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武松打虎的过程

如题所述

1.武松打虎,人物:武松,大虫.地点:景阳冈,过程:肚里的十八碗酒开始发作,武松走路摇摇晃晃。走到乱树林边,他撑不住了,就在一块大青石上躺下来。刚要睡,忽然起了狂风,狂风过后,乱树后扑的一声响,跳出一头斑斓猛虎!武松叫声"啊呀",从青石上翻下,赶紧将哨棒抓到手里。那老虎好容易等到这一餐,恶狠狠从半空中扑过来。武松这一惊,喝下的酒全变成冷汗冒了出来。他急忙一闪,闪到老虎的背后。老虎再往后一掀,又被武松躲过。接着那铁棒一般的老虎尾巴扫过来,还是没碰到武松。原来这一扑、一掀、一扫是老虎的看家本事,三样落了空,气势也就去了一半了。轮到武松发威了,他举起哨棒用全力劈过去,啪!谁知打在树枝上,哨棒断成两截。老虎又扑过来,武松往后一跳,老虎正好落在武松面前。武松两只手用力按住虎头,一边往老虎的脸上、眼睛里乱踢。老虎痛得咆哮起来,爪子刨出一个土坑。武松死死不肯放松,按得老虎渐渐的使尽了力气。这时武松腾出右手,铁锤一般在老虎头上打了五六十拳,只见老虎的眼里、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全都流出血来,再也动弹不得,只剩喘气了。武松怕老虎没死,捡起半截哨棒再打,直打得气也没了。
2.智取生辰纲,人物:托塔天王晁盖 智多星吴用 入云龙公孙胜 赤发鬼刘唐 立地太岁阮小二 短命二郎阮小五 活阎罗阮下七,再加上白日鼠白胜,地点:黄泥岗,过程:打听到杨志会帮梁中书送生辰纲之后,,晁盖,公孙胜,刘唐,三挽(这字打不出来,用个别的代替一下 嘿嘿 不好意思)动了心.在一起商议对策。我们最终认为送生辰纲是夏日炎炎的时候,比较容易成功。又接着分析了所经路线的地形.决定在黄泥岗智取生辰纲.这一天,烈日当空,我们一行推了七辆江州车,上面堆满了枣子,赶往松林,然后让一个人在外面放哨,我们其他人埋伏在树林里,等待着杨志等人的到来.我们装扮成商人,听到有了动静,便一起出去瞧瞧.在交谈间,晁盖,吴用发现他们的行为语言等不象市井小民,认为他们送的正是生辰纲.依计行事,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放入了蒙汗药.他们进入了我们设下的陷阱之后,眼睁睁的看着我们高高兴兴的下山.
3.倒拔垂杨柳,人物:鲁智深,地点: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园子,过程:鲁智深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上前把那棵树上下打量了一下说:"不用了,带我把树拔掉。"说完,只见他脱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搂住树干,右手把住树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树竟然连根拔起。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
4.鲁智深浙江坐化,人物:鲁智深,地点:六和塔,过程:且说鲁智深自与武松在寺中一处歇马听候。看见城外江山秀丽,景物非常,心中欢喜。是夜,月白风清,水天共碧。二人正在僧房里睡。至半夜,忽听得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关西汉子,不曾省得浙江潮信,只道是战鼓响,贼人生发,跳将起来,摸了禅杖,大喝着便抢出来。众僧吃了一惊,都来问道:“师父何为如此?赶出何处去?”鲁智深道:“洒家听得战鼓响,待要出去厮杀。”众僧都
笑将起来道:“师父错听了。不是战鼓响,乃是钱塘江潮信响。”鲁智深见说,
吃了一惊,问道:“师父,怎地唤做潮信响?”寺内众僧,推开窗,指着那潮头,
叫鲁智深看,说道:“这潮信日夜两番来,并不违时刻。今朝是八月十五日,合
当三更子时潮来。因不失信,为之潮信。”鲁智深看了,从此心中忽然大悟,拍
掌笑道:“俺师父智真长老,曾嘱付与洒家四句偈言,道是:‘逢夏而擒’,俺
在万松林里厮杀,活捉了个夏侯成;‘遇腊而执’,俺生擒方腊;今日正应了:
‘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俺想既逢潮信,合当圆寂。众和尚,俺家问你,如何
唤作圆寂?”寺内众僧答道:“你是出家人,还不省得!佛门中圆寂便是死。”
鲁智深笑道:“既然死乃唤做圆寂,洒家今已必当圆寂。烦与俺烧桶汤来,洒家
沐浴。”寺内众僧,都只道他说耍。又见他这般性格,不敢不依他。只得唤道人
