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探测器潜入10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到底发现了什么?

如题所述

事实上,在深海中,人类发现了许多奇怪的生物,许多种类的长相都很可怕。

但是与这些可怕的生物相比,研究人员实际上看到的是:

人类到底有多可怕?

为什么这么说?


日本曾经派遣潜艇探测器进入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0000米。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已知的最深海沟。是一万多米深的生命禁区。然而,潜艇探测器在海底发现了人类制造的塑料颗粒。

这一发现代表了人类的活动,几乎破坏了所有的生态环境。具体来看一下。

生态环境

健康有序的生态环境应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产者是那些能够利用自己的合成能量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生存和繁衍的人。

消费者是指他们不能合成能量,但可以通过摄入其他能量体获得能量,如:

牛吃草;

老虎捕食牛。


分解者是能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无机物供生命再次循环利用的人。

在自然环境中,每个地区都会根据自己的环境演化出自己的生态圈,比如:

在大草原地区,老虎进化成吃野牛、羚羊等。而牛羊吃草;

北极熊在极地环境中进化捕食其他猎物。

深海也有自己的生态圈,但是没有人类,这些生态圈里几乎没有塑料袋。这是因为塑料是一种复杂的合成有机物,自然界本身并不存在一些化学键。自然界没有能分解塑料的微生物,所以塑料是降解的,深埋地下大约需要200年才能降解。

因此,过多的塑料袋会严重污染海洋,导致一些海洋物种的死亡甚至灭绝。

事实上,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海洋物种造成了无数的损害。NBC曾经报道过一条死于泰国的鲸鱼。尸检发现,它的胃里有80多个塑料袋。除了其他塑料制品,它胃里的污染物超过了16公斤。

英国研究小组从六个海沟中提取样本,发现片脚类动物80%以上的消化系统含有塑料制品,这意味着人工垃圾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甚至海洋深处。这些海洋废弃物不仅影响当地环境,还对人类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因为人类是食物链的一部分。


2017年,美国苏明达大学研究了全球各地的水样,发现13个国家的自来水中83%含有塑料颗粒,美国最高含量高达94%;

即使在含量最低的欧洲国家,也有72%的水域检测到塑料颗粒。

更可怕的是,全球9个国家93%的瓶装水都检测到了塑料颗粒,这意味着我们平时购买的无污染矿泉水也深受塑料颗粒的影响。

富集效应

众所周知,重金属和各种污染物具有富集效应,可以通过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向上营养级,从而使重金属等化学物质在生物体内逐渐积累。

食物链层次越高,污染物浓度越高。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最容易受到富集效应的影响。去年,科学家首次在人类粪便中检测到多达9种不同的塑料颗粒。

更糟糕的是,人类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白色垃圾的办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0

自古以来,好奇心一直是人类一路前行的推动剂。莱特兄弟对天空好奇,于是这推动了其发明了飞机,让人类翱翔于天空之中;达尔文对生物从小到大、从古至今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推动了其深入实际,潜心探究,得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学说。

人类对火星感到好奇,于是推动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发射。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这不,人类近些年依托先进的科技,开始深入深海,去探究那里的烟火气息了。


提起深海,很多人第一感觉就是陌生的,不知道那里存在什么生物,会不会如科幻小说那般充满生机或者又黯淡无光、缺乏生息。

不过,人类探测器深入了万米之深的马里亚纳海沟为人们解开了深海神秘的面纱。于是,就有人问:“人类的探测器潜入10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到底发现了什么?”


马里亚纳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是目前世界人类已知的最深的海沟。据科学家推测,该海沟已经形成6000万年,算得上是“海底演化的见证者”,所以对于此海沟的研究对于人类探究海底地质运动的演进与物种的演变有重大意义。

马里亚纳海沟全长2550000米,平均宽70000米,最深的地方是斐查兹海渊(又被称作查林杰海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球的最深点,为-11034米。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8844.43米,且这个数值每年还在以微小的变化继续变大,如果把珠穆朗玛峰放进马里亚纳海沟,会直接被“吞没”,甚至一点“喘息”的机会也不留。

俗话说:”特殊必就造就不平凡。”让我们来看看10000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都有些什么吧。

奇特的地形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西北地区,据科学家考证该海沟是由于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海洋板块位置低于大陆板块,所以便以俯冲状态插入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板块挤压处往往地质活动较为强烈,我们知道,珠穆朗玛峰就是因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形成的。

马里亚纳海沟很长,并且呈弧形分布,这让其看起来有点像长长的镰刀,并且在长长的海沟处,还存在海底山脉,并且有深海火山。奇特的地质构造,以及对于海山火山岩的物质组成的探究,这就是为什么地质科学家对此地方一直恋恋不忘的原因了。


这不禁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有高山,有沟壑,有千奇百怪的石林,也有一眼望不到头的沙漠。我们生活于地球上,不免多了些许趣味。

深海生物

我们知道,深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温度低,海水含氧量低,并且水压极其高,动植物覆盖率低,这也造就了这里的海水生物缺乏足够的食物资源。


日光是由七种不同频率的光组成的,不同频率的光照射的深度并不一样,并且日光照射进海水的深度还取决于海水的浑浊度,所以日光充其量照射到海底下几百米,而马里亚纳海沟那么深,这就使得海沟深处常年黑暗,所以深海很多生物的视觉都退化了,这反而使其进化出了“自照明设备”。


另外,深海水压非常大,在8000米深时,水压大约为800个大气压,深海鱼类为了生存在这个深海环境,肌肉和骨骼已经发生了变化,骨骼变得薄,易弯曲;肌肉变得柔而韧,这使得他们能够保证身体内外压力的平衡,不至于被深海巨大的水压力量所伤害。

据科学考证,在1000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种深海琵琶鱼,其嘴非常大,可以直接看到牙齿。在水深400-4800米发现了小飞象章鱼。


在我国的潜水器“蛟龙号”的深海探究中,在海水以下4800米左右的地方发现一种红色的海参。人类也在水深约为8000米的地方,发现了马里亚纳狮子鱼,这种鱼通常被认为是马里亚纳海沟深处的顶级掠食者。


而在万米深的海沟处,人类观测到了那里的海泥上有一些白色的像海参一样的生物在蠕动,四周飘着许多白点,这算是人类在海水最深处发现的生物了。

总结

除了奇特的地形与深海不为人知的生物外,其实深海处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对于深海的探究也证明了我们人类对于深海生物认知的匮乏,未知的事物还很多,这也说明了我们人类在认知世界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

第2个回答  2020-07-31
在10000多米差不多接近海底,外观形同荒漠,还发现一些未知的海洋动物。另发现了一个新物种,在它体内发现塑料微粒,科学小组为其命名为塑料钩虾。
第3个回答  2020-07-31
人类在马里亚纳海沟发现了被人类遗弃的塑料袋。说明人类对地球污染很严重。
第4个回答  2020-07-31
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是7062米,下浅的地点就是马里亚纳海沟,但是深海超过10000米阳光无法照射,因此蛟龙号探索区域十分有限,但是还是发现了一些海洋生物,3300米位置时发现一条奇特的鱼,体长达一米,是否是新物种还难以判断,到3500米时发现了一只奇特的海底小生物,可能是人类此前没见过的新物种,科学家认为此物种和蚯蚓一属于环节动物门,科学家发现最深的海洋生物是在深海8145米发现的狮子鱼,全身柔软没有鳞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