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业与职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志业与职业

□商央

十年前的夏天,走出校园的我,一心想谋份好职业。于是,风风火火,东奔西走,到过数省,干了好几份工作。如今,一晃十年过去,再回首,已经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并未取得什么大的业绩,也未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看日子一天天闪过,心里真的有些慌。

在这种慌张与迷茫中,重回母校。老友相聚,觥筹交错,一个个光彩照人的背后,深聊下去,就会发现都有诸多的不易,还有对未来或多或少的忧虑。我内心更加焦虑起来,直到再次见到郭老师。

在校时,知道郭老师在创作,只是那时的他,默默无人知。在我离开学校一年之后,板凳坐得十年冷的他,终于如淤积百年千载的火山一样绚丽喷发,十余部著作陆续出版,他一下成了读史名人。

再相逢,除了叙旧情,郭老师还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他一向充满忧思的告诫。他说,未来无论你们多忙,不管你们将担负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要找一个能停泊自己心灵的所在。“这个所在,能够安顿你的心灵、寄托你的情感,可以抵消你工作的苦和累,还能够让你的事业走得更顺畅。”

如无边黑夜中突现亮光,如干裂的大地突降雨水,我慌乱的心一下敞亮起来,忽然意识到自己迷茫之所在。一位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机关也曾对我说,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时间的累积,其实留不下什么。说白了,工作就是用来谋生糊口,并不能承载更多。

那么,我们的心何处安放?这就是郭老师要告诉我们的,在职业之外,还要为自己的心志找份事业,姑且称之为志业,以此来安顿心灵、寄托情感。正如郭老师所言,“每个人的工作很累,在说起来都是泪的时候,如果再没有一个可以寄托生命和感情的东西,那岂不是人生更加灰暗?”

一个做记者的朋友,他的新闻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只要夜晚或周末去他家,就会发现他不是在研究新闻写作,而是在静静地、一笔一划地写书法。他的书法已经相当有水平,但从没见他拿出去参展。问起来,他总会淡淡地说,纯粹个人爱好,不是为了招摇。

这正是志业与职业的不同。职业是面向社会的,是做给上司、同事以及其他人看的,而志业则是自我的,只对自己的内心负责。和职业一样,志业也可以多种多样。它可以是写作,也可以是收藏、摄影,抑或是其他。总之,不管是什么,必须要有一个。

有了志业,内心的安定,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加强大。在对冲职业上的疲惫与苦痛之时,还会让自己活得有尊严。不必因为担心丢掉工作,把自己卑微得以至低贱,看人脸色,仰人鼻息。即便手头的饭碗被人打翻在地,天也不会塌下来,自己依然能过得很好。因为,他还有他的志业,让他去付出,能安顿他的生命和情感,甚至能让他衣食无忧、扬名立万

职业,要对得起那份工资;志业,要对得起这颗心。

(本文刊发于2016年8月10日《羊城晚报》花地副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