烧汤来与鲁智深洗浴,换了一身御赐的僧衣,便叫部下军校:“去报宋公明先锋
哥哥,来看洒家。”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去法堂上,捉把禅
椅,当中坐了。焚起一炉好香,放了那张纸在禅床上,自叠起两只脚,左脚搭在
右脚,自然天性腾空。比及宋公明见报,急引众头领来看时,鲁智深已自坐在禅
椅上不动了。看其颂曰: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
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5.晁天王中箭,人物:史文恭,晁盖,地点:曾头市,过程:梁山人马才转得两个弯,当头撞见一支人马。在火光中乱箭飞来,梁山兵马没有防备,一时间中箭者无数。晁盖挥舞着手中的朴刀抵挡射来的箭矢,樊瑞也在一帮救护。忽然,“扑”的一箭,正中晁盖的脸上,晁盖跌下马来。“哈哈,梁山贼首晁盖中箭了,兄弟们,抓活的,抓到了有重赏啊!”
一时间,曾头市的兵士们发出“唔”“唔”“唔”的怪叫声,向晁盖扑将过来。
正在这时,只听有人喊道:“天王莫慌,史进来也!”
火光中只见一将坐下骑着一匹枣红马,身披铠甲,手中提着柄三尖两刃刀在曾头市的兵马中往来冲杀。曾头市的兵马没有防备,很快被史进率领的梁山军冲散,这才杀退了曾头市的军马,掩护着晁盖安全退回了寨子。两军杀到天明才各自回军。史进、樊瑞等众头领在帐中来看晁盖。此时晁盖已经不省人事,随军的郎中给晁盖拔出箭来,众人看到箭上有“史文恭”三个字。
6.鼓上蚤盗甲,人物:时迁,徐宁,过程:上梁山后,时迁在“大破连环马”中立下大功,他被军师吴用派去东京盗得禁军金枪班教头徐宁的宝甲,和汤隆一起将徐宁骗上梁山,教授破连环马之法。时迁被封为走报机密步军头领第二名,是梁山第一百零七条好汉。征讨方腊后,时迁病故。
7.林教头误入白虎堂,人物:林冲,高俅,地点:白虎节堂,过程:高衙内因想林娘子得病,陆谦献毒计,让高俅派人买宝刀给林冲,然后诈说高俅要看刀,令林冲带刀进高府。陆谦将林冲领入白虎节堂即高俅处理军务之地,诬陷他带刀进节堂有行刺之心,将林冲发配。
白虎节堂是处理军事的重地,没有允许尚且不许进入。林冲带刀进去,自是犯了大忌
8.李逵负荆,人物:李逵,地点:忠义堂,过程:剧中叙述恶棍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鲁智深,掳走酒店店主王林的女儿满堂娇。李逵下山闻知此事,勃然大怒,回山砍倒杏黄旗、大闹忠义堂,指斥宋江、鲁智深玷辱梁山名誉。后三人同去酒店对质,方知是歹徒冒名作恶。李逵深悔莽撞,负荆请罪,并协同燕青擒获歹徒,将功补过。
9.张顺魂捉方天定,人物:方天定,地点:五云山张横(张顺附身)过程:却说方天定上得马,四下里寻不着一员将校,止有几个步军跟着,出南门奔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走得到五云山下,只见江里走起一个人来,口里衔着一把刀,赤条条跳上岸来。方天定在马上见来得凶,便打马要走。可奈那匹马作怪,百般打也不动,却似有人笼住嚼环的一般。那汉抢到马前,把方天定扯下马来,一刀便割了头。却骑了方天定的马,一手提了头,一手执刀,奔回杭州城来。林冲、呼延灼领兵赶到六和塔时,恰好正迎着那汉。二将认的是船火儿张横,吃了一惊。呼延灼便叫:“贤弟那里来?”张横也不应,一骑马直跑入城里去。   此时宋先锋军马大队,已都入城了。就在方天定宫中为帅府。众将校都守住行宫,望见张横一骑马跑将来,众人皆吃一惊。张横直到宋江面前,滚鞍下马,把头和刀撇在地下,纳头拜了两拜,便哭起来。宋江慌忙抱住张横道“兄弟,你从那里来?阮小七又在何处?”张横道:“我不是张横。”宋江道:“你不是张横,却是谁?”张横道:“小弟是张顺。因在涌金门外被枪箭攒死,一点幽魂,不离水里飘荡。感得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今日哥哥打破了城池,兄弟一魂缠住方天定,半夜里随出城。出见哥哥张横,在大江里,来借哥哥尸壳,飞奔上岸,跟到五云山脚下,杀了这贼,一迳奔来见哥哥。”说了,蓦然倒地。宋江亲自扶起。张横睁开眼看了宋江并众将,刀剑如林,军士丛满。张横道:“我莫不在黄泉见哥哥么?”宋江哭道:“却才你与兄弟张顺附体,杀了方天定这贼。你不曾死。我等都是阳人。你可精神着。”张横道:“恁地说时,我的兄弟已死了。”宋江道:“张顺因要从西湖水底下去捵水门,入城放火。不想至涌金门外越城,被人知觉,枪箭攒死在彼。”张横听了,大哭一声:“兄弟!”蓦然倒了。众人看张横时,四肢不举,两眼朦胧,七魄悠悠,三魂杳杳。

