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谈谈文学具有怎样的文学审美属性?

如题所述

路遥说“苦难中才能诞生灵魂的歌声”。路遥就是一个有着特别苦难人生经历的作家,一个对人生充满了许多思考的作家,一个对生命有着无限感悟的作家,一个矢志要把这种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变成人生文学的作家。路遥的人生和他的人生文学,在相互辉映中使后续的更多生命被触动和激励。路遥人生文学的生命价值,就在于他为苦难做出了既是深刻的进入到生命深处又是广阔的伸展到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生与社会、社会与人生的双重变奏的思考。苦难是路遥的人生文学有了深重的厚度,但激荡于路遥苦难心胸中的那一束理想的亮光,使路遥的人生文学中又洋溢着一种令人无限神往的浪漫情怀,由此构成了路遥人生世界和文学世界中属于路遥式的生命亮色和力量。

如果说苦难造就了路遥的人生,那么苦难人生却成就了路遥的人生文学,这集中体现在路遥所创作的中篇小说《人生》和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路遥在他42年的生命历程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贫寒农家子弟走入社会的人生历程,并把它艺术化成了属于路遥的人生文学。苦难的特别经历和对苦难人生的特别体味思考,这是路遥创作人生文学的源泉和资本,也使他人生文学中的人生故事和人物形象具有了触动情怀、引发思考的特别力量。
路遥的出生就是悲苦的。人说生命不能选择,可苦难却会选择生命。路遥的生命就是被这块高天厚土处处弥漫着悲苦意味的陕北黄土高原所选择。在共和国诞生刚刚两个月的时候,路遥就来到了陕北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哪孔土窑洞的土炕上。可那缺衣少吃、饥寒交迫的日子使路遥的父母在抚养了七年路遥后却怎么也再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在路遥七岁那年的一个早晨,父亲带着他来到了陕北延川县一个叫郭家沟的小山村,父亲与伯父的一夜交谈,把路遥过继给了伯父王玉德。年幼的路遥在第二天早晨看见父亲悄悄地背他而去的时候,满含着眼泪望着消失在大山沟里那个生养了他七年的男人背影,路遥心里默念着说他被父亲抛弃了。这一人生的变故,就成了路遥生命体中第一个永远不能弥灭忘怀的情感之结,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在路遥年幼的心灵里冥冥中开始燃起了一把日后越聚越强、越烧越越旺的属于路遥独有的生命之火,这就是要闯人生、要做强男人的生命理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