传统的民族主义虽可以产生一些“尊王攘夷的壮举,但毕竟不合时代节拍。

2.英军真实伤亡人数较少,且多印度雇佣兵

伤亡人数,随军军医麦华生回忆“在此次小战斗中,第二十六团丧失了三个人,一个军官、十个士兵受伤”,“(另外一个走失的连)三个人被害,一个军官、三十个士兵受重伤。“考虑到重伤的很可能会死去,此军医记录的很可能是整数,之后英国远征军陆军司令郭富(V.H.Gough)在给印度总督奥克兰伯爵的报告中称,在三元里事件中,英军有5人死亡、23人受伤,如果按英军对外告称的只有实际一半计算,则实际最终为10人死亡、46人受伤,共56人。

综上所述,这一起因的真正意义在于:三元里等处民众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投身于一场保卫祖国的战争,尽管其中的某些士绅,有着传统民族主义色彩的号召,但他们着力的重点且最具影响力的,仍是对保卫家园的宣传。不过三元里人民不畏英夷,以及其客观表现的爱国精神还是值得鼓励和宣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