10.浔阳楼题反诗,人物:宋江,地点:浔阳楼,过程:(宋江)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猛然蓦上心来,思想道:“我生在山东,长在郓城,学吏出身,结识了多少江湖好汉,虽留得一个虚名,目今三旬之上,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我家乡中老父和兄弟,如何得相见?”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便写道: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道是: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

宋江的这一诗一词都是发泄不爽并借以咏志之作。
《西江月》词“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说的
是自己从小就攻读经史,大了后又精通权谋之术,你们当官的会的我宋江也都会,我宋江的本事一点也不必那些当官的差。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但是时运不济,混了半天不过一个小吏,好比虎落平阳,忍气吞声。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则是进一步的感叹自己目前的潦倒,想我宋江这么一个经世之才,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老天实在是对我宋江不公啊。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这两句的意思是,再这样下去,我就豁出去上梁山了,既然官府不给出路,老天又对我宋江不公,我宋江就自己来找回公道,定要叫这浔阳江血雨腥风一番。
从这首《西江月》来看,宋江一方面感叹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另一方面宋江的潜意识内一直是有反心,至少一直是把梁山当作自己的退路。当宋江在官场已经穷途末路的时候,本能就想起,自己还有江湖这条路,在江湖这个世界里,我宋江则是个大名鼎鼎的及时雨,真要把我惹火了,就上梁山了。

下一首七绝诗则更显露宋江在酒醉之后,内心思想的暴露: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说的是我人虽然在吴地(江州),但心却在山东(梁山),飘零江湖真是蹉跎岁月,早知如此不如就在梁山就落草了。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要是我宋江上了梁山,哪天如果实现了我的凌云壮志,凭我宋江的驾驭能力,黄巢又算得了什么。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从正统的角度来看当然是特大号的反贼了。这句也是仿写黄巢的诗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